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功疗法
内养功适应症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胃下垂、便秘、肺结核、神经衰弱、病后恢复期、身体虚弱等。②正确掌握呼吸运动。入静的方法,最常用而易掌握的是意守丹田,或默念字句,进行缓慢均匀的腹式呼吸运动。4.练功中要注意观察患者反应,纠正姿势,按功种要求,给予指导,保护。深呼吸锻炼避免憋气。
-
刘贵珍
刘贵珍(1902~1983)为河北威县人。因患胃溃疡、肺结核投师气功而获痊愈。乃潜心研习,于冀南行署干部休养所创气功疗法,后于唐山筹建气功疗养所、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在运用气功防治慢性疾病方面取得成功,影响日大。晚年任北京市气功学会顾问。撰有《气功疗法实践》(1957),对气功在现代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
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也叫精神疗法,就是运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来治疗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无论是形式上的个别心理治疗、集体心理治疗或家庭心理治疗,还是内容上的说理疗法、教育疗法、心理咨询、暗示疗法、运动疗法、休闲疗法、放松疗法、疏导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脱敏疗法、音乐疗法、色彩疗法、气味疗法、气功疗法等。
-
中医防治学
包括预防和治疗两部分内容:预防,包括精神调摄、服食适宜、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房室有节、加强锻炼、人工免疫、药物预防、避免外邪、环境卫生和劳动保护等;治疗,包括基本治则、治疗八法、六淫治法、脏腑治法,气血痰食虫治法、六经治法、卫气营血洽法、三焦治法、外治法,针刺法、推拿法、气功疗法等。
-
内三合
内三合为气功术语。见秦仲三《气功疗法与保健》。心与意合(思想念头和意志实施一致),意与气合(以意领气),气与力合(气下降时,内脏随之松弛;气上升时,内脏随之紧缩),是谓内三合。
-
外三合
外三合为气功术语。见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即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
七抱三撑
七抱三撑为气功练功用语。指两臂配合呼吸时的外撑与内抱的不同用力法式。见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其方法要领即吸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七的力量向内环抱;呼气时,使两臂以十分之三的力量向外撑张。
-
红炉点雪
《红炉点雪》为痨瘵(结核病)治疗专书。明·龚居中撰。刊于1630年。书中以肺肾阴亏,心肝火炽为痨瘵的病因、病理;以滋肾清肺,柔肝降火为主治原则。2主论痨瘵(痰火)的各种主证和兼证治疗;卷3介绍治疗方法与杂症补遗;卷4为痨瘵病的灸法禁忌及保健气功疗法。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及《医学大成》本。
-
外丹功
外丹功原本属于禅功,禅功可分为坐禅、卧禅、行禅、立祠四种,据说只要学会其中的立禅,自然可体会其他三种功夫,币外丹功则相当于禅功中的立禅。抬起后跟,脚尖起立,双手慢慢举高至乳头水平。眼视前方。同时展开股关节,振动大腿。主治病症食欲不振预备式、吐纳功各持续5分钟,安魄功、大妙功、定力功各持续3分钟。
-
大周天
吸气,收小腹,舌舔上牙龈,自涌泉提气,沿两腿上,气会肛门,提肛引气上升经尾椎、脊椎和颈项,到头,顺两耳分下,会于舌尖,与呼气时的气相接。第三件精气兼运,即大周天运先天金火。”
-
阴阳循环一大周天
阴阳循环一大周天为气功功法。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载,其功法为:呼气时,舌守下腭,口微开,气贯丹田,鼓小腹,沉气会阴,分两支沿两腿下,直至脚心(涌泉)。吸气,收小腹,舌舔上牙龈,自涌泉提气,沿两腿上,气会肛门,提肛引气上升经尾椎、脊椎和颈项,到头,顺两耳分下,会于舌尖,与呼气时的气相接。
-
阴阳循环一小周天
阴阳循环一小周天为气功功法。为小周天的全称。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载其功法为:呼气时,舌抵上腭,鼓腹使气下降到脐下,称气贯丹田。再吸气,收腹,足趾抓地,舌抵上腭,从会阴运气过肛门,沿督脉的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百会穴。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与任脉接。
-
小周天
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载其功法为:呼气时,舌抵上腭,鼓腹使气下降到脐下,称气贯丹田。鼓腹使元气降至下丹田,运气过肛门,逆督脉而上,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至头顶百会穴,再经面部至舌与任脉相接,沿任脉而下,经上、中、下三丹田而气归下丹田,是为一循环,即为一小周天,复可按原径路循行。
-
实用六解穴位辞典
《实用六解穴位辞典》为书名。齐强主编。2004年6月学苑出版社出版。该书从针刺、灸法、按摩点穴、穴位注射、药物外敷、气功疗法等六个方面对人的全身800余穴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并对每个穴位的释名别名,位置、解剖、取穴、功能、主治、配伍举例等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
沈氏尊生书
《沈氏尊生书》医学丛书。沈金鳌撰。全书共七种,即:《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杂病源流犀烛》、《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幼科释迷》、《要药分剂》。于医理、诊法、内、儿、妇各科临床证治均有论述,在治疗上除方药外,对气功疗法亦颇为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