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炼气
炼气气功术语。通过调息、行气等方法锻炼自身内在的精气。南朝刘宋·鲍照诗:“服食炼气读仙经。”服气、内丹等气功功法中均有炼气环节。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中载有“炼气诀”,而内丹术中有炼气化神的阶段。
-
女丹法
女丹法作为内丹术的一系,在根本宗旨、基本理论与炼养方法上自然不出内丹学说的范围,但在一些重要方面又与男性丹法有所不同。传统女丹法的著述约有30余种,其中重要者如《孙不二元君法语》、《孙不二元君传述丹道秘方》、《女金丹》、《壶天性果女丹十则》、《女丹汇解》、《女子炼己还丹图》等。
-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
概述: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1.气功功法;各诀虽然名目不同,但大体都有吸气、呼气、咽唾、咽气,配合闭目、闭气、按摩、握固等法。全书共收服气功法要诀15种,依次为进取诀、淘气诀、调气诀、咽气诀、行气诀、炼气诀、委气诀、闭气诀、布气诀、六气诀、调气液诀、食饮调护诀、休粮诀、守真诀、服气胎息诀。
-
命功
命功气功内丹术术语。即修命之功,指养身炼气的功夫。《丘祖全书》:“有为功夫命功也,无为妙道性学也。”参见“性命”、“性命双修”诸条。
-
服气
即以调息行气为主的一类气功功法,又称为“食气”。又《晋书·张忠传》:“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服气功法可包括调气、淘气、咽气、行气、散气、委气、炼气、闭气等环节,又有导引、按摩、咽津等辅助手段。通过服气,既可养生却老,又可作为辟谷的配合方法。
-
禅定
这主要是因为,禅定的修行方法与气功养生学尤其是静功养生之说有诸多相通之处。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禅定“止法”要求端正身形,调匀呼吸,排除杂念,通过身、息、心三者调融,使精神入注于一种虚明状态,进而“因定生慧”。这与一般气功的炼气、养神诸法门中的炼养要领与过程基本一致,具体方法上也无大的区别。
-
眼科秘诀
682年),号孙真人,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我国最早的理法方药俱备的中医药文献之一。1984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发行的《眼科阐微》附篇《眼科秘诀》刊印本分析,可能本书与《银海精微》同样,均属后代医家假托孙氏之名所作的眼科专著。
-
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道教著作。天禧三年(1019年)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撮其精要,包括经教宗旨、仙真位籍、斋戒科仪、服食炼气、养神守一、内外丹法、方药符图、赞颂诗词、神仙传记等,辑成本书。其中收存了大量汉唐以来的养生文献。收入《道藏》第677至702册,《道藏辑要》参集、井集及《四部丛刊》。
-
针术手法
《针术手法》为书名。焦勉斋编著。1960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书中主要介绍运掌炼气、进出针及补泻手法,尤其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论述颇详。
-
胎息
谓习练气功时呼吸有如婴儿在母胎中不用口鼻而行内呼吸的高深境界。返于胎息之法,有行炁、服气、存思、守窍、存神炼气、内丹等多种。非只治病,决定延年。”首两名是指闭息时鼓气咽服,从一咽开始,渐增至一闭息三十六咽。这种呼吸法习练时要求意守下丹田,吸气时意想气自丹田吸入,稍作停留,再意想气自丹田呼出。
-
三一
三一养生学术语。《玄门大论三一诀》引孟法师云:“今三一者,神、气、精;另有以三神(意神、志神、念神)、三光(虚赤光、元黄光、空白光)、三色(始青、元白、玄黄)及三丹田神名等释三一者。在气功内丹术中,又谓炼神、炼气、炼精三法统一于“一气”。《太上九要心印妙经·三一机要》:“夫三一者,三成一气也。”
-
昙鸾
昙鸾(476-542年)南北朝北魏医僧。雁门(今山西代县)人。10多岁在五台山出家,披阅内外经典。至江南,从陶弘景习方术,得《仙经》十卷,携经北返,如法修炼,终因“调心炼气,对病识缘”而“名满魏都”。著有《调气论》、《论气治疗方》、《疗百病杂丸方》、《调气法》。《服气要诀》,均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