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纯部分性发作
某一局部或一侧肢体的强直、阵挛性发作,或感觉异常发作,历时短暂,意识清楚。若发作范围沿运动区扩及其他肢体或全身时可伴意识丧失,称杰克森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局源性发作)主要为单纯的基本运动、感觉发作如口、面、手指、足趾的局部抽搐或异常感觉,也可发生在一侧面部,一侧肢体,不伴意识障碍。
-
五指
手指·五指:五指指手的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大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足趾·五指:五指指足趾。《黄帝内经素问·厥论》:“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
-
脊柱脊髓伤
各型骨折的病理解剖特点:(1)伸展型骨折:主要表现为关节突骨折或椎板骨折后向椎管方向的塌陷性改变,对硬膜囊形成压迫。⑤足趾残留位置感觉者系不完全性脊髓损伤。2年后,Xu等(1999)在大鼠胸髓右侧半横断处植入SC,之后缝合硬脊膜以维持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发现有再生的轴突穿越移植物的界面进入宿主脊髓;
-
打猎反应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打猎反应是1930年ThomasLewis提出的一种综合征,系冷引起的不多见的皮肤血管扩张反应。症状体征:本病发生在冬季,足趾部皮肤有红斑、肿胀,以趾末端部明显,但此前无苍白或随后紫绀的表现。诊断检查:应与Raynaud病、Raynaud现象、异常蛋白血症、冻疮、肢端紫绀症相鉴别。
-
指
2.人体部位名。见《全国针刺麻醉资料汇编》。在耳舟上方处。主治病症:耳穴·指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手指麻木。刺激方法:一般用毫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指受血而能摄。”足趾·指:指为足趾。《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
-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培养阳性可确诊本病及其病原。二、药物选择(一)致病菌不明确者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和氨基甙类抗菌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联合应用对大多数细菌有杀灭作用,故可首先选用,先以青霉素G1000-2000万单位静脉滴注,链霉素每日1.0g肌注,有效时,可连续应用6周左右。
-
出汗
人的汗腺最发达,人的出汗可分为两种:(1)温热性出汗(thermalsweating),是由外界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全身其他皮肤都可出汗。(2)精神性发汗(mentalsweating),是由精神兴奋或痛觉刺激等原因所引起,发汗主要见于手掌、足趾和腋窝3个部位。汗腺的分泌神经是交感神经,是胆碱能神经纤维。
-
膝关节病灶清除+膝关节加压融合术
将股四头肌腱的两半向内、外侧牵开,自髌上滑囊顶部剥离和切除该滑囊及膝内、外侧滑膜。4.加压融合:将下肢伸直位,自胫骨外侧胫骨结节平面,与胫骨干垂直在周径1/2处横行穿入一骨圆针,过对侧骨皮质与皮下,在圆钉顶起的皮肤切一小口,使圆针穿出,随即将加压器两个侧柱下端分别套在该针的两端。
-
股骨髁上截骨术
手术名称:股骨髁上截骨术分类: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大腿及膝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7.3513概述:股骨髁上截骨术用于大腿及膝部瘫痪畸形的治疗,手术相关解剖见下图(图3.25.5.2-1,3.25.5.2-2)。石膏固定10~个别有损伤腘动脉者,应特别引起注意。4.腓总神经麻痹造成原因:①矫正角过大,腓总神经受牵拉;
-
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和加压融合术
将股四头肌腱的两半向内、外侧牵开,自髌上滑囊顶部剥离和切除该滑囊及膝内、外侧滑膜。4.加压融合:将下肢伸直位,自胫骨外侧胫骨结节平面,与胫骨干垂直在周径1/2处横行穿入一骨圆针,过对侧骨皮质与皮下,在圆钉顶起的皮肤切一小口,使圆针穿出,随即将加压器两个侧柱下端分别套在该针的两端。
-
膝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含加压融合术
将股四头肌腱的两半向内、外侧牵开,自髌上滑囊顶部剥离和切除该滑囊及膝内、外侧滑膜。4.加压融合:将下肢伸直位,自胫骨外侧胫骨结节平面,与胫骨干垂直在周径1/2处横行穿入一骨圆针,过对侧骨皮质与皮下,在圆钉顶起的皮肤切一小口,使圆针穿出,随即将加压器两个侧柱下端分别套在该针的两端。
-
胫骨上端V形截骨术
手术名称:胫骨上端V形截骨术别名:胫骨近端V形截骨术分类:骨科/其它骨与关节疾患手术/膝外翻与膝内翻的手术治疗/截骨术ICD编码:78.4706概述:胫骨上端V形截骨术用于膝外翻与膝内翻的手术治疗。手术步骤:1.肢体消毒从足趾至股部近端,应包括整个足部,以利于放松止血带时检查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的搏动。
-
胫骨近端V形截骨术
手术名称:胫骨上端V形截骨术别名:胫骨近端V形截骨术分类:骨科/其它骨与关节疾患手术/膝外翻与膝内翻的手术治疗/截骨术ICD编码:78.4706概述:胫骨上端V形截骨术用于膝外翻与膝内翻的手术治疗。手术步骤:1.肢体消毒从足趾至股部近端,应包括整个足部,以利于放松止血带时检查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的搏动。
-
牵引术
③跟骨:踝关节中立位,自内踝尖部和足跟后下沿相连线的中点穿针。⑤颅骨牵引:术前剃光头发,麻醉后作一小切口直达骨外板,选用安全钻头钻穿颅骨外板(切勿进入内板,钻孔方向应与牵引弓上钉尖方向相一致),将牵引弓两侧的钉尖插入此孔,旋紧固定螺丝,扭紧固定,以防滑脱。(2)骨盆兜带牵引: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
-
趾
概述:趾:1.足趾;足趾·趾:趾指足趾。《黄帝内经灵枢·热病》:“热病…于其俞及下诸趾间,索气于胃胳,得气也。”在耳尖下方的对耳 上脚后上部。耳穴·趾位于对耳 上脚的后上方,近耳舟部。主治病症:耳穴·趾主治甲沟炎、趾部疼痛等。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第二跖骨头切除术
手术名称:第二跖骨头切除术分类:小儿外科/骨骺和骺板疾病的手术/第二跖骨头骨软骨病的手术ICD编码:77.38概述:第二跖骨头切除术用于第二跖骨头骨软骨病的手术治疗。麻醉和体位: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然后,分层缝合切口。术后3周解除外固定,开始足趾伸屈功能练习,并穿比较宽松的平底鞋,再将跖骨处垫高。
-
红斑肢痛症
疾病别名红热肢痛症,红斑性肢痛病,erythermalgia疾病代码ICD:G90.8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红斑肢痛症(erythromelalgia)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周围自主神经疾病。继发性红热肢痛症多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的临床表现。
-
潜蚤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潜蚤病主要分布于中南美洲及热带非洲,由穿皮潜蚤寄生引起。症状体征:人赤脚行走时或皮肤上沾染潜蚤,虫体可钻入皮下寄生。开始时皮肤仍保留小孔,借以呼吸、排便或产卵,待雌蚤的身体完全钻入皮肤后,雄蚤与之交配,此时在潜入处的皮肤形成黄豆大小的脓疱,伴有剧烈的疼痛和瘙痒。
-
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踝部腓浅神经阻滞术适用于足背区及足趾相邻侧面疼痛。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体位取侧卧,患肢在上,屈膝,踝关节功能位。方法:1.常规消毒皮肤,用7号注射针垂直皮肤刺入。2.继续进针1~3cm,可诱发出足背部异感即停针。7ml,无菌处理穿刺点。3.注药前认真回吸避免药物误入血管。
-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路径(2010年版)
基本信息:《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30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小儿外科专业12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89号)印发。3.术中1次,术后2–3天。2.手术方式:足后内侧松解(含经皮跟腱切断)+长腿管型石膏固定术。2.石膏完整、足趾血运良好、无明显肿胀等表现。
-
微小病毒感染
4.肢端麻木、刺痛症有人报道,美国某儿童医院传染性红斑流行时,11例护理人员亦受染,其中5例出现手指和(或)足趾麻木,刺痛症状,另2例无其他不适,仅有手指麻木刺痛,血中均有抗HPV-B19IgM抗体。溶血性贫血的患者出现再障危象时应考虑本病的可能。起病1周时可查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从阴性转为阳性亦有意义。
-
上昆仑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神经分支和小隐静脉属支分布,并有腓肠神经本干和小隐静脉本干经过;昆仑穴主治头项、腰腿、膝胫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鼻塞鼻衄、齿痛颊肿、项背强痛、腰痛如折、腿股疼痛、腘筋挛急、腨跟痛、浮肿、喘逆、腹满、大便难、疟疾、脚气、癫狂、痫症、女子难产、胞衣不下等。
-
下昆仑
2.经穴别名。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神经分支和小隐静脉属支分布,并有腓肠神经本干和小隐静脉本干经过;昆仑穴主治头项、腰腿、膝胫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鼻塞鼻衄、齿痛颊肿、项背强痛、腰痛如折、腿股疼痛、腘筋挛急、腨跟痛、浮肿、喘逆、腹满、大便难、疟疾、脚气、癫狂、痫症、女子难产、胞衣不下等。
-
昆仑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神经分支和小隐静脉属支分布,并有腓肠神经本干和小隐静脉本干经过;昆仑穴主治头项、腰腿、膝胫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鼻塞鼻衄、齿痛颊肿、项背强痛、腰痛如折、腿股疼痛、腘筋挛急、腨跟痛、浮肿、喘逆、腹满、大便难、疟疾、脚气、癫狂、痫症、女子难产、胞衣不下等。即百会穴。
-
足太阳
昆仑是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的经穴,五行属火。昆仑穴主治头项、腰腿、膝胫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鼻塞鼻衄、齿痛颊肿、项背强痛、腰痛如折、腿股疼痛、腘筋挛急、腨跟痛、浮肿、喘逆、腹满、大便难、疟疾、脚气、癫狂、痫症、女子难产、胞衣不下等。3寸,局部酸胀,针感扩散至足跟或足趾,治疗甲状腺肿大。
-
近节趾骨头颈部切除术
手术名称:近节趾骨头颈部切除术分类:骨科/足部手术/锤状趾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7.6914概述:锤状趾是指足趾的近侧趾间关节屈曲畸形。该手术同时切除近侧趾间关节背侧增厚的皮肤、鸡眼和切除部分被牵伸松弛的趾伸肌腱及关节囊,也有助于畸形的矫正。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是畸形未矫正或复发,宜在术中和术后注意防止。
-
黑色素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2级表示肿瘤浸润真皮乳头层但尚未充满真皮乳头层;特殊部位黑色素瘤的手术切缘可根据患者具体的原发病灶解剖结构和功能对切缘进行调整。肢端型黑色素瘤完整切除术后,一般根据病理分期决定扩切范围。黑色素瘤目前主要的辅助治疗药物包括:大剂量干扰素α2b治疗,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BRAF突变)、PD-1单抗。
-
Butler关节成形术
手术名称:Butler关节成形术分类:小儿外科/儿童足部畸形的手术/足趾挛缩或成角畸形的手术ICD编码:83.84概述:Butler关节成形术用于足趾挛缩或成角畸形的手术治疗。2.矫正畸形:钝性分离皮瓣,显露挛缩的趾伸肌腱,注意保护神经血管束(图12.27.7.1-2A),横行切断第5趾伸肌腱,分离跖趾背侧关节囊(图12.27.7.1-2B)。
-
气端
概述:气端为经外奇穴名(qìduānEX-LE12)。伸足,在足十趾端的中央,距趾甲游离缘0.1寸处取穴。气端穴主治脚气,足趾麻痹,足痛,脚背红肿,手足瘛疭,中风,脑充血,卒腹痛等,可用于急救。刺灸法:刺法:直刺0.1~文献摘要:《备急千金要方》:凡脚气初得脚弱,使速灸之…《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气端,奇穴。
-
拇指再造
2.帽状皮瓣提升法又叫脱套植骨术。图2转移邻近残指再造拇指2.游离移植第二足趾再造拇指是我国杨东岳等于1966年创用,它为拇指再造提供了一个较理想的新方法。为改善感觉功能,可切取环指一侧带神经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转移至拇指皮管上(常转移至指尖及尺侧),使该区有良好的感觉(图4)。
-
淋巴水肿
概述:淋巴水肿是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若为肢体则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少数可有皮肤裂开、溃疡或出现疣状赘生物。2.手术治疗大多数淋巴水肿不需外科手术。淋巴水肿则起病较为缓慢,以足背踝部肿胀较为多见。
-
近侧趾间关节固定术
适应症:近侧趾间关节固定术适用于固定性锤状趾畸形,近侧趾间关节背侧有疼痛的硬鸡眼,影响穿鞋和行走的成年病人。3.保持足趾于伸直位,将中节趾骨截骨面与近节趾骨截骨面密切对合,用2枚克氏针做交叉固定,钢针要穿过两节趾骨的骨皮质,剪除过多的钢针,针尾留在皮下(图3.23.4.2-4)。4.缝合关节囊、趾伸肌腱和皮肤。
-
近侧趾间关节融合术
适应症:近侧趾间关节固定术适用于固定性锤状趾畸形,近侧趾间关节背侧有疼痛的硬鸡眼,影响穿鞋和行走的成年病人。3.保持足趾于伸直位,将中节趾骨截骨面与近节趾骨截骨面密切对合,用2枚克氏针做交叉固定,钢针要穿过两节趾骨的骨皮质,剪除过多的钢针,针尾留在皮下(图3.23.4.2-4)。4.缝合关节囊、趾伸肌腱和皮肤。
-
遗传性感觉神经病
根据其遗传形式,发病年龄与感觉障碍的不同点,本病可分为4种类型:Ⅰ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儿童期至成年期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的感觉缺失,以双下肢为著,痛觉和温度觉障碍较触、__D__?多数肢体亦有出汗减少或无汗。脊髓后索萎缩,部分脱髓鞘。耳蜗神经和前庭神经节也可出现萎缩,神经细胞变性,减少。
-
关节清理及跖骨头修整成形术
麻醉和体位:1.腰麻或前足阻滞麻醉。3.关节成形:清除关节内游离体,必要时切除发炎的滑膜组织,从近侧皮肤切口向远端纵行切开伸趾长肌腱至其与伸肌腱扩张部交界处,向一侧横行半切断,在其近侧端以相对方向横行半切断,使其纵臂长8~4.缝合:用湿纱布填塞关节腔,彻底止血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关节囊。
-
关节清理及跖骨头修整术
麻醉和体位:1.腰麻或前足阻滞麻醉。3.关节成形:清除关节内游离体,必要时切除发炎的滑膜组织,从近侧皮肤切口向远端纵行切开伸趾长肌腱至其与伸肌腱扩张部交界处,向一侧横行半切断,在其近侧端以相对方向横行半切断,使其纵臂长8~4.缝合:用湿纱布填塞关节腔,彻底止血后,用可吸收缝线缝合关节囊。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②起病时患肢远侧发凉、怕冷、麻木、酸痛,继而出现间歇性跛行,最后发展为静息痛,尤以夜间为甚。分型治疗:(1)阴寒凝滞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加减:阴寒型先予熟地、鹿角胶、白芥子、肉桂、麻黄、炮姜、甘草等药煎服1周。按:脉管炎病人一般都有受寒受凉史,最忌立即向火烤,或用热水烫,否则极容易患本病。
-
小趾展肌神经支松解,跖筋膜切断松解和跟骨刺切除术
除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骨性关节炎等可为足跟痛的病因外,跖筋膜反复受到足趾背伸产生的牵张应力,造成积累性轻微损伤和退变,亦可成为足跟痛的原因。仰卧位,患侧髋屈曲外展外旋,使足内侧朝上。3.松解跖筋膜和切除跟骨骨刺从展肌的跖侧面显露跖筋膜在跟骨结节上的起点,用尖刀将其从起点处切断松解。
-
里内庭
概述:里内庭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国针灸学》。主治小儿惊风、癫痫、足趾痛等。取穴:患者俯卧位,与内庭穴相对处取穴。穴位解剖:里内庭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腱膜。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功用:镇惊安神,消食导滞。主治病症:1、癫痫,足趾麻木。2、胃痉挛,食积。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