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水
盛水①水气旺盛。《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杨上善注:“至,极也。肾者,阴之极也。阴气舍水,故曰盛水。”②雨和雪化为水的时期,也即春令。《素问·阴阳类论》:“二阴独至,期在盛水。”
-
白降丹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之白降丹:别名:白灵药、夺命丹处方:朱砂、雄黄各二钱,水银一两,硼砂五钱,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两五钱。用法用量:此丹如遇痈疽、发背、疔毒,一切恶毒,用1厘许,以津唾调点毒顶上,以膏盖之,次日毒根尽拔于毒顶上,顶上结成黑肉1块,3-4日即脱落,再用升药数次即收功。
-
夜光膏
用法用量:先洗眼用,无瘀肉翳晕,不用麝香、轻粉、雄黄、硇砂、马牙消亦可。黄连等先滤下药滓,晒干收藏。制备方法:以上淘浸、飞研药味,并洗涤器皿,俱用腊水极妙,煎熬,并用度法;滚数沸,下甘石,搅匀;锅内粘住药,火上坐锅,少添蜡水,用槐柳枝刷濯3-5次,锅净即止,药水瓷罐内收盖,天寒窝藏。
-
摄风酒
主治:白虎历节风,及诸般风湿,流注四肢,大风鹤膝,一切风疾,四肢拘挛,不能坐立,凡是骨节去处,皆尽浮肿,夜痛号哭,诸药不效。制备方法:上锉,用无灰酒1坛,将药盛于布袋内放酒坛中,油纸封缚,仍以锅盛水,将坛于锅内用慢火自辰时煮至午时,连坛取出。附注:方中苏木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
清洁工具的复用处理
清洁工具的复用处理(reprocessingofcleaning-product)是指对使用过或污染后的复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洗与消毒的处理过程。清洁工具(cleaningproducts)是指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
法炼灵砂丹
主真元虚惫,脏腑亏损,寒热往来,骨蒸盗汗,心神不宁,恍惚时惊,咳嗽喘满,呕吐寒涎,食减少味,小便滑数,时有白浊,形容羸瘦,中风痰厥,久病脾泄,诸虚百损。热劳,口干,无时发热,瘦弱不食,贝母柴胡汤送下;冷泻,干姜汤、米饮任下;中风痰厥,霍乱转筋,翻胃呕逆,丁香汤送下;男女腰腿痛,木瓜盐酒、盐汤任下;
-
吴旻
吴旻(1925.12.26~),男,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吴旻深深地呼出一口气,把呼气末尾的一点“底气”从橡胶管吹到玻璃罩子里。吴旻的大女儿吴双一直很惊异父亲是怎么记住了正常人生理的呼气会有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而且还可以把它用在实验中。
-
渴龙奔江丹
《吴氏医方类编》卷四:渴龙奔江丹:处方:白矾1两半,火消1两3钱5分,黑矾1两,黑铅2钱半,水银(铅制)5钱,青盐5钱,明雄1钱5分,硼砂1钱5分,白砒1钱5分。功能主治:一切恶疮疔毒。主治:痔瘘管骨绵肉。
-
松油
《*辞典》:松油: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SōnɡY u别名:松脂(《唐本草》),沥油(《纲目拾遗》)。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或其同属植物树材中的松脂。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疥疮久远不愈。以此油新浴后擦之,或加白矾末少许,和擦。
-
瓜盐煎
处方:吴茱萸5钱,木瓜5钱,食盐5钱。功能主治:霍吐泄泻。其证始因饮冷或冒寒暑,或失饥,或大怒,或弃舟车,伤动胃气,令人上吐不止,因而下泄,吐泻并作,遂成霍乱,头旋眼晕,手足转筋,四肢逆冷。用法用量:上炒焦,用瓷罐盛水3升,煮令100沸,却入前药,同煎至1-2升以下,倾1盏,随病人意,冷热服之。
-
浴目方
《医林纂要》卷十:方名:浴目方组成:黄连2分,朴消半分,防风1分,白芷1分,归尾1分,红花1分,胆矾1分,古钱1文(货泉半两、五铢及开元通宝皆可用,余不足用。要以上铜青厚者为佳,得自古矿中者尤佳)。主治:目赤肿,感于风热,或时令传染而暴发者。用法用量:以碗盛水,于饭上蒸透,频频洗目;冷则复温之。
-
三神汤
《魏氏家藏方》卷九:方名:三神汤组成:川黄连(去须)1两,川当归(去芦,洗净)半两,杏仁(去皮尖)1分。《洗冤集录》卷五:方名:三神汤组成:苍术2两(米泔浸2宿,焙干),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普济方》卷一七七:方名:三神汤组成:羚羊角(屑)、葛粉、犀角(屑)、瓜蒌根、白茯苓、白茅根各等分。
-
珊瑚膏
《袖珍》卷三:方名:珊瑚膏组成:玄精石1斤(为粗末),桂府滑石1斤(为粗末),黄连10两,秦皮10两(切细),龙胆草10两,苦楝根10两,五倍子10两,当归5两,赤芍药5两,大栀子5两,杏仁5两,蕤仁5两(捣破),槐枝2斤(切3寸许),柳枝2斤(切3寸许)。主治:远年近日不睹光明,一切杂患病眼五 不损者。
-
神仙返魂丹
《圣济总录》卷二○○:方名:神仙返魂丹组成:丹砂3两,雄黄3两,雌黄3两。用法用量:若有人猝死者,安在口中即活;常人服者,每月旦日服1丸,可终生无病。若中毒药,其毒自吐出。制备方法:上先细研雄黄。
-
神药治枣儿
《普济方》卷一○○引《德生堂方》:方名:神药治枣儿组成:皂角1斤(去皮弦,锉碎),麻黄(去节)3分,肥枣1升,好京墨3钱。制备方法:上用大砂锅1个,可盛水2斗者,以皂角、麻黄、京墨三药,入砂锅内熬,煎水至5-6碗,滤去滓,再将药水熬成膏2碗,却下枣在膏内,慢火熬令干,则药味皆入枣中,用瓦瓶盛,纸盖瓶上。
-
提痰药
《惠直堂方》卷二:方名:提痰药组成:白矾3钱(瓷器盛水少许化开),巴豆仁3粒。主治:双单喉蛾。用法用量:每用1-2分,醋水调匀,鹅毛蘸扫喉内。其痰自出,然后用药吹之。制备方法:上将巴豆分作6块,投入矾内,用罐盛煅,矾枯取起,去豆研细密贮。
-
摩腰丸
主治:腰疼痛,俯仰不得。用法用量:用时取生姜自然汁小半盏,于铫子中煎1-2沸,倾于盏内,浸药1丸,良久药破,以指研之令细,旋旋以指点摩腰上,候热彻,摩尽为度,便以绵裹肚系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半枣大。
-
负压吸引刮宫术
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位置,盆腔有无炎症,阴道分泌物检查滴虫、霉菌、清洁度。4、扩张宫颈,左手持宫颈钳向外牵拉,右手持扩张器按已探知的子宫倾屈方向扩张宫颈,扩张的程度可根据所需用吸引管的粗细而定,一般自3-4号开始,依次递增半号,逐号扩张至6-7号(比所用吸管大半号-1号)。7、检查吸出物。1月内免性生活。
-
蒸气吸入疗法
操作名称:蒸气吸入疗法适应证:咽炎、喉炎、气管炎、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呼吸道及肺术后并发症等。注意事项:1、吸入前检查吸入器各关口是否通畅,必要时用金属细丝疏通堵塞的管口,水锅内盛水不宜过满,酒精灯内乙醇不宜过多,防止外溢造成意外,经常检查水锅橡皮圈有否漏气。
-
神经精神科门诊护理工作常规
2.做好诊前的卫生宣教工作,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神经精神病的一般常识。常用药品有注射用地西泮(安定)、副醛、苯巴比妥钠、新斯的明、腾喜龙、阿托品、10%葡萄糖酸钙、防过敏反应药物等,并须常备芳香氨醑。6.医护密切配合,特别在诊查重患者或有精神症状的女患者时,护士应在旁积极协助。
-
鼻嗅法
鼻嗅法是让患者用鼻嗅吸药气或药烟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如清代叶天士即用常山饮炒嗅治疗疟疾。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收载有十余首鼻嗅方药,治头痛、呃逆、疟疾、产后血晕等病证。主治血厥。小儿感冒葱姜饮(《中国民间草药方》)葱白12g,生姜10g,苏叶20g,苍耳子12g,共煎后趁热熏口鼻,每日数次,每次20~
-
牛奶
3.牛奶中的乳清对黑色素有消除作用,可防治多种色素沉着引起的斑痕;高钙奶适合中等及严重缺钙的人、少儿、老年人、易怒、失眼者以及工作压力大的女性;脾胃虚寒作泻、痰湿积饮者慎服。具有补虚损,益肺胃,生津润肠之功效;用于久病体虚、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噎膈反胃、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渴、便秘。
-
虾皮
概述虾皮是海产小毛虾经过煮熟、晒干等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食品。煮虾先在煮虾锅内注入澄清的海水,一般是锅容量的七成,加盐4%,把锅水煮开后,捞去浮在上面的泡沫,生虾即可下锅,一般每锅盛水100千克左右的煮鲜毛虾50~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虾;具有补肾壮阳、理气开胃之功效。
-
凉粉
概述凉粉是用绿豆淀粉加水调成糊状,通过漏盆落入沸水锅煮熟,再经冷却成型,凉粉色泽洁白,晶莹剔透,嫩滑爽口。凉粉的选购另有一种凉粉叫漏鱼,它用开水搅拌后和绿豆淀粉成糊状,倒入架在缸上漏盆中,缸内放半缸凉水,淀粉从漏盆的洞内漏出,像蛤蟆骨朵儿,一头圆一头尖。
-
肛管排气术
操作名称:肛管排气术适应证:肛管排气术适用于排除肠腔积气,减轻腹胀。禁忌证:妊娠者慎用。用屏风遮挡病人,协助病人侧卧位或平卧位。2.将盛水瓶系于床沿,橡胶管一端连接玻璃接管和肛管,另一端插入瓶中水面以下。如排气不畅,可在病人腹部按结肠的解剖位置作离心按摩或帮助病人转换体位,以助气体排出。
-
清洁工具
清洁工具(cleaningproducts)是指用于清洁和消毒的工具,如擦拭布巾、地巾和地巾杆、盛水容器、手套(乳胶或塑胶)、洁具车等。
-
室女虚热经闭
室女虚热经闭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未婚女子由于阴虚血弱,火盛水亏而致经闭。证见经闭不行,羸瘦乏力,潮热等,治宜养阴益血,方用柏子仁丸,兼用泽兰汤。
-
目眦溃烂
目眦溃烂为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系指目无别病,唯眦部赤烂。眦赤烂又名眦帷赤烂、目眦溃烂、目眦赤烂。《张氏医通》卷八:“眦赤烂证,谓目烂帷眦有之,目无别病也。赤胜烂者多火…病属心络,甚则火盛水不清而生疮于眦边也。”类今眦部性睑缘炎。湿偏盛者,宜用除湿汤加减;
-
厥阴病
厥阴病病名。从证候分析,属于六经病阴阳胜复、寒热错杂(多为上热下寒)的证情。属阳虚寒厥,症见厥逆、恶寒、下利、脉微,治宜四逆汤或四逆加人参汤等方以回阳救逆。如热邪传入厥阴,症见烦满消渴,舌卷囊缩,谵语便秘,手足乍温乍凉,脉沉有力者,可用大承气汤急下之(见《伤寒括要》卷上)。
-
大便燥结
大便燥结为病证名,指粪便干燥秘结。《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大便秘结之症,外感门有表未解,太阳阳明之脾约,有半表半里,少阳阳明之大便难,又有正阳阳明之胃实。不敢用峻猛之药者,宜蜜煎导之。”便秘有阳结、阴结、实秘、虚秘、气秘、风秘、痰秘、冷秘、热秘、三焦秘、幽门秘(幽门不通)、直肠结、脾约之区分。
-
甲氧基测定法
仪器装置A为50ml圆底烧瓶,侧部具一内径为1mm的支管供导入二氧化碳或氮气流用;测定法取干燥的供试品(相当于甲氧基10mg),精密称定,置烧瓶中,加熔融的苯酚2.5ml与氢碘酸5ml,连接上述装置;2分钟,加入碘化钾1.0g与稀硫酸5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
白雪丹
《圣惠》卷九十五:白雪丹:处方:白矾5两(上好者,捣罗为末)。摘录:《灵药秘方》卷上《良方合壁》卷上:组成:真川贝6两(去心,研),生半夏4两(研)。用法用量:每服1分5厘,生姜汁2-3匙调药,隔水燉热,未来时先服1服,重者再服1服。制备方法:5月5日午时合和,在铜锅内,微火炒嫩黄色,冷后入瓷器收贮,勿泄气。
-
葱豆洗汤
别名:蒺藜子汤、蒺藜汤处方:赤小豆1升,葱(合青,切)1升,蒺藜子1升(碎),菘菜子1升(舂碎),蒴藋(切)5升,巴豆100枚(合心皮,打破)。心腹肿满,气急不得下头,小便不利,大便难,四肢肿如皮囊盛水,晃晃如老蚕色,阴卵坚肿如升,茎肿生疮,臭如死鼠,此皆虚损,肾中有热,强取风冷,湿痹故也。
-
加味二冬汤
处方:天冬1钱半,麦冬1钱半,生地2钱,熟地2钱,款冬1钱,桔梗1钱,贝母1钱,紫菀1钱,茯苓1钱,甘草1钱,沙参1钱,瓜蒌霜1钱。功能主治:火盛水亏之咳嗽,痰涎腥秽,将成痈痿者。用法用量:水煎服。俾水旺火平,则肺金自润,而肺气宣通,无不痰消咳止。摘录:《证治汇补》卷五
-
解毒生肌定痛散
处方:黄连1两,黄柏4两,苦参4两,木贼1两,防风1两,羌活、独活。功能主治:痈疽,发背,乳痈,人面,外臁,金刀,诸般恶疮肿毒。摘录:《急救仙方》卷一
-
蜡杏汤
处方:柴胡1钱,桔梗1钱,甘草1钱,老鼠刺根2钱,黄芩2钱,茴香(炒)2钱,罂粟壳(去蒂根,蜜炙)2钱,胡椒2钱,乌梅1钱,黄蜡1钱,杏仁1钱,款冬花1钱。功能主治:远年近日劳疾。用法用量:上以新瓦瓶盛水3-4碗,安药在内密封,慢火煨熟。男子,加人参;吐血,加阿胶、北五味子。摘录:《普济方》卷二三五引《医学切问》
-
四圣不老丹
《扶寿精方》:组成:透明松脂1斤(放砂锅内入无灰酒,桑柴火煮数沸,竹枝搅稠粘,住火,以瓷器盛水,倾入水内结块,复以酒蒸九遍、1日煮讫,次日亦如是,3日通计27遍,其脂莹然如玉,不苦不涩乃止。功效:强筋补益,振精力,健胃气,增饮食,补养延年。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仙方解霉生肌定痛散
《秘传外科方》:组成:黄连1两,黄柏4两,木贼1两,防风1两,苦参4两,羌活、独活。加减:有虫,加轻粉、苦参、百药煎、雄黄;制备方法:上(口父)咀,大瓦盆盛水,入前药煎汤,以炉甘石10斤,用炭火煅通红,钳出在药汤内,不同石片大小者,皆要以酥、内青色方好,如石不酥,再将前药滓煎汤,再以石淬酥方了。
-
延年益寿不老丹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组成:何首乌1斤、赤白1斤,(竹刀刮去粗皮,米泔水浸1宿,用黑豆3升,水泡涨,每豆1层,何首乌1层,重重铺毕,用砂锅竹甑蒸之,以豆熟,取首乌晒干;又如法蒸晒9次听用),赤茯苓1斤(用竹刀刮去粗皮,为末,用盘盛水,将未倾入水内,其筋膜浮在水面者不用,沉水底者留用;主治:阴虚阳弱无子者。
-
片脑膏
《袖珍》卷三:别名:龙胆膏组成:玄精石1斤(为粗末),桂府滑石1斤(为粗末),黄连10两,秦皮10两(切细),龙胆草10两,苦楝根10两,五倍子10两,当归5两,赤芍药5两,大栀子5两,杏仁5两,蕤仁5两(捣破),槐枝2斤(切3寸许),柳枝2斤(切3寸许)。主治:暴赤眼肿痛,隐涩难开,怕日羞明,推眵泪出,视物不明。
-
万应灵丹
《疡医大全》卷七引《济生》:方名:万应灵丹别名:万应灵膏组成:水银5钱,青盐5钱,皂矾1两,生铅2钱5分(与水银同研碎),生矾1两5钱,火消1两2钱5分,白砒1钱5分,硼砂1钱5分,明雄黄1钱5分。疔疮对口,发背痈疽初起。如根盘大者,用丹5厘,川贝母末1钱,浓茶卤调敷周围,必起黄泡,自有黄水流出,其毒自消。
-
百沸汤
处方:吴茱萸5钱,木瓜5钱,食盐5钱(同炒焦)。功能主治:霍乱吐泻。用法用量:瓷瓶盛水3升,煮令百沸,却入上药同煎至2升以下,每服1盏,随病人意冷暖服之。摘录:方出《袖珍》卷三引《经验方》,名见《古今医鉴》卷五
-
葱白膏
处方:葱青白(切)半升,松菜子半升,葶苈子半升(破),蒴藋(切)半升,青木香2两(切),莽草1两(切),丹参(切)半升,生蛇衔半升,蒺藜子1升(破)。心腹肿满,气急不得下头,小便不利,大便难,四肢肿如皮囊盛水,晃晃如老蚕色,阴卵坚肿如升,茎肿生疮,臭如死鼠。
-
二冬汤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古今医彻》卷二方之二冬汤:处方:天门冬1钱半(去心),麦门冬1钱(去心),款冬花1钱,紫菀茸1钱,桔梗1钱,甘草3分,广陈皮1钱,川贝母1钱,百合1钱,马兜铃1钱,阿胶1钱。用法用量:水煎服。主治:《惠直堂方》卷二方之二冬汤治肺消,气喘痰嗽,面红虚浮,口烂咽肿,饮水过多,饮讫即溺者。
-
瘰疬妙方
处方:官粉1两半,乳香2钱,没药2钱半,孩儿茶2钱半,蛤粉5钱,龙骨2钱半,蜂房2个,密陀僧2钱半,血竭2钱,蓖麻子(去壳)120个。制法:上为细末,用香油4两熬黑色,后将各药收在油内,熬数沸用瓦盆盛水,将药锅坐在上,出火毒,纸摊。功能主治:瘰疬。注意:忌食、鸡、鹅、羊肉、蛋、鲜鱼、辛辣、炙煿等物。
-
心丹
《永类钤方》卷十三引《济生》:组成:朱砂五10两,罗参5两,远志(去心,甘草煮)5两,熟地黄(酒蒸,焙)5两,白术5两,石菖蒲5两,黄耆5两,当归(酒浸,焙)5两,麦门冬(去心)5两,茯苓5两,茯神5两,柏子仁5两,木鳖子(炒,去壳)5两,石莲肉5两,益智仁5两。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参汤、枣汤、麦门冬汤任下。
-
运土入水
运土入水小儿推拿方法名。操作方法有:①用运法由小儿拇指指腹部的脾经穴起,沿手掌的掌根和尺侧部,至小指指腹的肾经穴。肾水频数无统用之,又治小便赤涩。”《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土者脾土也,在大指;水者坎水也,在小天心穴上,运者从大指上推至坎宫。
-
四片金
《救急选方》卷上引《卫生家宝》:别名:吴茱萸汤、茱萸食盐汤组成:吴茱萸半两,木瓜半两,食盐半两。主治:霍乱上吐下利,心下懊憹。各家论述:《医略六书》:吴茱萸温中气以散寒,善平逆气;食盐润下,以上荣肝木也。水煎温服,使寒化气调,则脾胃健运,而津液四布,筋得滋荣,腹痛无不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