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雀目
《世医得效方》小儿雀目多“疳而得之”,以肝虚为主,故又称“肝虚雀目内障”,与成人阳虚高风雀目内障不同。参见肝疳:肝疳为病证名,五疳之一。治疗宜清肝泄热,用泻青丸加减,次用集圣丸(《幼科发挥》:黄连、干蟾、青皮、莪术、使君子、砂仁、芦荟、夜明砂、五灵脂、当归、川芎、木香)以清热除疳,健脾消积。
-
合明散
《原机启微》:合明散:处方:楮实覆盆(酒浸)车前(酒蒸)石斛各30克沉香(另研)青盐(别研)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小儿雀目。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三《原机启微 附录》:组成:楮实子1两,覆盆子(酒浸)1两,车前子(酒蒸)1两,石斛1两,沉香(另研)半两,青盐(别研)半两。
-
蛤粉散
《眼科全书》卷六:蛤粉散:处方:蛤粉、石决明、夜明砂、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小儿出疮子后,眼内生青膜翳晕。摘录:《异授眼科》《疡科心得集 方汇》卷下:方名:蛤粉散组成:蛤粉、轻粉、白及、冰片。《外科正宗》卷四:方名:蛤粉散别名:蛤石轻黄散组成:蛤粉1两,石膏(煅)1两,轻粉5钱,黄柏(生研)5钱。
-
还明散
《眼科金镜》卷二:还明散:处方:夜明砂晚蚕砂谷精草蛤扮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煎黄蜡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清热明目。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六《圣济总录》卷一○八:组成:蚛粟子196枚(并皮用),甘草(炙,锉)2两,水蛭(拣细者,炒)2两,虻虫120枚(去翅足),白芷5两,乌梅(去核)5两。
-
苍蝇散
处方:苍绳翅草及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肝受虚邪热所伤,经络凝滞,阴阳不和,荣卫不通。大人、小儿雀目,至申酉时不见物。用法用量:用白水煮猪肝,露1宿,空心煎服。摘录:《银海精微》卷上
-
夜明砂散
《证治宝鉴》卷十:方名:夜明砂散组成:石决明、夜明砂。主治:雀目。主治:小儿雀目,日晚无所见。《普济方》卷三九八:方名:夜明砂散别名:黄金散丸组成:夜明砂1分(微炒),干虾蟆半两(涂酥炙令黄焦),蜗牛30枚(炒令微黄),麝香1分(研),朱砂1分(研),龙骨半两。主治:小儿聤耳。用药半钱匕,掺入耳中。
-
煮肝石决明散
《圣惠》卷八十九:方名:煮肝石决明散组成:石决明(细研)半两,井泉石半两,蛤粉半两,谷精草半两。主治:小儿雀目,及疳眼。用法用量:每服1钱,取白羊子肝1枚,劈开,入药末,以米泔1中盏,煮熟。空心为食,量儿大小,以意加减。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手大指甲后
手大指甲后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集成》。位于手拇指尺侧缘,指骨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处。主治小儿胃肠病、结膜炎、角膜白翳、雀目等。一般直刺0.1~0.2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针灸集成》:“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横纹头白肉际,兼肝俞各灸一壮,治大人小儿雀目。”
-
鬼当
鬼当为经外奇穴名。主治雀目、小儿胃肠病、结合膜炎、角膜白斑、扁桃体炎。一般直刺0.1~《针灸集成》:“手大指甲后第一节横纹头白肉际,兼肝俞各灸一壮,治大人小儿雀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鬼当。在手拇指尺侧,当指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
凤眼
概述:凤眼为经外奇穴名。《经外奇穴治疗诀》列作奇穴。《肘后备急方》:“卒吐逆…后《太平圣惠方》、《针灸集成》等均有记载,并谓治小儿雀目,目生白翳,指不能屈伸等。位于拇指桡侧缘,指骨关节横纹头赤白肉际处。主治心胸烦满、呕吐、呃逆、五指尽痛、屈伸不利、雀目障翳等。刺灸法:直刺0.2寸。
-
蝙蝠散
《医学入门》卷七:蝙蝠散:处方:大蝙蝠1个,朱砂3钱。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四《银海精微》卷上:方名:蝙蝠散组成:蝙蝠肝1个,石膏1两,黄丹2两,石决明(煅)2两,白蒺藜(炒)2两。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汤送下,无蝙蝠肝,用羊肝1片,切作4块,以药1-2钱掺肝内,以麻线缚定,入罐内用米泔水煮熟,次早食肝喝汤;
-
淫羊霍
淫羊霍释名亦名仙灵脾、放杖草、弃杖草、千两金、干鸡筋、黄连祖、三枝九叶草、刚草。2、偏风不遂。服仙灵脾酒。用淫羊藿、生王瓜(既红色的小栝楼),等分为末。6、小儿雀目。用淫羊藿根、晚蚕蛾各半两,灸甘草、射干各二钱半,共研为末,另取羊肝一块,切开,纳入上制药末二钱,把肝扎紧,和黑豆一合、淘米水一碗同煮熟。
-
谷精丸
《普济方》卷八十三引《卫生家宝》:谷精丸:处方:谷精草3两(为末),羊肝1具(薄切作片子,三指大,用谷精草以水2大碗同煮)。功能主治:大人、小儿雀目攀睛。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三引《卫生家宝》方出《奇方类编》卷上,名见《仙拈集》卷一:组成:五谷虫(洗净,炒黄色)。制备方法:上为末,用黄米饭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