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足厥阴之脉
肝足厥阴之脉为早期经脉名。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厥阴肝经为十二经脉之一。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它的支脉,从目系下行到面颊里边,环绕唇内;它的另一支脉,从肝分出,贯穿膈肌向上流注于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
跗
跗为人体部位名。指足背。《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上循足跗上廉。”《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跗者,足背也。”
-
小腹
小腹又称少腹,指下腹的中部,即脐下至耻骨毛际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夹胃。”
-
阴股
阴股又称股阴。为人体部位名。股指大腿,阴指内侧。大腿内侧称股阴。《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或腹痛引阴股者。”
-
足厥阴肝经病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载:“肝足厥阴之脉…腰痛不可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本经主要病证为:胁痛、胸闷,疝气,小腹肿,咽部干,面色灰黯,头痛,眩晕,呕吐,泄泻,遗尿,癃闭等。
-
指
2.人体部位名。见《全国针刺麻醉资料汇编》。在耳舟上方处。主治病症:耳穴·指主治甲沟炎、手指疼痛和手指麻木。刺激方法:一般用毫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黄帝内经素问·五脏生成》:“指受血而能摄。”足趾·指:指为足趾。《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
-
脱色
脱色失去正常色泽;色泽夭败无华。《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
毛
毛①动物体表上所生的丝状物。《素问·平人气象论》:“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入毛中,抵阴器。”⑤脉象名。指肺的常脉。《素问·宣明五气篇》:“肺脉毛。”
-
股阴
股阴指大腿内侧。《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股指大腿,阴指内侧。大腿内侧称股阴。
-
肝足厥阴经病证
足厥阴肝经经气异常所致的病症。《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疒^贵)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脉经·肝足厥阴经病证》:“肝气虚则恐;此外尚有肝中风、肝胀、肝著、肝痹、肥气等多种病证。
-
丛毛
丛毛即聚毛。《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三毛为人体部位名。生于足大趾背面爪甲后皮肤上者(三毛指大趾爪甲后方有毛处)。《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还贯爪甲,出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