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或浮紧。方义:寒邪外束,致毛窍闭塞,肺气失宣,故取手太阴络穴列缺配鼻旁的迎香穴,宣肺气、利鼻窍。方法四:取穴:风门、大椎、肺俞、风池、合谷穴。每日2次,热服。
-
小伤寒
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归于肺,其症或头疼、身热,轻则否,鼻必塞,兼流清涕,必恶风、恶寒,或声重,或声哑,甚者痰壅气喘,合口不开,咳嗽、咽干、自汗、脉浮而缓,此外感也。”《医宗必读·伤风》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四时感冒伤风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如兼咳嗽涕唾稠黏,用参苏饮。
-
事菜
挥发性辣素还通过汗腺、呼吸道、泌尿系统排出时能轻微刺激刺激相关腺体的分泌,而起到发汗、祛痰、利尿作用。解表发汗、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阴寒腹痛,虫积,二便不通,痢疾,痈肿等症。葱能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
-
葱
挥发性辣素还通过汗腺、呼吸道、泌尿系统排出时能轻微刺激刺激相关腺体的分泌,而起到发汗、祛痰、利尿作用。解表发汗、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阴寒腹痛,虫积,二便不通,痢疾,痈肿等症。葱能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
-
大葱
挥发性辣素还通过汗腺、呼吸道、泌尿系统排出时能轻微刺激刺激相关腺体的分泌,而起到发汗、祛痰、利尿作用。解表发汗、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阴寒腹痛,虫积,二便不通,痢疾,痈肿等症。葱能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
-
四季葱
挥发性辣素还通过汗腺、呼吸道、泌尿系统排出时能轻微刺激刺激相关腺体的分泌,而起到发汗、祛痰、利尿作用。解表发汗、散风寒,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阴寒腹痛,虫积,二便不通,痢疾,痈肿等症。葱能通阳活血、驱虫解毒、发汗解表;
-
清热解毒颗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ingreJieduKeli标准编号:WS3-B-2618-97处方:黄连3g水牛角60g玄参15g金银花15g地黄30g大青叶30g连翘15g知母15g石膏60g制法:以上九味,水牛角镑成薄片,加水煎煮二次,每次7小时,合并煎液,滤过;4.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疏叶香根芹
基生叶 廓阔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状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状复叶,羽片2-4对,二回羽片卵形或阔卵形,近基部两侧1-2深裂,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或浅裂,表面深绿,背面淡绿,两面被白色为且硬毛,有时仅在脉上有毛。小总苞片4-5,线状披针形,背面或边缘有毛;小伞形花序有能育花1-6朵;主风寒感冒;风寒湿痹;胃寒纳少;
-
抗感解毒颗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KangganJieduKeli标准编号:WS3-B-2895-98处方:葛根150g白芷100g金银花150g菊花150g连翘100g黄芩150g栀子100g板蓝根150g大青叶150g茵陈150g贯众150g制法:以上十一味,金银花、菊花、白芷、连翘加水浸泡1小时,提取挥发油,药渣及提取液备用;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风寒感冒者禁服;
-
四时伤寒
《东医宝鉴·杂病篇》:“凡感冒风寒,通谓之四时伤寒。”可选用冲和散、正气散、参苏饮和沃雪汤等方。指感受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喘急、头痛、身痛等表证。《万病回春·伤寒》:“四时感冒风寒者,宜表解也。”方用荆防败毒散、十神汤等。头痛身痛甚者,可用神术散、川芎茶调散。
-
畅鼻通颗粒
1.32(80℃)的清膏。风干风寒感冒、营卫不和,恶风有汗,头痛,喷嚏、鼻塞及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性疾患见上述证候者。河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畅鼻通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畅鼻通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调和营卫,解表散风。一次12克,一日3次。
-
感冒清热冲剂
处方:荆芥穗200g,薄荷60g,防风100g,柴胡100g,紫苏叶60g,葛根100g,桔梗60g,苦杏仁80g,白芷60g,苦地丁200g,芦根160g。60℃)的清膏;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用法用量:每次1g,开水冲服,1日2次。感冒清热冲剂的功能主治:疏风散寒,清热解表。
-
小伤风
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归于肺,其症或头疼、身热,轻则否,鼻必塞,兼流清涕,必恶风、恶寒,或声重,或声哑,甚者痰壅气喘,合口不开,咳嗽、咽干、自汗、脉浮而缓,此外感也。”《医宗必读·伤风》用消风散、神术散、川芎茶调散等方治四时感冒伤风见头痛,鼻塞声重,发热恶寒,如兼咳嗽涕唾稠黏,用参苏饮。
-
复方四季青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ufangSijiqingPian标准编号:WS3-B-0777-91处方:四季青干浸膏400g癸酰乙醛(合成鱼腥草素)30g制法:以上二味,取四季青干叶,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低温干燥,粉碎。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藁本
概述:藁本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性味归经:藁本味辛,性温;藁本的功效与主治:藁本具有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藁本治风寒感冒,巅顶痛,偏头痛,风湿骨痛,寒湿腹痛,泄泻:煎服,3~本品辛温升散,善达巅顶,有止痛之功,常与川芎、白芷配伍,如神术散(《和剂局方》)。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
葱白粥
《济生秘览》:葱白粥:处方:粳米50克葱白白糖各适量制法:先煮粳米,待粳米将熟时把切成段的葱白2~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和胃补中。主治:五淋,小便不通。年老体弱者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腹痛泻痢等。用药禁忌:可供冬季风寒感冒的老人乘热服食,服后微微汗出即解,汗出病愈后停服。
-
桂枝
桂枝的功效与主治: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阳,平冲降逆的功效,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痛经,脘腹冷痛,闭经,痰饮咳喘,胸痹心悸,奔豚,水肿,小便不利。(3)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醚10ml,浸泡3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1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
健康补肾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kangBushenJiu标准编号:WS3-B-0994-91处方:熟地黄120g沙苑子(炒)60g龙眼肉120g杜仲(盐炒?60g地骨皮120g巴戟天(去心盐炒)60g枸杞子60g菟丝子(炒)60g当归120g楮实子(炒?另取蔗糖480g,溶解于9600g白酒中,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7页),用糖酒用溶剂,浸渍48小时后,以每分钟1~
-
岩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筋菜:拼音名:Y nJīnC i来源:岩梅科岩筋菜属植物岩筋菜BerneuxiathibeticaDecne.[Shortiathibetica(Decne.)Frachn.],以全草入药。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哮喘,跌打损伤。花梗长6-11mm,常带红色,有短硬毛,基部有1大苞片,中部有2小苞片;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阴处。活血通络。
-
蛇胆贝母散
(2)取本品约1g,加乙醇5ml,研磨,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60%醋酸溶液1ml溶解,加新制的1%糠醛溶液1ml,再加50%硫酸溶液5ml,在70℃保温10分钟,溶液渐显蓝紫色。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降气止咳。风寒感冒初起者不宜服用。0.6克,一日3次。3.本品适用于痰热咳嗽,其表现为咳嗽痰多,或喉中有痰鸣,质粘厚,咯吐不爽。
-
羊耳菊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利湿,行气止痛。《全国中草药汇编》·羊耳菊:拼音名:YánɡěrJú别名:白牛胆、大力王、毛柴胡[湖南]、叶下白、山白芷[广东、福建]、冲天白、小茅香、大茅香、牛耳风、羊耳风、白面风、白背风、绵毛旋覆花、天鹅绒、毛舌头、毛山肖来源: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羊耳菊InulacappaDC.,以根或全草入药。
-
生藤
功能主治:功在祛风解表,舒筋活络,行气止痛。萝藤科须药藤属植物须药藤的藤·《全国中草药汇编》·生藤:拼音名:ShēnɡTénɡ别名:羊角藤、大花藤、须药藤来源:为萝藤科须药藤属植物须药藤Stelmatocryptonkhasianum(Benth.)Baill.[PentanurakhasianmKurz]的藤。花萼5裂,内面基部有5个腺体;性味:甘辛;
-
蛇胆贝母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edanBeimuPian标准编号:WS3-B-3689-98处方:蛇胆汁52.19g浙贝母3125g黄连185g甘草185g半夏(制)3125g制法:以上五味,取浙贝母、半夏粉碎成粗粉;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忌烟、酒、油腻、油炸、生冷食品。2.本品适用于痰热咳嗽,其表现为咳嗽痰多,或喉中有痰鸣,质粘厚,咯吐不爽。
-
阿尔泰瑞香
概述:阿尔泰瑞香阿尔泰瑞香阿尔泰瑞香又名尖瓣瑞香(《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为瑞香科阿尔泰瑞香DaphnealtaicaPall.的根及全株。阿尔泰瑞香的叶互生,多破碎,展开后呈披针形,长1.5~阿尔泰瑞香味辛,性温,有毒,归肺、心、胃经,具有疏风散寒、祛痰止咳、行气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咳嗽痰多、气滞胃痛等。
-
韭苔
韭菜薹,即韭菜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顶上开花结实,嫩的可以当菜吃。其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肾助阳、温中降逆、补中益肝、活血化瘀、通络止血等作用,适用于阳痿、遗精、早泄、噎膈、反胃、肝病、跌打损伤、腰膝痛、尿频、白带多、胸胁痛等症。韭苔的食疗功效韭苔味甘、辛、性温;
-
风寒束肺
风寒束肺为证候名。指风寒外邪侵袭于体表皮毛,内舍于肺,影响肺卫之气的宣通。主要症状有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甚则喘促气急、咯痰清稀、头痛、恶寒、微热、无汗,或只觉恶寒而无发热,舌苔薄白,脉浮。多见于风寒感冒,亦可见于一些热病、传染病的初期。治当疏风散寒,宣通肺气。
-
板蓝根糖浆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anlangenTangjiang标准编号:WS3-B-0952-91本品为板蓝根制成的糖浆。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荆防合剂
荆防合剂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ngfangHeJi标准编号:WS3-B-1377-93处方:荆芥97g防风97g羌活97g独活97g前胡97g柴胡97g川芎97g枳壳97g茯苓97g桔梗97g甘草32.4g制法:以上十一味,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枳壳、川芎和前胡分别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荆防合剂的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
风寒感冒宁冲剂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标准编号:WS3-B-1513-93处方:四季青30g大青叶30g荆芥15g防风15g紫苏15g88局品ā?24小时,滤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2)取本品18g,加水60ml溶解,以乙醚40ml振摇提取,乙醚液浓缩至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
-
复方板蓝根颗粒
河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复方板蓝根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复方板蓝根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板蓝根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anlangenPian标准编号:WS3-B-0564-91本品为板蓝根制成的片剂。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消肿。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6.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年老体虚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寒暄
寒暄古病名。指肺有痰热,每感寒即发咳嗽(即所谓“寒包火”、“寒包热”)的病证。《医学入门·咳嗽》:“又有一种遇寒则咳者,谓之寒暄。解表则除,枳梗汤加麻黄、防风、杏仁、陈皮、紫苏、木通、黄芩。”参见寒包热咳嗽,风寒感冒等条。
-
金青感冒颗粒
1.36(50℃)的清膏。湖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金青感冒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金青感冒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3.不适用于风寒感冒,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喉舒宁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HoushuningPian标准编号:WS3-B-4013-98处方:白花蛇舌草833g穿心莲667g山芝麻500g制法:以上三味,取穿心莲100g,粉碎成细粉;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增大的晶细胞内含大型螺状钟乳体。用于急、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
龙眼肉粥
处方:龙眼肉15g,红枣3-5枚,粳米2两。功能主治: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主心血不足之心悸、心慌、失眠、健忘、贫血,脾虚腹泻,浮肿,体质虚羸,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注意:龙眼粥每次用量不宜过大,根据各人食量,每天早晚可各服1-2饭碗,并须热服,量过了会引起中满气壅。凡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或舌苔厚腻者忌用。
-
感冒药片
石膏、葛根、川芎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桔梗、前胡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及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7页)用70%乙醇作溶剂,分别浸渍24小时后进行渗漉,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状;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7.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
大肺筋草
《*辞典》·大肺筋草: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DàFèiJīnCǎo别名:肺经草、半边钱(《天宝本草》),脐风草(《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反背红、血经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乌兜(《贵州植药调查》),乌豆草、一支箭(《贵州草药》)。双悬果卵形或稍侧向而成扁形,有刺,刺基部膨大呈鳞片状相连。
-
金青解毒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nqinJieduWan标准编号:WS3-B-2723-97处方:金银花125g陈皮63g木大青叶125g淡竹叶63g薄荷125g荆芥63g木板蓝根100g甘草63g鱼腥草100g制法: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3.不适用于风寒感冒,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桂花枝
拼音名:GuìHuāZhī别名:土桂枝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枝叶。花冠裂片4,黄白色、淡黄色、黄色或橘红色,长3-4mm,花冠管仅长0.5-1mm;雌蕊长约1.5mm,花柱长约0.5mm。生境分布:全国各地多有栽培。性味:辛;性温功能主治:发表散寒;祛风止痒。主风寒感冒;皮肤瘙痒;漆疮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
抗菌消炎片
中药部颁标准:别名/通用名:益金解毒片拼音名:KangjunXiaoPian标准编号:WS3-B-1339-93处方:金银花100g百部100g大黄30g大青叶100g知母80g黄芩50g金钱草100g制法:以上七味,取金钱草50g及金银花、黄芩、大黄粉碎成细粉,过筛;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利咽灵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iyanlingPian标准编号:WS3-B-1548-93处方:穿山甲(制)300g土鳖虫300g僵蚕1200g牡蛎(煅)600g玄参600g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0.5%(v/v)薄荷油,混匀,置密闭容器中中1~3.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
-
蒲公英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PugongyingPian标准编号WS3-B-0648-91本品为蒲公英的浸膏片。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急性扁桃体炎)疮疖,乳痈发热,也可用热淋。5片,一日4次。5.属风寒感冒咽痛者,症见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者慎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清凉喉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inglianghouPian标准编号:WS3-B-2429-97处方:桉油0.5ml薄荷脑1.25g枸橼油0.5ml薄荷油0.75ml制法:以上四味,将枸橼酸0.75g用适量乙醇溶解,加入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桑菊感冒散
非腺毛,由1~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贵州省药品检验所起草桑菊感冒散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桑菊感冒散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
桑菊感冒糖浆
鉴别:取本品5ml,加入石油醚5ml,萃取,取石油醚层加入1%香草醛硫酸溶液2~检查:相对密度不得低于1.15(附录ⅦA)。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20ml,一日3次。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咳吐稀白痰。
-
神农茶颗粒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颗粒;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无水乙醇(30:1.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螺
螺的别名螺蛳螺使用提示每次约50克螺的营养价值1.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螺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2.凡屑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忌食;
-
感冒丸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GanmaoWan标准编号:WS3-B-0445-90处方:麻黄50g紫苏叶50g苦杏仁50g薄荷50g前胡50g金银花50g石膏100g菊花50g黄芩100g甘草25g桔梗50g桑叶50g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
-
七珍汤散
藏药部颁标准:拼音名:QizhenTangsan英文名:标准编号:WS3-BC-0227-95处方:藏木香70g悬钩木225g宽筋藤125g干姜50g诃子90g毛诃子50g余甘子100g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用于血、龙等三邪紊乱,风寒感冒,热病初起,恶性发热、关节疼痛。
-
复方以桑菊感冒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ufangSangjuGanmaoPian标准编号:WS3-B-0978-91处方:桑叶156.3g野菊花78.3g一枝黄花187.5g枇杷仁56.3g桔梗125g芦根125g甘草50g薄荷油0.83ml制法:以上八味,除薄荷油外,野菊花、桔梗、部分甘草粉碎成细粉;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晕,咳嗽,咽干,喉痛。注意:风寒感冒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