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秋暑
初冬感受暑热所致的病证。《时病论》卷五:“七月大火西流,暑气渐减,而凉气渐生,其时炎(高炎)尚存,一如盛夏,亦有较盛夏更热之年,人感其热而病者,为秋暑,即世俗所称‘秋老虎’是也。”证见壮热烦渴,蒸蒸自汗,脉洪濡或数,治法与阳暑相同,宜清凉涤暑。
-
喻昌
新建古称西昌,故晚年号西昌老人。学术贡献:喻昌治学推崇《伤寒论》,在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基础上,将《伤寒论》条文重行分类归纳,于三纲鼎立说多有阐发。晚年将其在伤寒方面之研究著成《尚论篇》八卷,详论伤寒六经证治,春月温病,夏秋暑湿热诸病及脉法、治法等。《寓意草》全文在线阅读《医门法律》全文在线阅读
-
伏暑晚发
《重订广温热论·湿火之症治》:“至于秋暑,由夏令吸收之暑气,与湿气蕴伏膜原,至秋后而发者是也。《时病论·晚发》:“晚发者,亦由冬令受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以前,较之温病晚发一节,故名晚发病也。”2.指夏受暑湿,留伏至秋冬而发的温热病。发于霜降后冬至前者,名曰伏暑晚发,病最重而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