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癣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手足癣是一种临床极为常见的发生于足和(或)手部的皮肤癣疾。手癣又常由患者自身足癣传染而来。(五)体癣型可由上述诸型尤其是丘疹鳞屑型、水疱型发展至足背而来。疾病病因:手足癣的病原菌在我国和世界各地基本相似,主要是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玫瑰色毛癣菌等引起。
-
灰指甲
发病机制: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图3)。③局麻下手术拔甲,必要时可用凡士林纱布包扎伤口,1周后先涂3%水杨酸软膏,以后逐渐增高浓度,最后用复方苯甲酸软软膏和碘酊交替外搽,直至新甲长出为止。
-
油灰指甲
发病机制: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图3)。相关药品:阿莫罗芬、环吡酮、环吡酮氨、醋酸、水杨酸、尿素、尿素软膏、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冰醋酸溶液、碘酊、乳酸软膏、苯甲酸、复方苯甲酸软膏
-
甲真菌病
发病机制: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图3)。相关药品:阿莫罗芬、环吡酮、环吡酮氨、醋酸、水杨酸、尿素、尿素软膏、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冰醋酸溶液、碘酊、乳酸软膏、苯甲酸、复方苯甲酸软膏
-
鸡爪风
发病机制:甲真菌病仍以皮肤癣菌最常见,约为77.6%,以红色毛癣菌为主(85%),其次为须癣毛癣菌(12%)、絮状表皮癣菌(2%~指部为红色毛癣菌和白念珠菌(图3)。相关药品:阿莫罗芬、环吡酮、环吡酮氨、醋酸、水杨酸、尿素、尿素软膏、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冰醋酸溶液、碘酊、乳酸软膏、苯甲酸、复方苯甲酸软膏
-
浸洗法
浸洗法是用药物煎汤浸洗患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是浸法与洗法的结合。手足拘挛者,先浸洗手部,后浸洗足部,每日3次,浸洗手指、足趾时应在汤液中进行自主伸屈活动,1个月为1疗程。脉管炎散寒通脉汤(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水疝水疝消洗剂(新中医1982;上药加水约1000ml,煎至800ml,弃渣,再加入约40~C温水4~
-
黄蒲洁肤洗剂
黄蒲洁肤洗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黄蒲洁肤洗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带下病:可取本品适量外擦患部,或将装入适量药液的冲洗器送入阴道内直接冲洗(冲洗器用完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妥善保存,下次使用前再用开水冲洗一次);
-
甲内型甲真菌病
概述:甲内型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的苏丹毛癣菌和紫色毛癣菌引起的甲板感染,两者均有亲角蛋白的特性。②已患有体股癣或手足癣者应积极治疗,直到完全痊愈,避免交叉感染。40%尿素硬膏贴在病甲上,每4~相关药品:醋酸、冰醋酸溶液、碘酊、尿素、水杨酸、乳酸软膏、苯甲酸、复方苯甲酸软膏
-
股癣
絮状表皮癣菌以往也是股癣的常见病原菌,但近年来已较少。中央部位可自愈,经常搔抓可呈苔藓化并伴色素沉着。一般用复方间苯二酚涂剂或1%益康唑或克霉唑霜、2%咪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特比萘芬霜也可用之。股癣的预防:阴股部经常潮湿是股癣发病的条件之一,体胖多汗者比体瘦者易患本病,因此,局部应保持干燥。
-
真菌镜检技术
名称:真菌镜检技术适应证:真菌镜检技术适用于皮肤真菌感染,包括头癣、体癣、手足癣、甲癣、花斑癣等。脓疱则取脓液。2.显微镜检查将采集的标本置载玻片中央,滴加1滴氢氧化钾溶液,盖上盖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微加热(勿沸腾)或放置数分钟后,轻压盖玻片,用棉拭子除去多余液体,置显微镜下观察。
-
臊癣
絮状表皮癣菌以往也是股癣的常见病原菌,但近年来已较少。中央部位可自愈,经常搔抓可呈苔藓化并伴色素沉着。一般用复方间苯二酚涂剂或1%益康唑或克霉唑霜、2%咪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特比萘芬霜也可用之。股癣的预防:阴股部经常潮湿是股癣发病的条件之一,体胖多汗者比体瘦者易患本病,因此,局部应保持干燥。
-
酮康他索乳膏
药品标准:正式名:酮康他索乳膏汉语拼音:TongKangTaSuoRugao标准号:WS-510(X-442)-97(3)拉丁文或英文:CompoundKetoconazoleandClobetasolPropionateCream主要活性成分:含酮康唑(C26H28Cl2N4O4),与丙酸氯倍他索(C25H32ClFO5)均应为标示量的85.0-115.0%。一般体股癣连续用药2周,手足癣连续用药3周。
-
出汗障碍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而引起,现在多认为汗疱症为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汗疱症的治疗:内服:泼尼松30mg/d,连服1周左右,效果较好,对有精神紧张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安神剂如谷维素、溴丙胺太林(普鲁苯辛)、溴丙胺太林(溴苯辛)等。针刺疗法:主穴可取合谷、劳宫、鱼际、间使。
-
汗疱疹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而引起,现在多认为汗疱症为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汗疱症的治疗:内服:泼尼松30mg/d,连服1周左右,效果较好,对有精神紧张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安神剂如谷维素、溴丙胺太林(普鲁苯辛)、溴丙胺太林(溴苯辛)等。针刺疗法:主穴可取合谷、劳宫、鱼际、间使。
-
汗疱症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而引起,现在多认为汗疱症为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汗疱症的治疗:内服:泼尼松30mg/d,连服1周左右,效果较好,对有精神紧张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安神剂如谷维素、溴丙胺太林(普鲁苯辛)、溴丙胺太林(溴苯辛)等。针刺疗法:主穴可取合谷、劳宫、鱼际、间使。
-
出汗不良
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而引起,现在多认为汗疱症为一种皮肤湿疹样反应。汗疱症的治疗:内服:泼尼松30mg/d,连服1周左右,效果较好,对有精神紧张者可适当选用镇静安神剂如谷维素、溴丙胺太林(普鲁苯辛)、溴丙胺太林(溴苯辛)等。针刺疗法:主穴可取合谷、劳宫、鱼际、间使。
-
足光散
足光散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足光散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敛汗。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角化型手足癣及臭汗症。1500毫升,或取药粉20克加沸水500~儿童、孕妇禁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耳癣
概述:耳真菌病多局限于外耳、侵入中耳者极少,故常称外耳道真菌病或真菌性外耳道炎、真菌性外耳炎,系真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耳廓及外耳道感染。这类感染又称耳癣,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石青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等。耳真菌病的治疗:1.耳廓癣用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咪康唑霜等。
-
真菌性外耳炎
概述:耳真菌病多局限于外耳、侵入中耳者极少,故常称外耳道真菌病或真菌性外耳道炎、真菌性外耳炎,系真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耳廓及外耳道感染。这类感染又称耳癣,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石青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等。耳真菌病的治疗:1.耳廓癣用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咪康唑霜等。
-
耳真菌病
概述:耳真菌病多局限于外耳、侵入中耳者极少,故常称外耳道真菌病或真菌性外耳道炎、真菌性外耳炎,系真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耳廓及外耳道感染。这类感染又称耳癣,引起耳廓感染的真菌主要是皮肤癣菌如红色毛癣菌、石青样毛癣菌及羊毛状小孢子菌等。耳真菌病的治疗:1.耳廓癣用复方雷琐辛搽剂或咪康唑霜等。
-
必伏
药品说明书:别名:联苯苄唑凝胶,必伏外文名:Bifonazole作用与用途: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用于手足癣、体股癣、花斑癣。用法用量:外用涂于患处涂患处,1次/日,2~注意事项:1.可致皮肤刺激感、瘙痒感、龟裂和接触性皮炎。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规格:10g:0.1/支。
-
蓝泰皮康
药品说明书:成分:脲、水杨酸、乙二醇等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特点:杀菌消炎,收敛止痒,对各类球菌、杆菌、真菌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药理作用:对引发银屑病、鱼鳞甲病;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淋球菌、炭疽杆菌、绿脓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及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孢子癣菌属等真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
诺亚涂膜
药品说明书:别名:诺亚涂膜,克霉唑外文名:Clotrimazole成分:克霉唑适应症:真菌感染引起的体股癣及手足癣。用量用法:1-2次/日,在患处涂上一薄层,待干成膜。10日为一疗程。禁忌:对克霉唑或咪唑类药物有过敏史者。注意事项:成膜后避免与水接触。若沾上水勿用手擦,待干后不影响疗效。规格:涂膜剂3gx10袋。
-
发癣退软膏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手足癣、体癣或花斑癣。注:详见"发癣退"
-
足癣药水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有溶解角质、收敛、抗真菌的作用,用于治疗手足癣及体癣等。成分:水杨酸6g,苯甲酸12g,樟脑10g,10%碘酊2ml,乙醇加至100ml.
-
克癣安
药品说明书:别名:克癣安,依沙酰胺作用与特点:水杨酸衍生物,比十一烯酸抗菌作用强。用于治疗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及念珠菌病。用法用量:涂患处:2-3/d.规格:溶液剂:5%,10%.;霜剂:5%,8%.
-
依沙酰胺
药品说明书:别名:克癣安,依沙酰胺作用与特点:水杨酸衍生物,比十一烯酸抗菌作用强。用于治疗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及念珠菌病。用法用量:涂患处:2-3/d.规格:溶液剂:5%,10%.;霜剂:5%,8%.
-
托萘酯
药品说明书:别名:杀癣灵,发癣退药理及应用:局部抗真菌药。用于浅表皮肤真菌感染,包括体癣、股癣、手足癣、药斑癣、但对毛发部及指甲的真菌感染无效用法:每日涂药2~3.规格:软膏:1%乳膏:1%
-
盐酸萘替芬乳膏
盐酸萘替芬乳膏说明书药品类型化学药品药品名称盐酸萘替芬乳膏药品汉语拼音YansuanNaitifenRugao药品商品名称欣欣药品英文名称NaftifineHydrochlorideCream成份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适应症/功能主治适用于体股癣、手足癣、头癣、甲癣、花斑癣、浅表念珠菌病。6.儿童使用本品请咨询医师。
-
鹅掌风浸泡方
处方:大枫子肉9克花椒9克皂荚15克土槿皮1.5克地骨皮6克藿香18克白矾12克鲜凤仙花9克米醋1千克功能主治:杀虫止痒。主鹅掌风,手足癣。浸泡后七天内不宜用碱水、肥皂水洗手(足),如有皲裂者,暂缓使用。以伏天浸泡为佳。摘录:《中医外科学》
-
藿黄浸剂
处方:藿香1两,黄精4钱,大黄4钱,皂矾4钱,醋1斤。功能主治:止痒,杀虫。主手足癣及甲癣。用法用量:将药碾碎,入醋中浸泡,每日振荡数次,5-7天后滤去药滓即成,盛在砂盆中备用。注意:甲癣及病情较重者,浸泡时间须延长。治疗期不用皂碱,甲癣应将病甲削薄后再次浸泡。摘录:《外伤科学》
-
屏风草
拼音名:P nɡFēnɡCǎo别名:蓝花地丁、紫花地丁[云南]、小黄芩、半枝莲[云南]来源:唇形科直萼黄芩ScutellariaorthocalyxHand.-Mazz.,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四川、云南。性味:苦、微辛,凉。功能主治:消炎退热,解毒消肿。痈疽肿毒,疥疮,体癣,手足癣:全草1~3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桉油尿素乳膏
桉油尿素乳膏说明书:药品类型:化学药品药品名称:桉油尿素乳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克含尿素0.1克,桉油0.01毫升,薄荷油0.005毫升。辅料为:性状:作用类别:本品为皮肤科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复方间苯二酚水杨酸酊
复方间苯二酚水杨酸酊说明书:药品类型:化学药品药品名称:复方间苯二酚水杨酸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毫升含水杨酸50毫克、间苯二酚50毫克、水杨酸甲酯0.01毫升。药物相互作用:1.本品与肥皂、清洁剂、痤疮制剂如过氧苯甲酰、硫黄、维A酸等同用,会增加刺激性或干燥作用。
-
皂白散
皂白散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皂白散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为外用药,禁止内服。4.孕妇慎用,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木贼荣皮汤
6:257):组成:木贼15g,麻黄12g,紫荆皮12g,白鲜皮12g,地肤子12g,苍术20g。汗出时入水游泳,夜间即感皮肤瘙痒,全身及两手背渐起红色丘疹,继则皮损大如钮扣,小如黄豆,尔后云集成片,搔之脱屑,迭起选出,皮损处有手抓痕,伴少量出血。确诊为牛皮癣(中医诊为松皮癣)。予上方加白芥子、赤芍各10g内服;
-
丙烯胺类抗真菌药
概述丙烯胺类抗真菌药为角鲨烯环氧化酶的非竞争性抑制药,可导致角鲨烯积聚和麦角固醇的合成受阻,从而影响真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主要品种主要药物布替萘芬、特比奈芬等。口服用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等。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和皮疹。相关出处新编药物学相关药品盐酸布替萘芬、盐酸特比萘芬
-
钩虫皮炎
概述:钩蚴皮炎,又称粪触块、粪毒、地痒疹,为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或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钻进皮肤时所引起的局部炎症。钩蚴可分泌一种透明质酸,可溶解角蛋白、胶原和弹性蛋白,损伤皮肤穿透毛囊。钩虫皮炎的治疗原则为抗过敏,防止继发感染及对症处理。发病机制:虫卵经1~
-
地痒疹
概述:钩蚴皮炎,又称粪触块、粪毒、地痒疹,为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或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钻进皮肤时所引起的局部炎症。钩蚴可分泌一种透明质酸,可溶解角蛋白、胶原和弹性蛋白,损伤皮肤穿透毛囊。钩虫皮炎的治疗原则为抗过敏,防止继发感染及对症处理。发病机制:虫卵经1~
-
粪触块
概述:钩蚴皮炎,又称粪触块、粪毒、地痒疹,为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或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钻进皮肤时所引起的局部炎症。钩蚴可分泌一种透明质酸,可溶解角蛋白、胶原和弹性蛋白,损伤皮肤穿透毛囊。钩虫皮炎的治疗原则为抗过敏,防止继发感染及对症处理。发病机制:虫卵经1~
-
粪毒
概述:钩蚴皮炎,又称粪触块、粪毒、地痒疹,为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duodenale)或美洲钩虫(Necatoramericanus)钻进皮肤时所引起的局部炎症。钩蚴可分泌一种透明质酸,可溶解角蛋白、胶原和弹性蛋白,损伤皮肤穿透毛囊。钩虫皮炎的治疗原则为抗过敏,防止继发感染及对症处理。发病机制:虫卵经1~
-
藿香浸剂
处方:藿香30克黄精12克大黄12克皂矾12克醋500克制法:将药碾碎,入醋中浸泡,每日振荡数次,五至七天后滤去药滓即成,盛在砂盆中备用。功能主治:止痒,杀虫。治手足癣及甲癣。浸泡时间须延长。治疗期间不用皂碱,甲癣应将病甲削薄后再浸泡。摘录:《外伤科学》
-
鹅爪风
出《外科全生集》卷一。鹅爪风的病因病机:鹅爪风多由手足癣日久蔓延,以致血不荣爪而成。鹅爪风的症状:初起甲旁发痒,日久指(趾)甲高低不平,逐渐增厚,或甲缘蛀空而残缺不全,指(趾)甲变形,失去光泽而呈灰白色,一般无自觉症状,但指(趾)甲过厚者可有疼痛感觉。对患癣病的动物要及时处理,消灭传染源。
-
浅部真菌病
病因病理病机:浅部真菌病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其病原菌可分为:一.皮肤癣菌:寄生在皮肤角蛋白组织致病真菌统称为皮肤癣菌。常见有黄癣菌、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紫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等;本菌属仅絮状表皮癣菌一种可使人类致病,其培养所见呈杵状或梨形大分子孢子。
-
盐酸特比萘芬凝胶
药品标准正式名盐酸特比萘芬凝胶汉语拼音YansuanTebinaifenRongye标准号WS-180(X-140)-98拉丁文或英文TerbinafineHydrochlorideSolution主要活性成分含盐酸特比萘芬以特比萘芬(C21H25N)计应为标示量的90.0~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治疗手癣、足癣、股癣、体癣、花斑癣及皮肤念珠菌病等。4.本品涂敷后不必包扎。
-
克霉唑涂膜
药品标准:正式名:克霉唑涂膜汉语拼音:KemeizuoTumo标准号:WS-349(X-292)-94拉丁文或英文:PIGMENTUMOLOTRIMAZOLI主要活性成分:含克霉唑(C22H17ClN2)应为标示量的90.1~有效期:暂定二年药品说明书:别名:诺亚涂膜,克霉唑外文名:Clotrimazole成分:克霉唑适应症:真菌感染引起的体股癣及手足癣。
-
达克宁霜
药品说明书:别名:硝酸咪康唑霜,达克宁霜药理作用:咪康唑为人工合成的1-苯乙基咪唑衍生物,为广谱抗真菌药,对皮真菌,念珠菌,酵母菌及其它藻类,子囊菌,隐球菌等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由于达克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可用于由此类细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不良反应:耐受性好,极少数病例可能有灼烧和刺激感。
-
硝酸咪康唑霜
药品说明书:别名:硝酸咪康唑霜,达克宁霜药理作用:咪康唑为人工合成的1-苯乙基咪唑衍生物,为广谱抗真菌药,对皮真菌,念珠菌,酵母菌及其它藻类,子囊菌,隐球菌等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由于达克宁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抗菌作用,可用于由此类细菌引起的继发性感染。不良反应:耐受性好,极少数病例可能有灼烧和刺激感。
-
还皮同安
药品说明书:别名:还皮同安,环比酮胺适应症:本品为一种高效抗真菌新药。用于治疗体股癣、花斑癣、手足癣、浅表性皮肤念珠菌病等。用量用法:外用:涂患处。规格:软膏。
-
环比酮胺
药品说明书:别名:还皮同安,环比酮胺适应症:本品为一种高效抗真菌新药。用于治疗体股癣、花斑癣、手足癣、浅表性皮肤念珠菌病等。用量用法:外用:涂患处。规格: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