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商
中商为经外奇穴名。出《江西中医药》。为三商之一。位于拇指背侧正中线,爪甲根后0.1寸处。一般用三棱针点刺放血。《针灸集成》名排刺三针。老商位于拇指尺侧,距指甲根0.1寸;少商位于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主治高热、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等。点刺出血。图8(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
关冲
概述:关冲为经穴名(GuānchōngTE1)中冲穴的位置。关冲穴位于手指,第四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指寸)。皮肤薄,由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如头痛发热、热病汗不出、头眩、颔痛、喉痹、耳鸣耳聋等。现代又多用关冲穴治.疗热病、中暑、血管性头痛、结膜炎、角膜炎、急性扁桃体炎及腮腺炎等。
-
少泽
所属部位:指端少泽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少泽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皮肤由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少泽主要用于热病、头目及乳房疾患等: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少泽穴主治中风昏迷,癫疾,瘛疭;三棱针点刺出血。
-
小吉
概述:小吉为经穴别名,即少泽穴。微握拳,拳心向下,伸直小指,于手小指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桡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少泽主要用于热病、头目及乳房疾患等: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
-
少吉
微握拳,拳心向下,伸直小指,于手小指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桡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皮肤由指掌侧固有神经的指背支分布。少泽主要用于热病、头目及乳房疾患等:如寒热疟疾、头痛、项强、目翳、角膜炎、喉痹、舌卷、乳痈、乳少、臂麻、手颤、小指不用、昏迷急救等。
-
少冲
所属部位:指端少冲穴的定位:标准定位:少冲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除有尺神经的指背支经过外,还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背支和掌背动脉的指背动脉形成的血管网。少冲穴可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之肘臂、手腕、手指疾患。少冲穴主治心痛,心悸,癫狂,中风昏迷,悲喜无常;
-
经始
少冲穴在手少阴心经中的位置少冲在上肢内侧部经穴中的位置少冲穴的位置少冲穴的位置(手少阴心经)少冲穴的位置(肌肉)少冲穴的位置(骨骼)取法:微握拳,掌心向下,小指上翘,在小指桡侧,去指甲角0.1寸处取穴。除有尺神经的指背支经过外,还有指掌侧固有动脉的指背支和掌背动脉的指背动脉形成的血管网。主心痛而寒。
-
指端
主治昏迷,晕厥,癫痫,高热,中暑,咽喉肿痛,热病,小儿惊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癫狂,急性扁桃体炎,乳蛾等。拼音:shíxuān代号:EX-UE11十宣穴的别名:鬼城(《备急千金要方》)指端(《圣济总录》)手十指头(《圣济总录》)出处:十宣出《备急千金要方》:邪病大唤,骂詈走,灸手十指端去爪甲一分,一名鬼城。
-
手十指头
手十指头穴主治病症:十宣穴主治昏迷,晕厥,癫痫,高热,中暑,咽喉肿痛,热病,小儿惊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癫狂,急性扁桃体炎,乳蛾等。十宣配水沟、百会、合谷、太冲,治中风昏迷。刺灸法:刺法:一般直刺0.1~《针灸大全》:心惊发狂,不认亲疏,少冲二穴,心俞二穴,中脘一穴,十宣十穴。三棱针或粗针刺出血。
-
鬼城
概述:鬼城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十宣。仰掌,十指微屈,于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处取穴。鬼城穴主治病症:十宣穴主治昏迷,晕厥,癫痫,高热,中暑,咽喉肿痛,热病,小儿惊厥,手指麻木,指端麻木,癫狂,急性扁桃体炎,乳蛾等。十宣配水沟、大椎、合谷,治癫狂。短气不得语,灸手十指头合十壮。三棱针或粗针刺出血。
-
两商
两商为少商、商阳两穴的合称。出灵枢·本输》。此系肺经井穴,脉气初发,故名。如感冒、肺炎、咳嗽气喘、鼻衄、咽喉肿痛、颌肿喉痹、声哑、中风昏迷、癫狂、手挛指痛、热病等。如青盲、耳鸣、耳聋、口干、齿痛、咽炎、扁桃体炎、腮腺炎、喉痹;配尺泽、委中放血治急性胃肠炎。一般向上斜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
-
中冲
本穴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心痛、烦满、热血攻心、掌热、心烦闷、舌肿痛、痰涎壅盛、牙关紧闭、暴仆等症,均以放血为佳。中冲穴主治心痛、昏迷、舌强肿痛、热病、小儿夜啼、中暑、昏厥。中冲配劳宫、大陵,有清心泄热的作用,主治掌中热。中冲穴研究进展:对视野的影响:针刺中冲对视野有一定影响,而且与经络感传有关。
-
隐白
穴区神经、血管:有足背内侧皮神经之趾背神经和趾背动脉分布。隐白穴属足太阴经脾井穴,配五行属木,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的作用。隐白主治血证、脾胃和神志疾患:如衄血、吐血、下血、崩漏、呃逆、纳呆、腹胀、腹痛、暴泄、尸厥、癫狂、烦心、梦魇、不寐、急慢惊风等。隐白配厉兑,有健脾宁神的作用,主治多梦。
-
鬼垒
穴区神经、血管:有足背内侧皮神经之趾背神经和趾背动脉分布。隐白穴属足太阴经脾井穴,配五行属木,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的作用。隐白主治血证、脾胃和神志疾患:如衄血、吐血、下血、崩漏、呃逆、纳呆、腹胀、腹痛、暴泄、尸厥、癫狂、烦心、梦魇、不寐、急慢惊风等。隐白配厉兑,有健脾宁神的作用,主治多梦。
-
阴中之阴
或在足大趾内侧甲根角侧后方(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角内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有趾背动脉。隐白穴属足太阴经脾井穴,配五行属木,具有健脾和胃、疏肝理气的作用。现代又多用隐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痉挛、急慢性肠胃炎、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休克等。
-
至阴
至阴穴主治头面、腰膝、胎产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翳、鼻衄、耳鸣耳聋、项背疼痛、胸胁痛、腰胁相引急痛、膝肿、转筋、寒湿脚气、两足生疮、热病汗不出、烦心、瘈疭、小便不利、疝气、失精、疟疾、皮肤瘙痒、死胎、胎衣不下、难产等。
-
十王
经外奇穴名·十王:十王为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将其列作奇穴。十王穴位于十指背侧,沿爪甲根正中点向皮肤部移行约0.1寸处。主治卒死,痧症,中暑,霍乱等。刺法:向上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一般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毫针斜刺0.1~出《小儿推拿广意》。3.位于十指背侧指甲根正中的稍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