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肝明目
清肝明目为治法。指用具有清肝泻火、解毒明目作用的方药,治疗热性眼病的治法。清肝热如白菊花、夏枯草、白芍、冬桑叶之类;养肝阴如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蕤仁、酸枣仁之类。但这两类药中,多半既有清肝又有养阴作用,故也合称为清肝明目药。
-
洋白蜡树
小叶7-9枚,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狭卵形或椭圆形,长4-13cm,宽2-8cm,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几等大,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阔楔形,叶绿具不明显钝锯齿或近全缘,下面疏被绢毛;花梗纤细,被短柔毛;性寒归经:肝;主湿热泻痢;有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敛止血的功能。用于肠炎,痢疾,月经不调,白带,崩漏,目赤肿痛。
-
斩龙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斩龙草:拼音名:ZhǎnL nɡCǎo别名:大蓬蒿、额河千里光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羽叶千里光SenecioargunensisTrucz.,以全草入药。性味:味微苦;2.《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去腐生肌,清肝明目。治急性结膜炎,咽喉炎,疮疖痈肿,湿疹、皮炎,毒蛇咬伤。治目赤肿痛,瘰疬,痒疹,腹痛下痢。
-
蜜柑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蜜柑草:拼音名:M GānCǎo来源:大戟科蜜柑草PhyllanthusmatsumuraeHayata,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消食止泻,利胆。叶2列,互生,条形或披针形,长8-20mm,宽2-5mm,顶端尖,基部近圆形,具短柄,托叶小。蒴果圆形,具细柄下垂,直径约2mm,表面平滑。性味:味苦;胃经功能主治:清热利湿;
-
白参菌
白参为真菌植物门真菌裂褶菌(树花)的子实体。白参菌的别名裂褶菌、白花、天花菌、八担柴白参菌的食用量每次约20克白参菌的营养价值白参含有裂招菌多糖具有抗癌作用,可治疗小儿腹泻、头晕、偏头痛等疾病,经常食用有清肝明目、健胃润肠、抑制小儿盗汗等功效,对增进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有促进作用。
-
长生花
概述:长生花为中药名,出自《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千日红之别名。别名:百日红、千年红、沸水菊、长生花、蜻蜓红来源及产地:苋科植物千日红GomphrenaglobosaL.的花序或全草。性味:甘,平。1.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肺结核咯血,头风目痛,视物昏糊,瘰疬初起,痢疾,小儿惊风,夜啼。
-
冬桑叶
概述:冬桑叶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正义》,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桑叶之处方名。化学成分:叶含芸香苷,槲皮素,槲皮苷,桑苷(Moracetin),伞形花内酯,东莨菪素,东莨菪苷,胡芦巴碱,胆碱,牛膝甾酮,菜油甾醇,羽扇豆醇,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绿原酸,内消旋肌醇,维生素C、B1、B2,叶酸,多种氨基酸等。
-
百日红
苋科植物千日红的花序或全草·《中医大辞典》·百日红:百日红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千日红之别名。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花·《中医大辞典》·百日红:百日红为中药名,出自《广西本草选编》,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龙船花之别名。①治高血压病,月经不调,经闭。
-
炒茺蔚子
概述:炒茺蔚子为茺蔚子的炮制品。生品长于清肝明目,多用于目赤肿痛或目生翳膜。炒茺蔚子寒性减弱,并且质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长于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炒茺蔚子的炮制研究:茺蔚子含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棕榈酸;
-
千日红
别名:百日红、千年红、沸水菊、长生花、蜻蜓红。小花基部有小苞片3,外 1片卵形,内 2片三角状披针形,紫红色,花被片5,紫红色,外面密被白色细长柔毛;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清肝明目。1.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肺结核咯血,头风目痛,视物昏糊,瘰疬初起,痢疾,小儿惊风,夜啼。
-
当归龙荟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DangguiLonghuiPian标准编号:WS3-B-1924-95处方:青黛50g芦荟50g龙胆100g黄芩100g木香25g栀子100g大黄50g当归100g黄柏100g黄连100g制法:以上十味,青黛、大黄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
-
夏桑菊颗粒
鉴别:(1)取本品5g,置乳钵中研细,移至锥形瓶中,加乙醇25ml,置水浴上微热半小时,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置水浴上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即显紫褐色。功能与主治:清肝明目,疏风散热,除湿痹,解疮毒。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山绿豆
概述:山绿豆为中药名,出自《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为《现代实用中药》记载的望江南子之别名。性味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化学成分:本品含大黄素甲醚及其1-葡萄糖苷,1,8-二羟基-2-甲基蒽醌,1,4,5-三羟基-3-甲基-7-甲氧基蒽醌,N-甲基吗啉,半乳糖甘露糖聚糖等。种子有致泻作用,同时有明显毒性。
-
菊花明目饮
处方:菊花18g,黄芩12g,柴胡6g,龙胆草3g,知母9g,玄参9g,赤芍9g,牡丹皮9g,防风3g,青葙子6g。功能主治:头痛目痛严重,抱 红赤,黄仁纹理模糊,神水混浊,瞳神缩小。用法用量:黄液上冲者,可加玄明粉3g,酒大黄6g。柴胡、黄芩、龙胆草清肝泻火;青葙子清肝明目,且能散大瞳神。
-
清凉枕法
处方:羌活川芎淡竹叶防风防己菊花黑豆当归芍药枸杞子密蒙花山栀子荆芥薄荷甘松香白芷旋复花地骨皮各等分制法:上十八味,研为粗末。功能主治:疏风散热,清肝明目。治风热目疾。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卫生家宝》
-
红绿草
别名:红草来源:藜科红绿草AlternantheraversicolorHort.exRege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南方栽培。栽培:本品常在庭园栽培为观赏植物。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凉血止血。治结膜炎,便血,痢疾。用法用量:3~5钱,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火把花
《中医大辞典》·火把花:火把花为中药名,出自《云南中草药》,为《云南中草药》记载的蛾药之别名。性味:辛,凉。花萼管状钟形,长约6mm,外被星状毛,萼齿5,直伸,宽三角形,长约1mm;小坚果倒披针形,先端具鸡冠状的膜质翅。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450-3000m的多石草坡及灌丛中。主肝热目赤翳障。
-
青头菌
概述青头菌为真菌植物门真菌绿菇的子实体。成熟后中央下凹,浅绿色、灰绿色,表皮往往具深绿色斑块,且多龟裂,盖缘条纹放射状,极明显。褶间近盖处有横脉相连。理气解郁。主肝热目赤;妇女肝郁内热;青头菌的食用量每次25克左右青头菌的营养价值青头菌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B2、尼克酸等营养成分。
-
软蒺藜
《*辞典》:软蒺藜:出处:《山东中草药手册》拼音名:RuǎnJ L 别名:白蒺藜(《山东中草药手册》),碱灰菜、麻落粒(《内蒙古中草药》),大灰条、灰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叶互生,菱状卵形,长3~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清肝,明目。附方:①治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软蒺藜、草决明、青葙子、菊花,水煎服。
-
蕤核
拼音名:Ru H 别名:蕤仁、马茄子来源:蔷薇科扁核木属植物扁核木PrinsepiaunifloraBatal.,以核仁入药。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去果肉,晒干,用时打碎果壳,取种仁用。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肝明目。用于眼结膜炎,睑缘炎,角膜云翳。3钱,水煎服或煎汤洗眼。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清肝除风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清肝除风汤组成:柴胡6g,大青叶12g,酒黄芩9g,川黄连3g,赤芍9g,茺蔚子6g,荆芥3g,秦皮4.5g。功效:清肝泻火,活血除风。主治:肝经邪火内炽,外受风邪侵入,风热相搏,上攻于目,致生聚星障。青睛表面出现细颗,或白或微黄,因聚而生。加减:病久耗伤阴液,可加生地、元参各9g。
-
荞菜
荞菜,每年在清明时节上市。荞菜中还含有荞菜酸,能起到凝血作用,所以可以广泛用于各种内伤出血、咯血、妇女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经常食用荞菜,可以降低超氧负离子的活力,从而削减氧自由基的生成,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对于抑止肿瘤也有一定帮助。荞菜的食疗功效荞菜性凉,具有清肝明目,凉血止血的功效。
-
当归活血丸
《银海精微》卷上:当归活血丸:处方:当归黄耆没药川芎苍术荆芥薄荷熟地羌活菊花麻黄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摘录:《银海精微》卷上《医略六书》卷三十:当归活血丸:处方:当归3两,赤芍1两半(酒炒),桂心1两半,延胡1两半,秦艽1两半,丹皮1两半,乳香2两,牛膝1两半(酒炒)。
-
千年红
概述:千年红为中药名,出自《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别名:百日红、千年红、沸水菊、长生花、蜻蜓红来源及产地:苋科植物千日红GomphrenaglobosaL.的花序或全草。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清肝明目。1.治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肺结核咯血,头风目痛,视物昏糊,瘰疬初起,痢疾,小儿惊风,夜啼。
-
小胡麻
概述:小胡麻为中药名,出自《苏州本产药材》,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茺蔚子之别名。别名:益母草子、小胡麻来源及产地: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heterophyllusSweet的果实。性味归经:辛、甘,微寒,有小毒。入肝、脾经。功能主治:活血调经,清肝明目。治月经不调,崩中,带下,产后瘀血腹痛,高血压病,目赤肿痛。
-
马蹄决明
概述:马蹄决明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经集注》,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决明子之别名。入肝、肾、大肠经。化学成分:小决明种子含蒽醌化合物:大黄酚、大黄素-6-甲醚、美决明子素(Obtusifolin)、决明素(Obtusin)、橙黄决明素(Aurantio-obtusin)、甲基决明素(Chrysoobtusin)及大黄酚-9-蒽酮等,还含胡萝卜素。
-
天鼠屎
概述:天鼠屎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日华子诸家本草》记载的夜明砂之别名。性味归经:辛,寒。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散瘀消积。治肝热目赤,白睛溢血,青盲,雀目,白内障,角膜云翳,疳积,瘰疬,疟疾,跌打损伤。9g,包煎;使用注意:孕妇慎用。化学成分:本品含尿素、尿酸、胆甾醇及微量维生素A等。
-
远视·肝肾两虚证
定义:远视·肝肾两虚证(hyperopiawithliver-kidneydeficiencypattern)是指肝肾不足,以视远尚清,视近模糊,或用眼后感眼球酸痛,或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咽干燥,舌红少苔,脉细为常见症的远视证候。方药治疗:远视·肝肾两虚证可用地芝丸或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地芝丸中天冬,生地黄滋肾清热为主药;
-
菥冥
菥冥菥冥HerbaThlaspis(英)Booor'sMustardHerb别名苏败酱、遏蓝菜、败酱草。雄蕊6,四强;采制夏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晒干。化学成分全草及种子含芥子甙(sinigrin)、芥子酶;种子沿含挥发油、卵磷脂、脂肪油,脂肪油中含芥子酸、油酸、亚油酸、二十烯酸等。性味性微温,味辛。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和中,解毒。
-
山花晶
中药部颁标准:剂型:冲剂拼音名:ShanhuaJing标准编号:W3-B-0679-91处方:山楂(炒)150g菊花75g枸杞子75g制法:以上三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4小时,第二次3小时,第三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清肝明目。用于阴虚阳亢,头痛眩晕,亦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症。规格:每袋重250g贮藏:密封。
-
羚羊角胶囊
(2)取本品内容物0.9g,加石油醚(60~另取羚羊角对照药材,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L)。功能与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肝风内动,肝火上扰,血热毒盛所致的高热惊痫,神昏痉厥,子痫抽搐,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
-
上清拨云丸
处方:羚羊角犀角各60克牛黄24克川黄连(酒炒)黄芩(酒炒)川芎白芷当归各45克菊花大黄(煨)防风草决明羌活生地滑石地肤子蝉蜕各30克制法:上药研末,蜜为丸。功能主治:疏风泄热,清肝明目。治风热目疾,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羞明怕日。
-
贝齿
《中医大辞典》·贝齿:贝齿为中药名,紫贝齿的简称。紫贝为中药名,出《新修本草》。)等的贝壳。性味归经:咸,平。功能主治:清肝明目,镇惊安神。主治热毒目翳,目赤肿痛,头晕头痛,惊惕不眠,热盛风动,四肢抽搐。《全国中草药汇编》·贝齿:拼音名:BèiChǐ来源:药材习分紫贝齿与白贝齿两类,入药以紫贝齿为多。
-
粗皮松萝
拼音名:CūPíSōnɡLuó别名:天蓬草、云雾草、树发七来源:药材基源:为松萝科植物粗皮松萝的地衣体。次生分枝等长二叉状,分枝少,常单一平行延伸,枝侧密生长短不等的小纤毛,长2-5mm,有时可达1cm;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针叶树的树干或树枝上。性味:甘;性平功能主治:止血生肌;清肝明目。月经不调;
-
狗胆
《*辞典》:狗胆:出处:《本经》拼音名:GǒuDǎn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胆。⑦《纲目》:主鼻衄,聤耳,止消渴,杀虫,除积,能破血,凡血气痛及伤损者,热酒服半个,瘀血尽下。(《经验方》)④治男妇连日吐血不止:五灵脂为末,用狗胆汁和丸芡实大,每一丸姜酒化下,不得漱口,急进米粥,不可太多。
-
华东阴地蕨
拼音名:HuáDōnɡYīnDìJué英文名:EasternChinaGrapefern来源:药材基源:为阴地蕨科植物华东阴地蕨的全草或根茎。羽片约6对,最下1对羽片最大,有柄;孢子叶自总柄抽出,其柄常高出营养叶。性味:甘;肺经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有清热解毒、镇惊、平肝散结、消肿止痛、润肺祛痰的功能。
-
轮叶铃子香
拼音名:LúnYèLínɡZǐXiā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 叶铃子香的叶和花。叶片卵状披针形,长5-6cm,宽2-2.5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边缘有锯齿,两面沿脉被柔毛,余部有腺点,侧脉6-8对。花冠乳黄色,长约3.5cm,喉部膨大,冠檐二唇形,上唇卵圆形,长约1cm,下唇长约1.5cm,3裂,中裂片心形;
-
苋菜
概述:苋菜为苋科一年生草木植物苋的茎叶,其嫩苗和嫩茎叶可食用。性味:甘,寒。250克苋菜的营养成分:苋菜营养丰富,每500克含蛋白质15.5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29克,粗纤维4克、钙900毫克、磷230毫克、铁17毫克、胡萝卜素9.7毫克、硫胺素0.2毫克、核黄素0.8毫克、尼克酸5.5毫克、维生素C140毫克、维生素E215毫克。
-
苋实
《*辞典》:苋实:出处:《本经》拼音名:Xi nSh 别名:苋子(《饮膳正要》),苋菜子(《得配本草》)。归经:《玉楸药解》:入手阳明大肠、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治青盲翳障,目雾不明,乳糜血尿,二便不利。附方:①治眼雾不明及白翳:苋菜子、青葙子、蝉花,炖猪肝服。(《四川中药志》)③治大小便难:苋实末半两。
-
向阳花
《*辞典》:向阳花: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拼音名:Xi nɡY nɡHuā来源:为菊科植物辣子草的花。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辣子草条。性味:性平,味腥微苦涩。功能主治:清肝明目。治夜盲症,视力模糊及其他眼疾。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
-
金菊五花茶颗粒
金菊五花茶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金菊五花茶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清肝明目。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痔血以及肝热目赤,风热咽痛,口舌溃烂。6.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紫贝齿
概述:紫贝齿为宝贝科动物蛇首眼球贝Erosaria(Ravitrona)caputserpentis(L.紫贝齿的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洗净(《药典85》)。紫贝齿的功能主治:紫贝齿为眼科常用平肝熄风药,具有平肝安神,退翳明目的功效:(1)用于目赤肿痛,黑睛生翳及头晕头痛等。(2)紫贝齿外用与龙脑、珍珠粉配伍可治花翳白陷。
-
云障
云障为病证名,系指黑睛生翳如云片状者。治宜清肝明目祛痰,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通常指引起黑睛混浊或溃陷的外障眼病以及病变愈后遗留于黑睛的瘢痕,如凝脂翳、宿翳等。治法:实证多以疏风清热,解毒泻肝为主;虚证又宜滋养肝肾,养阴清热;
-
金菊五花茶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njuWuhuachaChongji标准编号:WS3-B-1962-95处方:金银花15g木棉花135g葛花30g野菊花15g槐花60g甘草5g制法:以上六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4(热测),放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0%,搅拌,静置24小时。65℃)的清膏。
-
菊苗粥
《遵生八笺》:菊苗粥:处方:甘菊新鲜嫩芽或幼苗北粳米各50克冰糖适量制法:将菊苗洗净切细,煎水取汁,约100克,入北粳米、冰糖,再加水400克,煮成稀薄粥。功能主治:清肝明目,降低血压。适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用法用量:每日2次,稍温食。注意:脾胃虚寒、慢性腹泻者不宜服。
-
红茎黄芩
拼音名:HónɡJīnɡHuánɡQín英文名:RedstemSkullcap别名:多子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红茎黄芩的全草。叶柄长5-12mm,腹凹背凸,被腺毛及柔毛,常为水红色;花冠于冠冠筒长1-1.2cm,前方基部曲膝状向上渐增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状,两侧裂片卵圆形;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林下或山谷沟边。
-
花唐松草
拼音名:HuāT nɡSōnɡCǎo别名:马尾黄连、土黄连、肾叶唐松草、瓣蕊唐松草来源:毛茛科花唐松草ThalictrumpetaloideumL.,以根入药。生境分布:东北、西北、华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健胃消食,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型肝炎,胃痛,腹泻,消化不良,结膜炎,小儿热症及痘疹不出。3钱,水煎服。
-
黄花木
《*辞典》:黄花木: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拼音名:Hu nɡHuāM 来源:为豆科植物黄花木的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打下种子。萼筒状,长1厘米,密被绢状毛,裂片披针形;子房条形,被长柔毛。生境分布:生于草地、林下或林边。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水,润肠。治风热头痛,急性结膜炎,高血压,慢性便秘。
-
回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回心草:拼音名:Hu XīnCǎo别名:茴心草、茴薪草、铁脚一把伞、岩谷伞来源:苔藓类真藓科大叶藓属植物暖地大叶藓Rhodobryumgiganteum(Schwaegr.)Par.,以全草入药。用于心悸怔忡,神经衰弱;原形态:红大叶藓,多年生苔藓植物;气微,味淡微苦。性味:淡;平归经:心经功能主治:养心安神;
-
金钩如意草
拼音名:JīnGōuR Y Cǎo别名:水黄连、五味草、水金钩如意、地堇苗、大理紫堇来源:罂粟科金钩如意草CoryolallstaliensisFranc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云南、贵州。主治肝炎,痢疾,肠炎,风湿骨痛,肺热咳嗽,牙痛,急性结膜炎。附方:目生云翳:金钩如意草2钱,谷精草1钱,木贼草、青葙子各5分,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