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殷榘
殷榘明代医生。字度卿,号方山。仪真(今江苏仪征)人。世医出身,承家学,治病有良效,且不计酬。万历癸未(1583年)疾疫流行,仍使人昼夜调治,所活甚多。
-
李少君
李少君西汉人。里居欠详,武帝时宣扬服食,企求长生。又与董仲舒过往甚密,董有体枯气少之痼疾,李为之调治而愈。
-
杨耀祖
杨耀祖明清间医生。字丕显,山西平定县人。师事经健阳,得其传,后成名医。与名医傅山友善,傅山有疾皆由其调治。后徙居京师,名噪遐迩。
-
和解
和解治法之一。①即和法。详该条。②指用轻剂进行调治。《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吐利止,而身病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
痼疾
痼疾指病证顽固、牵延不愈。见《难经·十八难》。患者病期较长,投剂、服药多不易见效。如痼疾患者又感受新病、急病,宜先治其新、急病证,后再调治痼疾。参见痼病、瘤病条。
-
疠风自汗盗汗
疠风自汗盗汗证名。麻风病人兼见自汗或盗汗出者。出《疠疡机要》卷上。自汗为气虚之证,盗汗为血虚之表现。前者当选用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后者治宜当归六黄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