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杠碗
《*辞典》:青杠碗: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QīnɡG nɡWǎn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栓皮栎的果壳或果实。原形态:栓皮栎,又名:软木栎、粗皮栎、白麻栎。单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卵形,长8~果熟期9月。生境分布:生于灌木丛中。功能主治:①《广西药植名录》:果实:健胃,收敛,止血痢。治咳嗽,水泻,头癣。
-
芦荟花
《*辞典》:芦荟花: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L Hu Hu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斑纹芦荟的花。功能主治:治咳嗽,吐血,白浊。附方:①治咳嗽、咳血:芦荟花(干品)三至五钱。(《南方主要有毒植物》)②治内伤吐血:芦荟花以酒煎服。③治白浊:芦荟花和猪肉煎汤服。④治月内婴儿眼不开:芦荟花煎水洗。
-
枇杷核
《*辞典》:枇杷核:出处:《本经逢原》拼音名:P P H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种子。化学成份:种子含苦杏仁甙,蜡醇,氨基酸:4-亚甲基-DL-脯氨酸、反-4-羟甲基-D-脯氨酸、顺-4-羟甲基脯氨酸,脂肪酸,甾醇。性味:苦,平。归经:《本草再新》:入肾经。治咳嗽,疝气,水肿,瘰疬。④《四川中药志》:疏肝理气。
-
骆驼蓬子
《*辞典》:骆驼蓬子:出处:《新疆中草药》拼音名:Lu TuoP nɡZǐ来源:为蒺藜科植物骆驼蓬的种子。多糖的组成中有半乳糖、半乳糖醛酸、木糖、阿拉伯糖和痕量鼠李糖。对在位蛙心,3毫克骆驼蓬碱可使心率变慢而振幅增加,此时即使再加2毫克乙酰胆碱也不致引起心跳停止;功能主治:治咳嗽,小便不利,四肢麻木,关节酸痛。
-
橘叶
《全国中草药汇编》:橘叶:拼音名:J Y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的叶,随时可采,晒干或鲜用。按丹溪言,此药其味苦涩,其气辛香,其性温散,凡病血结气结,痰涎火逆,病为胁痛,为乳痈,为脚气,为肿毒,为胸膈逆气等疾,或捣汁饮,或取渣敷贴,无不应手获效。4.《滇南本草》:行气消痰,降肝气。
-
蝴蝶草根
上部叶腋多抽枝条,每枝下部有对生卷须2个,向内卷曲,单叶互生,有柄,长2~19朵,长约5厘米,苞片与小苞片丝状,均被红棕色柔毛;生境分布:分布广东、浙江、贵州、广西等地。性味:涩,平,无毒。治咳嗽,遗尿,咯血。炖猪肺或煎水吃。②治大肠下血:夜关门一两,芭蕉根一两,薴麻根五钱,皂角刺二钱,黄捎五钱。
-
狗屎花
紫草科植物倒提壶的全草——狗屎花:狗屎花,中药名。清热利湿,清肺化痰,散瘀止血。花冠管约与萼片等长,顶部蓝色,下部白色,5裂,喉部着生5枚小鳞片,与花冠裂片同色,对生;化学成份:全草含千里光属生物碱,倒提壶碱和刺凌德草碱。性味:《天宝本草》:"苦,凉。1.治黄疽,咳血,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净。
-
刺三甲
出处:《天宝本草》拼音名:C SānJiǎ别名:五加皮(《滇南本莩》),白竻根(《生草药性备要》),白茨根、山五甲(《草木便方》),苦竻蔃(《岭南采药录》),刺三加、苦刺头(《贵州民间药物》),三甲皮(《四川中药志》),土三加皮、三加皮(《广西药植名录》)。④《草木便方》:除风湿,治筋骨拘挛,腰膝劳伤。
-
华盖
华盖穴主要用于胸肺、咽喉等疾患:如咳嗽,气喘,胸胁痛,咽肿喉痹,胸胁满痛,咽喉痛,胸胁胀痛,胸痛,胁肋痛,喉痹,水浆不下,现代又用华盖穴以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扁桃体炎,胸膜炎,喉炎,肋间神经痛等。肾经之或中,平任脉之华盖,即起阴潜之肾水,滋娇柔之肺金。华盖配尺泽、肺俞,治咳嗽气喘。
-
节节花
苋科植物莲子草的全草·《中医大辞典》·节节花:节节花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别名:虾钳菜、耐惊菜、水牛膝、曲节草、水金铃。性味:微苦、酸,凉。走马牙疳,煎汤和醋漱口。②治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煎服并捣敷;每花有苞片5,披针形,干膜质;(《贵州草药》)⒁治痞块:地扭子适量,捣烂包痞块硬处。
-
腧府
概述:腧府为经穴别名,即俞府。本穴平任脉之璇玑。俞府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腧府穴的取法:仰卧位,在锁骨下缘,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锁骨下肌起于第一肋,向上外方而止于锁骨的肩峰端,由臂丛的锁骨下神经支配。
-
输府
概述:输府为经穴别名,“输”通“俞”,即俞府。俞府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输府穴的取法:仰卧位,在锁骨下缘,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锁骨下肌起于第一肋,向上外方而止于锁骨的肩峰端,由臂丛的锁骨下神经支配。斜刺或平刺0.5~
-
俞府
本穴借血气灵运,而促本经之气,输之内府,故名俞府,即有关内府之俞穴也。俞府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俞府穴在胸部的位置俞府穴的取法:仰卧位,在锁骨下缘,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俞府穴治咳嗽不得息及诸胸满之症,用以俞达内郁之气也。
-
神藏
概述:神藏为经穴名(ShéncángKI25)。神藏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神藏穴在胸部的位置神藏穴在胸部的位置(肌肉)神藏穴在胸部的位置(骨骼)神藏穴在胸部的位置神藏穴的取法:仰卧位,在第二肋间隙中,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神藏穴有宽胸顺气、降逆定喘之功,主治心脏疾患及咳嗽,气喘,胸痛,呕吐,烦满,不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