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针八法
下针八法指针刺过程中的八种行针手法:①指循、扪、弹、弩、爪、按、伸、提。出《窦太师针经(乙抄本)》:“下针法:循扪弹弩,爪按伸提,此八字系八法,如神之妙。”(见黄龙祥《元代珍稀针灸三种》)②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见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注解标幽赋》。
-
下针十四法
下针十四法指十四种进针基本操作手法。参见“十四法”:十四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十四种基本手法。出《针经指南》。后《金针赋》略去捻法而增加提法,并指出了各法的用途。即“爪而切之,下针之法;扪为穴闭;《问对》所载,将爪法、切法合并,捻法、搓法合并,又另加努法,并对各法的操作和作用作了较详细论述和阐发。
-
针刺八法
针刺八法即下手八法。下手八法指针刺操作过程中的八种基本手法。出《针灸大成》。内容包括揣、爪、搓、弹、摇、扪、循、捻。
-
应指
切脉时指下有脉的跳动感·应指:应指泛指切脉时指下有脉的跳动感。疮疡辨脓扪诊方法之一·应指:应指为诊断学术语。《疡科心得集》卷上:“用手按之,手起而即复者有脓,手起而不复者无脓,此即为引手。”是用手按压肿疡时有波动感以判断肿疡已化脓或有其他液体的诊断方法。
-
男子乳痈
男子乳痈病名。发于男性乳腺之化脓性感染者。出《外科理例》卷四。多因肝肾虚而精亏血燥所致,其证与女性乳腺炎并无两样。《疡医大全》卷二十:“男子乳房忽然壅肿如妇人之状,扪之疼痛。”该证比较少见。证治可参考乳痈条。
-
离经脉
概述:离经脉:1.过快或过慢的脉象;2.孕妇将分娩而出现的速率加快的脉象。《难经·十四难》:“脉有损、至,…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四夺精,…《中医药学名词》(2010):离经脉(middlefingerpulsationduringlabor)是指临产时扪得产妇中指本节有的脉搏跳动。
-
闭环
闭环针灸学术语。指针刺拔针后,用指扪闭针孔,使经气正常运行。《素问·诊要经终论》:“夏刺经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
-
柏哲病
概述:属特殊型乳癌,恶性程度低,发展缓慢,原发灶在乳头区的大乳管内,逐渐浸润至乳头、乳晕的表皮深层。诊断:1.病初乳头痒或奇痒,灼痛,继而乳头、乳晕皮肤发红,有黄褐色的鳞屑样痂皮,揭开痂皮出现皮肤轻度糜烂,呈慢性湿疹样变。2.病变皮肤发硬、边界清楚,随病情发展可有乳头内陷、破损,乳晕深部可扪及肿块。
-
大清饮
处方:知母1钱5分,石斛1钱5分,木通1钱5分,石膏(生用)5-7钱(一方加麦冬)。功能主治:脾经实热,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乃热在肌肉,遇夜尤甚,心烦,怠情嗜卧,四肢不收,无气以动。摘录:《不居集》上集卷十六
-
乳房纤维瘤
概述:乳房纤维瘤是乳房的常见良性肿瘤,一般认为与雌激素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18至25岁)。25岁青年妇女,多为单发,生长缓慢,可无自觉症状,常无意中发现乳房内球形肿块。切下的肿块必须常规地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月经周期对肿块的大小并无影响。
-
女性同性恋
妇女同性恋行为有相互手淫,口科生殖器接触,爱抚与摸扪乳房等。少数女性以全身相互紧贴,相互摩擦外生殖器或抵压之,或以人为的阴茎插入阴道,一方比较主动,另一方比较被动,多数女同性恋者也有异性恋,虽然并不觉得满足,但也结了婚。女性同性恋者往往比男的持续更久,相处得更好,甚至直到中年以后。
-
先天性无子宫
疾病分类:妇产科疾病概述: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是生殖器官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临床意义亦比较大。疾病描述:先天性无子宫系两侧副中肾管中段及尾段未发育和会合所致,常合并无阴道,但卵巢发育正常,第二性征不受影响。疾病病因:两侧副中肾管中段及尾段未发育和会合所致。诊断检查:直肠-腹部诊扪不到子宫,B超可确诊。
-
黏膜下脓肿
扪诊时,波动感明显,脓肿较表浅而易破溃。2、诊断牙髓病变是全部的或不可逆的,选择以去除牙髓、保存患牙为目的的治疗方法,如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治疗等。根尖周病的治疗法可选择根管治疗术疾病描述:症状体征:根尖区黏膜的肿胀已局限,呈半球形隆起。疾病病因:病理生理:诊断检查:治疗方案:1、开髓引流;
-
跟腱损伤
跟腱损伤、多为开放性损伤,偶有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引起感染,跟腱感染,治疗非常困难,将会严重影响关节功能。2.有外伤伤口、跟腱断裂处陷凹,足蹠屈功能丧失。用药原则1.一般病人对症治疗、手术病人,术后用抗生素防感染。辅助检查1.跟腱损伤,为急诊求医,做检查框限“A”项即可。
-
口腔病的内窥辨证
口腔病的内窥辨证包括一般内窥辨证和特殊检查两部分。一般内窥辨证是指利用口镜反射并集中光线于被检查部位以增加照明或放大影响,亦可用口镜引开或拨压唇、颊、舌等软组织,再借用探针和镊子对口腔疾病进行望诊、叩诊、扪诊、闻诊,咬诊、牙齿松动度检查等局部检查。
-
经穴触诊
经穴触诊为经络诊察方法之一,又称“经穴按压”“经穴切诊”。经穴触诊是根据内脏有病会通过经脉的传导,在体表出现各种不同病理反应区或反应点的原理,在一定的经络循行部位或有关腧穴上进行触扪、按压,寻找和体验各种阳性反应,从而判断病在何经。结合针灸临床,可分为循经按压和穴位按压两个方面。
-
舌干
舌干是指舌体干燥,扪之燥涩的舌象。若舌干无苔,光滑如镜者,为阴虚重证,常见于温病后期热入营血伤阴,或久病阴亏已极;若舌苔黄而干燥,甚则起芒刺者,为阳明胃火伤津,燥热内结;舌苔干燥粗糙如沙,常见于湿温病后期湿热伤阴,也有因于阳虚气化不行,津不上承,或燥气伤肺而致者。
-
滑苔
滑苔是指舌面水液过多,甚至伸舌涎流欲滴,扪之湿而滑利的舌象。
-
燥苔
燥苔是指苔面缺乏津液,苔质干燥,扪之燥涩的舌象。
-
糙苔
糙苔是指苔质颗粒粗糙,望之干枯,扪之干燥的舌象。
-
伏暑·热陷心包证
伏暑·热陷心包证(latentsummerheatwithsyndromeofheatinvadingpericardium)又称伏暑·热闭心包,血络瘀滞证,是指热闭心包,血络瘀滞,以身热夜甚,神昏谵语,口干而漱水不欲咽,皮肤、黏膜出现血癍,并进行性扩大,癍色青紫,舌绛,无苔,望之若干,扪之尚润,或紫晦而润等为常见症的伏暑证候。
-
灼热
灼热病状名。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热势炽盛,如火烧烤的症状。手扪病人肌肤,有炙手感。见于多种热性病。
-
通而取之
通而取之针灸学术语。指一种刺法,待气脉流通而后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
-
身热不扬
身热不扬为症状名。见《王旭高医案》卷一。指身热稽留而热象不剧,或医生初扪病人体表不觉热甚,久则感到热盛灼手的表现。多见于湿温病,热为湿遏,以致发热在里,热势不扬。宜用渗湿透热或清泄芳开法治疗。
-
疽瘤
疽瘤病名。《外科正宗》卷二:“又一种疽瘤,连生肩膊。”常生有数枚,症见局部瘤体甚痒,扪之有虫体蠕动感,破溃后可见内有蛆样红虫,宜手术治疗。
-
泪腺脱垂
泪腺脱垂较罕见,常为双侧,多发病25岁以前的女性,常与睑皮肤松驰症并存,但睑皮肤松驰出现泪腺脱垂日久之后。病因不明,偶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不痛,神经性流泪。3.上睑外侧可扪及杏仁大硬结,活动可重定于泪腺窝内,但常又突出如故;用药原则术后预防感染应用抗生素。辅助检查1.以“A”项为主;
-
扪穴
扪穴是指出针后用消毒干棉球轻轻揉按针孔,使之闭合,故名。扪:按、抚。《补泻雪心歌》:“疾而一退即扪穴。”
-
积粉苔
积粉苔是指舌上满布白苔,有如白粉堆积,扪之不干燥的舌象。
-
胰癌·气血两虚证
胰癌·气血两虚证(pancreascancerwithsyndromeofdeficiencyofbothqiandblood)是指气血亏虚,以腹胀隐痛,扪及包块,纳差,倦怠乏力,全身消瘦,面色萎黄,舌淡,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胰癌证候。
-
鼻部切诊
鼻部切诊(palpationofnose)是指触压颧、额、鼻根、眼内眦两侧,观察有无压痛;触扪鼻根、鼻背部有无骨擦音或凹陷;对鼻前庭囊肿、硬结进行触诊;对鼻甲肿大者,可探查其硬度,发现鼻腔有新生物,可用卷棉子轻轻触压了解其软硬程度、活动度的诊断方法。
-
瘀血腹痛
瘀血腹痛病证名。由寒凝血阻,或热与血结,或因久病入络、气血瘀滞,或跌仆伤损、瘀血凝滞而发病。临床以腹痛部位固定不移,喜热恶寒,按之痛愈甚而拒按,或可扪及积块,夜痛甚于白昼,舌质紫黯,可有小瘀点,其脉多涩。治宜祛瘀活血,行气止痛,选用消瘀饮、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失笑散等。
-
因适而为
因适而为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病证采用相适应的治法。《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
阳盛格阴
概述:阳盛格阴为病机。病因病机:病的本质属热,因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透。《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阳气太盛,阴气不得相荣也。症状:表现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或服寒药不纳等假寒症状。但病人心胸烦热,腹部扪之灼热,身大寒而反不欲近衣等反映热盛本质的证候。
-
针头补泻
针头补泻针刺补泻手法名。又称手指补泻,指以左手为主的针刺辅助手法。《针灸大成》:“此乃补泻之常法也。非呼吸而在手指……”,如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努之、爪而下之等法均是。
-
按
按①切脉指法。用重指力按脉,以求沉伏之脉象。《诊家枢要》:“重手取之曰按。”《灵枢·经水》:“审切循扪按,视其寒热盛衰而调之。”《素问·针解》:“邪胜则虚之,出针勿按。”④按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