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香匀气散
《医学入门》卷七方之木香匀气散:木香匀气散为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七,即《万病回春》卷二方记载的木香调气散的别名。组成:木香、乌药、香附、枳壳、青皮、陈皮、厚朴、川芎、苍术各一钱,砂仁五分,桂枝、甘草各三分,生姜三片。制法:上药为粗末用法用量:水煎服。功能主治:主治气郁,胸满胁痛,脉沉涩。
-
生料木香匀气散
《得效》卷三:别名:木香匀气散组成:丁香1两,檀香1两,木香1两,甘草(爁)4两,缩砂(去壳)2两,白豆蔻仁1两,沉香1两,藿香(去土)4两。主治:寒疝作痛,冷心痛,气痢腹痛,宿冷不消,气滞腹痛;气逆呕血、衄血;治跌打损伤,加红曲末少许,童子小便同酒调,空心热服(如无红曲,红酒亦可)。制备方法:上锉散。
-
朱砂鹿茸丸
《朱氏集验方》卷二:组成:龙齿7钱,鹿茸1两半(酒浸,炙),鹿角胶1两(螺粉炒)。主治:小便白浊。用法用量:每服30丸,用木香匀气散送下;如无白浊,平补只用盐汤、温酒空心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石菖蒲、远志锉碎,酒浸,煮山药糊为丸,以朱砂为衣,如梧桐子大。
-
木香调气散
功能主治:《万病回春》卷二方之木香调气散主治气郁,胸满胁痛,脉沉涩。用法用量:水煎服。功能主治:《医宗必读》卷六方之木香调气散主治七情内伤,气逆为病,痰潮昏塞,牙关紧急,与中风相似,但身冷,脉沉应气口,经灌服苏合香丸醒后,无痰体实者,及寒湿气滞,脘胀腹痛等症。主治:气滞呕吐,胸膈不利,心腹刺痛。
-
匀理汤
《得效》卷四:组成:木香匀气散,理中汤。主治:体虚上气壅盛,中脘痞塞,呕泄翻吐,水饮不入,其证急速。用法用量:上2药合和,每服1匕,盐汤调下。
-
下焦吐
见《活法机要·吐证》:“下焦吐者,皆从于寒,地道也。其证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小便清利,大便秘而不通。治法当以通里攻下药通其秘塞,温其寒气。大便渐通,复以中焦药和之,不令大便秘结而自愈也。”可选用半硫丸、木香匀气散、附子理中汤等方。
-
气食泄
气食泄为病证名。《不居集》卷二十一:“气食泄,腹痛下无休时,去如蟹渤者,气食交并而作泄也。”《世医得效方》治气痢泄如蟹渤,用牛乳汤、异香散、木香匀气散等方。
-
气(疒颓)
(疒颓)疝之一种。马王堆汉墓医书《五十二病方》已有专病节论述“穨”(即(疒颓)),并积累了若干医疗技术与方法。症见一侧阴囊胀大,坠痛,或有伴昏眩、面黑,甚至手搐如狂者。治疗宜疏肝理气,偏热者以清热为主,可选用气疝饮,或萸连栀石丸内服;可视气(疒颓)之病属而选用疝气罩、疝气带,或用外科手术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