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哯乳
又名转奶,噫奶。为哺乳期婴儿常见的病证。《幼科发挥》:“哯乳者,小儿无故乳常流出,口角唇边常见,如瓶之漏而水渗出也,即哺露。”为胃气上逆所致。治宜和胃降逆,用二陈汤去甘草,加藿香、木瓜;或以炒麦芽、橘红、丁香,水煎服。
-
温惊丸
《永乐大典》卷九八○引《孔氏家传》:方名:温惊丸组成:天南星1个(炮),香白芷(如南星多)、京墨(天南星1/3,烧过)、麝香少许。制备方法:上为末,糊丸作小饼,如豆大,外以银箔或金箔裹之。《医学入门》卷八:方名:温惊丸组成:人参5钱,辰砂5钱,赤石脂5钱,茯苓5钱,白术1两,山药2两,乳香2钱,麝香2钱。
-
噫奶
噫奶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哯乳。详该条。
-
积吐
积吐病证名。指宿食积滞不消而致呕吐。《证治准绳·幼科》:“积吐,眼胞浮,面微黄,足冷肚热,昼轻夜重,儿大者脉沉缓,此宿冷滞脾,故吐黄酸水;或有清痰,脉实而消,为食积所伤,吐酸馊气;或宿食并出,儿小者,哯乳不化是也。”治宜导滞降逆,用平陈汤加减。
-
哺露
哺露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①指哺露疳,多因胃弱所致。《幼科发挥》:“有胃热者,不能受乳而变化之,无时吐出,所吐不多,此名哺露。”治宜补益脾胃,用六君子汤加减。同时应注意调护,改进喂养方法。②即哯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