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龟甲
生药性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例如微量元素Zn和Mn的含量,龟腹甲明显高于龟背甲,而砂炒醋淬品的煎出物含量也是龟腹甲高。龟板为眼科常用补阴药,具有滋阴潜阳,补心益肾的功效:(1)用于阴虚阳亢所致头晕目眩,可与石决明、菊花等配伍。
-
小定风珠
概述:小定风珠为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三方。鸡子黄1枚(生用)真阿胶6克生龟版18克童便1杯淡莱9克功能主治:功能滋阴潜阳,息风降逆,治温病既厥且哕,脉细而劲者。方解:方中以鸡子黄实土而定内风,龟甲补任而镇冲脉,阿胶沉降补液而息肝风,淡菜能补阴中之真阳,并能潜真阳之上动,童便滋阴降火,用以为使。
-
脑灵素胶囊
0g远志(制)10g龟甲5g麦冬10g酸枣仁(炒)10g鹿角胶2g茯苓10g人参2g鹿茸1g制法:以上十五味,人参、鹿茸、鹿角、鹿角胶、龟甲、远志、茯苓、麦冬、黄精、枸杞子、五味子、酸枣仁、白糖30g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淫羊藿等四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三次各为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3粒,一日2~
-
橡皮生肌膏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ngpiShengjiGao标准编号:WS3-B-4042-98处方:象皮(制)血余龟甲地黄当归石膏炉甘石蜂蜡制法:以上八味,炉甘石、石膏、象皮粉碎成极细粉,过筛备用。检查: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R)。用于褥疮、烧伤及大面积创面感染的后期治疗。天津市药品检验所起草
-
升带汤
概述:升带汤为方剂名,出自《傅青主女科》卷上方。组成:白术(土炒)一两,人参、荸荠粉、炒鳖甲、茯苓各三钱,沙参五钱,肉桂、制半夏、炒神曲各一钱。功能主治:主治妇人任督脉虚,带脉下坠,腰酸背楚,胸满腹胀,倦怠欲卧,不能受孕者。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30剂而任督之气旺,再服30剂而疝瘕之症除。
-
辟温杀鬼丸
处方:雄黄3两,雌黄3两,羖羊角7两,虎骨7两,龙骨3两,龟甲3两,鲮鲤鱼3两,猬皮3两,樗鸡15枚,空青1两,芎5两,真朱砂5两,东门上鸡头1枚。制法:上为末,烊蜡20两,并手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熏百鬼恶气。主用法用量:《保命歌括》有禹余粮,无空青,龟甲作“鳖甲”。
-
孔子大圣知枕中方
概述:孔子大圣知枕中方为方剂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方。别名:孔子枕中散、孔圣枕中丹、枕中方。组成:龟甲、龙骨、远志、菖蒲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用法用量:每服一方寸匕,水或酒送下。功能主治:功能补心肾。主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
-
咸
咸(salty)为五味之一。咸为水味,入通于肾,故为肾所主之味。《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咸入肾。”咸味药物多入肾经,有补肾填精或滋阴潜阳作用,前如鹿茸、海狗肾之类,后如龟甲、牡蛎之类。另外咸味药尚有软坚润燥通下作用,如芒硝、元参之类。
-
肉苁蓉乌龟汤
概述:肉苁蓉乌龟汤以肉苁蓉、覆盆子、乌龟等为主要原料,具有补肾壮阳,养阴固精的功效,适用于阴阳双虚,泄精漏尿者。2.取大沙锅一个,置火上,倒入适量清水,放入乌龟、肉苁蓉、覆盆子及浸泡的淡盐水用旺火烧开,加入料酒,小火煨炖,至龟甲解开,肉熟烂即可离火,用精盐调味。
-
白马蹄散
《刘涓子鬼遗方》卷二:白马蹄散:别名:马蹄散(《千金翼方》卷二十)。功能主治:打伤,腹中瘀血;用法用量:温酒服3克,日三夜一。摘录:《圣惠》卷六十七《圣济总录》卷一五二:组成:白马蹄(炙黄)1两半,龟甲(醋炙)2两,鳖甲(醋炙,去裙襕)2两,牡蛎(煅)3分。主治:带下久不愈。制备方法:上为散。
-
木鳖子贴熁膏
《圣惠》卷六十七:组成:木鳖子2两(去壳),川椒1两(去目),虎胫骨1两,龟甲1两,松节3两(细锉,醋1升,炒令醋尽)。功效:接骨。主治:一切伤折疼痛。用法用量:用小黄米半升,作稠粥,调药5钱,摊于绢上,封裹损折处。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二仙胶
二仙胶为《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八方,即龟鹿二仙胶。组成为鹿角十斤,败龟甲五斤,枸杞子三十两,人参十五两。前二味另熬膏,慢火熬炼成胶,每服一钱五分至二钱,空腹酒化下。功能填精补血,益气壮阳。治肾气衰弱,腰背酸疼,遗精目眩。
-
动物类中药鉴定
动物类中药鉴定:鉴定动物类中药时,药材是完整的动物体,可根据其形态特征,进行动物分类学鉴定,确定其品种,如蜈蚣、土元、金钱白花蛇等;药材是动物体的某一部分,如羚羊角、龟甲、骨类、贝壳类,鉴定时主要靠性状鉴定以辨别真伪优劣,必要时,可进行显微磨片观察;
-
开骨散
概述:开骨散为方剂名,出自《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卷四十方。组成:当归二至三两,川芎一两,龟甲一具,血余一团。制法:上药为粗末。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热服。功能主治:主治交骨不开而致的难产。
-
孔子枕中散
概述:孔子枕中散为方剂名,出自《千金翼方》卷十六方,即《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方记载的孔子大圣知枕中方的别名。别名:孔子枕中散、孔圣枕中丹、枕中方。组成:龟甲、龙骨、远志、菖蒲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用法用量:每服一方寸匕,水或酒送下。功能主治:功能补心肾。主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
-
孔圣枕中丹
概述:孔圣枕中丹即《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方记载的孔子大圣知枕中方的别名。别名:孔子枕中散、孔圣枕中丹、枕中方。组成:龟甲、龙骨、远志、菖蒲各等分。制法:上药为末。用法用量:每服一方寸匕,水或酒送下。功能主治:功能补心肾。主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
-
下燥治血
下燥治血为叶桂治疗下部燥证的经验。见《临证指南医案》。久病损及下焦肝肾之阴,每致虚火时炎,症见咽喉干痛,痰中混血,昼凉夜热,宜养阴滋肾,金水并调,用西洋参、玄参、生地、麦冬、百合、阿胶等药。肝肾阴伤、液燥生风者,宜阿胶、鸡子黄、牡蛎、龟甲、鳖甲、白芍、玄参等药,侧重血分治疗。
-
女贞汤
概述:女贞汤为方剂名,出自《医醇媵义》卷二方。处方:女贞子四钱,生地黄、龟甲各六钱,当归、茯苓、石斛、天花粉、萆薢、牛膝、车前子各二钱,大淡菜三枚。女贞子12克生地18克龟版18克当归6克茯苓6克石斛6克花粉6克萆薢解6克牛膝6克车前子6克大淡菜3枚功能主治:主治肾受燥热,淋浊溺痛,腰腿无力,久为下消。
-
羊脑方
《普济方》卷三一二:组成:羊脑1合,龟甲1两半(屑),生地黄3两(切)。主治:被马坠损,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微热裹损处,冷却易之。制备方法:上以酒焙,和捣如泥。
-
追崇丹
《辨证录》卷十二:方名:追崇丹组成:大黄5钱,枳实3钱,丹皮1两,红花半斤,附子2钱,当归尾1两,人参5钱,牛膝5钱,麝香1钱,龟甲1两,半夏3钱,南星3钱,桃仁14粒。功效:去败血,生新血。1剂而胎破矣,不须2剂,泻出恶物之后,单用当归3两,红花1两,水煎服。连用4剂,自庆安然。
-
交骨
概述:交骨:1.耻骨;2.推拿穴位名;耻骨:《中医药学名词》(2004):交骨(pubisbone)指耻骨。治急慢惊风。《厘正按摩要术》:“掌根上为阳池,下为阴池,二池旁为交骨。”“交骨不开”是指若这一关节活动有障碍,可影响分娩。治疗可用凤林寺《女科秘宝》佛手开骨散(龟甲一具炙酥,当归50g,川芎50g,党参100g)。
-
带下丸
处方:马毛2两(伏火1宿,白马毛治白带,赤马毛治赤带),龟甲4两(醋炙),鳖甲2两(醋炙),牡蛎2两(火炙)。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各家论述:气陷于下焦则白带,血陷于下焦则赤带。马得干之刚,毛得血之余,血余可以固血,干刚可以利气,固血则赤止,利气则白愈,此用马毛之意也。
-
桂芸膏
处方:桂(去粗皮)1两,芸薹子(研)1两,白芥子(研)1两,木鳖子(去壳,研)1两,大黄(锉)1两,败龟甲(酥炙)1两,虎脑骨(酥炙)1两,赤狗脑骨(烧灰)1两。制法:上为末,每用小黄米粥于生布上摊匀,掺药末1匙头在上。功能主治:接骨。用法用量:于损折处裹之,以竹片夹定,用绳子缚,1复时解去,换药。
-
羁縻攻之方
处方:鳖甲8分(炙),龟甲8分(炙),桑耳8分(金色者,炙),大黄8分,吴茱萸8分,防葵8分,附子4分(炮)。制法: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腹中症癖兼虚热,不可用纯冷专泻药者。日晚服马苋汁3-4合,以愈为期,亦是单煮,暖此汁服前药更佳。注意:忌猪肉、冷水。
-
接骨桂芸膏
处方:桂1两(去粗皮),芸苔子1两(研),白芥子1两(研),木鳖子1两(去壳,研),大黄1两(锉),败龟甲1两(酥炙),虎脑骨1两(酥炙),赤狗脑骨(烧灰)1两。功能主治:打扑筋骨伤折,疼痛不可忍。用法用量:每用小黄米粥于生布上摊匀,掺药末1匙头在上,于损折处裹之,以竹片夹定,用绳子缚,一复时解去换药。
-
类从散
处方:白马毛1钱(和椒火烧),龟甲4钱(醋炙),鳖甲5钱(醋炙),牡蛎1两半(火炙)。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赤白带。用法用量:每服1钱,酒调下,1日3次。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
鲮鲤甲饼子
处方:鲮鲤甲1分,龟甲1分,甘草1分,桂心1分,雄黄1分(细研),干姜1分。制法:上为细散,入雄黄同研令匀,炼蜜和作饼子。功能主治:鼠瘘发于颈,无头尾,如鼷鼠大,使人寒热,此得之于鼠毒。用法用量:可疮子大小,贴,日换2次。摘录:《圣惠》卷六十六
-
抑阳丸
《简明医彀》卷四:方名:抑阳丸组成:人中黄2两,人中白(研细)2两,鳖甲(童便或醋炙,研极细)2两,青蒿(秋冬用子)2两,当归2两,麦门冬1两半,地骨皮1两半。主治:虚劳初甚,形肉末脱,发热,泄泻。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汤送下,1日3服。制备方法:上为末,猪胆十个,取汁,和水叠丸,如绿豆大。
-
贴熁灵龟膏
《圣惠》卷六十七:方名:贴熁灵龟膏别名:败龟膏、灵龟膏组成:龟甲5两,川大黄3两,木鼈子3两(去壳),当归2两(锉,微炒),桂心1两。功效:伤折接骨。伤折有瘀血不散,胁肋疼痛。用法用量:每用时,先空煎酒1升,煎去1半,停稍冷,然后入药末1两,以柳木蓖不住手搅成膏,以油单子上摊。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香肚丸
《杨氏家藏方》卷十:方名:香肚丸组成:龟甲1枚(九肋者,醋浸1宿,炙黄),柴胡(去苗)2两,杏仁半斤(汤浸,去皮尖),青蒿半斤(洗净,焙干),青橘皮(去白)4两。制备方法:上(口父)咀,用猪肚1枚(去皮膜),酿药在内,用线缝合,以童便4升煮烂如泥,切碎,同药焙干,为细末。
-
珠龟丸
《鸡鸣录》:方名:珠龟丸组成:龟甲(酒炙)4两,石决明(童便煅)2两,朱砂4钱,甘草4钱。主治:梅疮结毒,疮形腐烂,筋骨疼痛,遍体发疮。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土茯苓汤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土茯苓4两,煎汤泛丸,如梧桐子大。
-
秘传除厉散
《松崖医径》卷下:方名:秘传除厉散组成:陈老龟甲(火煅)1钱,轻粉2钱,杏仁30个(去皮尖)。主治:杨梅疮。用法用量:用猪胆汁调敷。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刚竹属
中文名刚竹属拼音名gangzhushu拉丁名Phyllostachys中国植物志09(1):243属下物种安吉金竹、白哺鸡竹、斑竹、变竹、长沙刚竹、大节刚竹、淡竹、淡竹(原变种)、蝶竹、东阳青皮竹、方竿毛竹、粉绿竹、佛肚毛竹、富阳乌哺鸡竹、刚竹、高节竹、光箨篌竹、龟甲竹、龟甲竹(原栽培变种)、贵州刚竹、桂竹、桂竹(原变型)、河竹、红边
-
交骨不开
概述:交骨不开:1.交骨即耻骨;2.骶骨关节部。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六。古人认为未产前两骨相合,临产时两骨稍离。多因元气虚弱,胎前失于调养,以致气血不能运达所致。在分娩时,这一关节可被动地作一定的活动,使骨盆下口张大。治疗可用凤林寺《女科秘宝》佛手开骨散(龟甲一具炙酥,当归50g,川芎50g,党参100g)。
-
中医文献学
这种记录在载体上的有关中医药学的文字、图形、声频、视频等,统称为中医文献。狭义的中医文献学是专指对中医古典文献进行编纂、校勘、注释等研究和整理的学问,其基本任务是运用校雠学家的方法、经验和成就,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古典中医文献进行考校订正、复原存真、辨章学术、考镜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