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尺肤
尺肤为人体部位名。前臂内侧自肘至腕的皮肤,体表望诊和切诊的部位。《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又:“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
-
诊尺肤
诊尺肤为切诊内容之一。肘关节内侧(尺泽穴)至寸口的皮肤,称尺肤。诊察这部分皮肤的缓急、滑涩、寒热等情况,结合全身症状、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
-
尺肤诊
尺肤诊即诊尺肤。肘关节内侧(尺泽穴)至寸口的皮肤,称尺肤。诊察这部分皮肤的缓急、滑涩、寒热等情况,结合全身症状、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
-
尺
概述:尺脉:1.脉学名词;寸关尺三部的脉搏,分别称寸脉、关脉、尺脉。《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
-
尺肤诊法
尺肤诊法是通过寻找尺部皮肤(即腕横纹到肘横纹的前臂靠尺侧皮肤)的压痛点,以诊断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令患者仰掌平放,按上述次序将尺肤压向桡骨,何处出现压痛,即表明该处所对应的脏腑或部位有病。压痛点在双手是对称出现的,痛点较明显的一侧,病情亦较重。临床应用尺肤诊断时应与四诊合参。
-
后
概述:后:1.大便;《难经·五十七难》:“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切诊部位·后:后指切脉部位。为尺肤下段。王冰注:“上后,谓右寸口。《黄帝内经素问·三部九候论》:“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迟至·后:后意指迟至。收气乃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循耳后,上额角。”
-
鬼受
鬼受为经穴别名。穴在肘部,为合穴,脉气汇聚于此。如咳嗽、气喘、少气咳血、肺炎、肺结核、心痛、心烦、急性胃肠炎、呕吐、肘臂挛痛、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小儿惊风、丹毒等。本穴配少泽治短气胁痛、心烦;配合谷、少商治咽喉肿痛。现代研究:①艾灸异常胎位孕妇的尺泽穴,可使腹部松弛,胎动活跃,有一定转胎作用。
-
天泽
天泽即尺泽,天,尺之误,形近。《琼瑶神书·卷四》:“列缺肺经天泽下,三焦穴道外关家。”穴在肘部,为合穴,脉气汇聚于此。如咳嗽、气喘、少气咳血、肺炎、肺结核、心痛、心烦、急性胃肠炎、呕吐、肘臂挛痛、肘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小儿惊风、丹毒等。本穴配少泽治短气胁痛、心烦;配合谷、少商治咽喉肿痛。
-
下竟下
下竟下为《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的划分。是前臂内侧近端,下三分之一的尽端,至肘横纹的尺泽,为测候腰股下肢的部位。《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是对前臂内侧皮肤(尺肤)诊察部位的划分。上竟上,是前臂远端上三分之一的尽头,即鱼际部,为测候胸中和咽喉的部位。
-
邪气藏府病形
《邪气藏府病形》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本文着重邪中脏腑和病形问题的讨论,故名。内容讨论了邪气中人的部位,有中阴、中阳、中脏、中腑的不同区别。并指出进行诊察时,应色、脉、尺肤三者合参,不可偏执。接着叙述了缓、急、大、小、滑、涩六种脉象与五脏病证的关系,和六腑病证及取穴、针刺的大法。
-
中附上
指《黄帝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的划分。指诊脉部位。即两手关部脉。《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类经》卷五:“中附上,言附尺之上,而居乎中者,即关脉也。”中附上,是指前臂内侧皮肤(尺肤)的中段三分之一。
-
上竟上
上竟上为《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的划分。上竟上,是前臂远端上三分之一的尽头,即鱼际部,为测候胸中和咽喉的部位。《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是对前臂内侧皮肤(尺肤)诊察部位的划分。下竟下,是前臂内侧近端,下三分之一的尽端,至肘横纹的尺泽,为测候腰股下肢的部位。
-
上附上
上附上为《内经》诊法对体表部位的划分。上,指上段,即远端;“上附上”是对“中附上”而言,即前臂远端的三分之一,至腕横纹为止。左手外(桡)侧候心,内(尺)侧候膻中。《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是对前臂内侧皮肤(尺肤)诊察部位的划分。
-
大肉
大肉为人体部位名,指人体腿、臂、臀等较肥厚的肌肉,其坚实、丰满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健康状况。《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其气动形,期六月死。”《类经》:“大骨大肉,皆以通身而言。尺肤臀肉,皆大肉也。”
-
论疾诊尺
《论疾诊尺》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尺,尺肤,即自肘至腕的皮肤。本篇讨论了各种疾病的成因,症状,和诊尺肤在诊断上的意义,故名。指出诊尺肤的润泽、粗糙、肉的坚实与脆弱、寒热等各种现象,有助于测知内脏的盛衰和病变情况。此外,还介绍了诊目、诊齿、诊血脉、诊妇女怀孕、诊小儿病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