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热开窍
清热开窍为治法。开窍法之一。又称清心开窍。指用具有清热泻火、开窍醒神作用的方药治疗热闭心神证的治法。症见高热神昏、胡言乱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等。多以芳香开窍与清热药同用。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针灸常选人中、涌泉、合谷、太冲、大椎、十宣或十二井点刺出血等为主。
-
开窍通神
概述:开窍通神即开窍。分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针灸常选百会、人中、涌泉、内关、十宣或十二井等穴为主。又称清心开窍。适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热痰证见痰盛气粗、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舌红苔黄,用牛黄丸、至宝丹。
-
开窍
2.治法之一种。《黄帝内经灵枢·脉度》则从“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出发,提出“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肺气通于鼻”、“脾气通于口”、“肾气通于耳”之说。分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适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
-
开窍法
概述:开窍法为治法。根据症情不同,临床上有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凉开法:凉开法用于治疗温邪热毒内陷心包的热闭证或痰火内闭神昏证。适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
-
清心开窍
清心开窍即清热开窍。清热开窍为开窍法之一。是一种治疗热病神昏或高热性精神病的方法。适用于高热神昏、胡言乱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等。针灸常选人中、涌泉、合谷、太冲、大椎、十宣或十二井点刺出血等为主。
-
开闭
有凉开、温开的不同。分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又称清心开窍。适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烦躁不安、唇焦齿燥、四肢抽搐,以及小儿热证惊厥等,用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合清营汤。热痰证见痰盛气粗、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舌红苔黄,用牛黄丸、至宝丹。逐寒开窍·开闭:逐寒开窍为治法,开窍法之一。即温开法。
-
猴枣散
《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猴枣散:处方:羚羊角3克麝香1.2克猴枣12克月石(煅)3克伽楠香3克川贝母(去心)6克青礞石(煅成绛色,水飞)3克天竺黄(飞)9克制法:上药各取净粉,除麝香、伽楠香外,先将其余药粉充分和匀,研至极细,随后加入麝香、伽楠香二味细粉和匀,瓶装固封。功能主治:化痰镇惊,清热开窍。
-
牛黄承气汤
概述:牛黄承气汤为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二方。组成:安宫牛黄丸二粒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功能主治:功能清热开窍,通便泻火。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用安宫牛黄丸化开,调生大黄末,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
小儿闭证
热闭宜清热开窍,用牛黄清心丸,或安宫牛黄丸,烦躁明显加服紫雪丹,并可针刺少商、中冲、间使、大椎。痰闭宜芳香开窍,用苏合香丸,高热加至宝丹,并可针刺合谷、内关、尺泽、丰隆。若脱证已固,元气大虚,用可保立苏汤(《医林改错》:黄芪、党参、甘草、白芍、当归、白术、山萸肉、枣仁、枸杞、破故纸、核桃肉)内服。
-
紫雪丹
紫雪丹说明书:药品名称:紫雪丹剂型:散剂:每瓶装1.5g;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急性扁桃体炎等证属邪热内闭者。此外,临床报道本丸对败血症、急性白血病高热、舌炎、肺结核咳血、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痛症、暴发性肝炎急性肝坏死、肝昏迷及中毒性菌痢等均有治疗效果。
-
凉开
凉开即清热开窍。详该条。
-
小儿昏迷
热闭宜清热开窍,用牛黄清心丸,或安宫牛黄丸,烦躁明显加服紫雪丹,并可针刺少商、中冲、间使、大椎。痰闭宜芳香开窍,用苏合香丸,高热加至宝丹,并可针刺合谷、内关、尺泽、丰隆。内闭外脱,应开闭固脱并进,开闭参照痰闭的治法,固脱用参附汤加龙骨、牡蛎,双方兼治。
-
凉开剂
凉开剂(coldformulaforresuscitation)为方剂学名称。是指以清热开窍药为主配伍组成,治疗温热病神识昏迷证的开窍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