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纯
概述:孙纯:1.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医术,据云有长寿法,著有《试效集成书》,已佚。山东蓬莱人。自青年时期开始学习中医,有长期的临床经验。建国前曾任长春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建国后参加九三学社,1956年任长春市卫生局副局长。所著有《医学妙谛》、《胎产浅说》、《温病述要》、《伤寒论注释》等书。
-
甘崇兰
甘崇兰即陆真翘的原名。1969)为现代医家。江苏太仓人。年轻时在家从一陆姓中医学习,后改姓陆。建国前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消灭中医的活动,后任中央国医馆顾问。建国后先后任武汉市中医联合会主任委员、卫生局副局长,并被选为市二、三届人大代表。著有《湿温枕证》等书。
-
红杏老人
红杏老人即陈邦贤。1976)为现代医史学家。字冶愚,自号红杏老人。江苏镇江人。早年跟随丁福保学医,后专攻中国医学史。于1919年写成我国第一部医史著作《中国医学史》。陈氏治学勤勉,其医史著作于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并被译成日文出版。建国后,任中医研究院医史研究室副主任,并任政协全国委员会第四届委员。
-
杂病证治类方
《杂病证治类方》为《类方准绳》的别名。《类方准绳》为书名。又名《杂病证治类方》、《类方》、《王损庵先生类方》。明·王肯堂辑。本书是《证治准绳》中的一种。书中选集内科杂病、五官科等病证的方剂,予以分类汇编而成。分为卒中暴厥、中风、中寒等30大类,共2000余方。建国后有《证治准绳》的影印本。
-
本草述钩元
《本草述钩元》为药物学著作。三十二卷。清·杨时泰重辑,刊于1842年。由于《本草述》在字数与文体等方面,仍较繁冗,故杨氏在不变其药数、次序、分类的基础上,再一次删去十分之四的次要内容,重新分析整理编纂而成本书。是一部提要钩玄的药物专著。建国后有排印本。
-
本草从新
《本草从新》为药物学著作。清·吴仪洛撰。刊于1757年。作者鉴于《本草备要》的作者汪昂“不临证而专信前人,杂揉诸说,无所折衷,未免有承误之失”,故重新将该书修订。内容半数保留,半数增改,并补充了一些《本草纲目》所未收载的药物,故名《本草从新》。全书分类法参照《本草纲目》,共收药物720种。建国后有排印本。
-
针灸医学验集
《针灸医学验集》为书名。田从豁主编。1985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撷取了建国以来针灸文献中治疗经验的精华,并结合编著者的临床经验编辑而成。
-
本草便读
《本草便读》为药物学著作。清·张秉成撰。刊于1887年。本书选常用药物580种,分类参照《本草纲目》将药物分为山草、隰草等24类。每药编以一、二联或三、四联语,并附注文进一步阐解。全书内容简要,便于诵读。现存1936年山东省政府印刷局铅印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
曲焕章
曲焕章(1878~1938)为云南江川人。少时从草药医姚连钧学习,随师遍涉江湖,行医施药,耳濡目染,渐明医道,曾研制成伤科“白药”,疗效甚佳。1925年改名百宝丹,行销日广,为军阀敲榨威逼,被投入监狱而亡。建国后由曲氏后人献方。今“云南白药”即以其配方改制而成。
-
竹阁经验备急药方
12世纪中期南宋·闻人耆年撰于1226年。1245年孙炬卿重刊,并附佚名氏《骑竹马灸法》及《竹阁经验备急药方》二种,三书合为一书,仍称《备急灸法》。书中介绍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法,并附简明图说。《骑竹马灸法》介绍了痈疽发背的一种灸法。《竹阁经验方》记录了30多个验方。建国后有影印本。
-
王损庵先生类方
《王损庵先生类方》即《类方准绳》。《类方准绳》为书名。又名《杂病证治类方》、《类方》、《王损庵先生类方》。明·王肯堂辑。本书是《证治准绳》中的一种。书中选集内科杂病、五官科等病证的方剂,予以分类汇编而成。分为卒中暴厥、中风、中寒等30大类,共2000余方。建国后有《证治准绳》的影印本。
-
幼科证治大全
《幼科证治大全》为儿科著作。日本·下津寿泉撰。刊于1709年。书中引用中国医籍74种,比较扼要地介绍了小儿科106种病症的证治。本书不仅切于临床实用,而且具有文献研究价值。现有日刻本、皇汉医学丛书本。建国后有排印本。
-
成方便读
《成方便读》为医方著作。清·张秉成撰。刊于1904年。本书汇编古今常用成方290余首,分为补养、发表、攻里等21类,每方编成七言歌诀,便于习诵,并详释病因,方义,可作为初学入门读物。建国后有排印本。现存1933、1940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
幼科推拿全书
《幼科推拿全书》为书名。为1935年商务印书馆铅印《推拿秘书》时删去了去骆氏自序及末卷,成4卷本,改名《幼科推拿全书》。清·骆如龙撰于1691年。卷1列保婴赋等歌赋,杂论儿科病诊法;卷2述推拿穴位;卷3论各种推拿手法;卷4为多种病症的推拿治法。建国后有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