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饴糖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润肺止咳。肺燥咳嗽;各家论述:1.《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依此三方,则胶饴能治里急,夫腹中急痛,腹中痛,岂非里急矣乎。7.《千金·食治》:补虚冷,益气力,止肠鸣、咽痛,除唾血,却咳嗽。13.《长沙药解》:补脾精,化胃气,生津,养血,缓里急,止腹痛。
-
梅果肉夹心糖
梅果肉夹心糖制作方法1.先将适量的水状糖饴、砂糖投入大型容器中,边搅拌边加热至110℃,成为均质的半流动状饴糖。从辅助罐中取出,自然冷却或强制冷却至70~2.另将采集的梅与紫苏混合作为梅果肉。3.将80℃半流动状饴糖拉抻成长片状,将上述膏状混合物按长方形方向辅在饴糖上,用饴糖将膏状混合物包起,形成层状体。
-
牛皮糖
牛皮糖原料配方砂糖10公斤饴糖8公斤绿豆淀粉3公斤香油5公斤桂花0.5公斤熟芝麻5公斤水4公斤牛皮糖制作方法1.熬糖:将糖和水放入锅内熬制,糖溶化,水沸后,将淀粉用水溶解,用罗滤入锅内,随入随搅动。2.炒制:先将饴糖煮沸,再下苕泥,接着下配料中化油的1/4,煮沸后下白糖。整个炒制时间需要90分钟。组织:绵软,有韧性。
-
苏式芝麻酥糖
苏式芝麻酥糖原料配方(100公斤芝麻酥糖)熟标准粉52.5公斤熟富强粉2.5公斤黑芝麻3公斤白砂糖粉33公斤饴糖22.5公斤油脂8公斤芳香剂50克。3.熟面粉、芝麻酱加入糖粉充分搅拌,制成酥屑。(4)用刀切成宽1.2厘米左右的方块,切时,要求层次分明,皮芯不分离。
-
玉米芯制饴糖
玉米芯制饴糖原料配方玉米芯100千克大麦15千克玉米芯制饴糖制作方法1.磨碎浸泡:选用当年的玉米芯100千克碾磨成细屑,大小似豆粒为宜,置于浸泡缸中浸泡1~75℃时,即可拌入麦芽乳。24小时,进料后糖化温度须保持在55℃左右,后期温度可适当提高。5.浓缩制饴:将糖化缸底部的浓糖液尽量放出,立即过滤,然后入锅熬糖浓缩。
-
杏仁糖
白色糖皮上,粘着点点的红玫瑰,十分美观,又有营养及祛痰消咳的功能。杏仁糖原料配方砂糖2.25公斤甜杏仁2公斤饴糖2公斤干玫瑰花15克杏仁糖制作方法1.砂糖1公斤加水250克,入锅烧沸。注意事项1.一定要把杏仁烘(或有砂炒)烫,不然沾不上糖。2.煮糖的火候一定要掌握好,不能把糖煮黄。
-
羊骨汤
处方:羊骨1具生地黄白术各150克桂心24克麦门冬人参芍药生姜甘草各9克茯苓12克厚朴阿胶桑白皮各3克大枣20枚饴糖30毫升制法:上十五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虚劳失精,神疲多睡,视力减退。功效:益脾滋肺。主治:失精多睡,目(?《圣济总录》卷一八八:组成:羊脊骨1具(连喉者),豉1升,白粟米1升,薤白(切)1把。
-
豆酥糖(宁式)
豆酥糖(宁式)原料配方糖粉16.5千克黄豆粉16.5千克熟面粉7.5千克饴糖12千克棉油300克豆酥糖(宁式)制作方法1.拌粉:黄豆粉、熟面粉、糖粉混合拌匀,然后过筛。取出放在传热的容器内,炖在热水里,保持老糖的温度。因豆酥糖容易受潮,以贮藏于铁皮箱里为好。豆酥糖(宁式)质量标准形态:外形方正,大小均匀,包装平整。
-
成都天府花手酥糖
成都天府花手酥糖原料配方川白糖18公斤猪脂1公斤香草粉15克大米麦芽饴糖13公斤精选瓣子花生仁23公斤。然后密封包装为成品。色泽:淡黄色,色泽鲜明,不灰暗,不发青。组织:具有清晰的酥层,结构酥松,无花生仁颗粒,无糖条硬结,无砂化现象。口味:甜味适度,具有花生的浓郁香味,无生味和糊味,无异杂味。
-
坚中汤
《千金》卷十二:坚中汤:处方:糖3斤,芍药3两,半夏3两,生姜3两,甘草3两,桂心2两,大枣50个。功能主治:虚劳内伤,寒热,呕逆吐血。用法用量:方中“糖”,《圣济总录》作“饴糖”。其用法:同煎至八分,去滓,入饴糖一分,再煎令沸,放温服,日二夜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
-
饴糖萝卜汁
处方:白萝卜汁30克饴糖20克制法:将白萝卜汁、饴糖与适量沸水搅匀,即可食用。功能主治:润肺止咳。适用于百日咳。用法用量:每日3次,顿服。摘录:《本草汇言》
-
红薯饴糖
红薯饴糖制作方法1.选料:选择无黑斑、无腐烂的鲜红薯或无霉薯干均可。10%,入缸发酵糖化,糖化时注意温度保持55~8.脱色:过滤后的液体,再放入锅内,慢慢加热到80℃左右,加入原红薯重的2.5%比例的活性炭,充分搅拌,再继续加温使糖液升至100℃,保持恒温30分钟左右,使糖液完全脱色为透明白色。
-
豆面酥糖
豆面酥糖是采用颗粒饱满的黄豆,经炒熟以后磨粉,和白糖、面粉配成豆面胥,与饴糖坯制成酥糖,其工艺和黑芝麻酥糖相同,豆面酥糖具有大豆的芳香,由于物美价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豆面酥糖原料配方豆面、小麦面粉、古巴糖、绵白糖、糖玫瑰、香油、饴糖。4.拔糖、摆糖、包胥子、捋条、切块、包装等工艺同黑芝麻酥糖。
-
潮州猪油花生糖
潮式猪油花生糖的特点是软而肥,不同于其它式花生粮硬而脆的特点,此糖香味浓,甜性重,是潮式糕点中的著名产品。潮州猪油花生糖产品保存此品因含油量较多,且属软性,品质易随气温度变化而变化,寒则发硬,热则回软,并易走油返潮而失去原味,故多在秋冬时期进行生产,一般可保藏5天左右。
-
丁果花生糖
2.熬糖:将糖和水放入锅内熬开后投入饴糖,继续熬炼浓缩到130℃时加入大油,再加热至155℃即可(口试骨子发脆而不沾牙)。3.拌料与切型:将熬好的糖锅移离火源、再将花生仁倒入锅内迅速翻动,拌合均匀糖坯,放到案子上压成3.5~冷却后装入干容器内的密封保存,防止潮湿。
-
成都蜜桂花生糖
成都蜜桂花生糖原料配方川白糖11公斤纯碱0.05公斤,大米麦芽饴糖17.5公斤精选瓣子花生仁27.5公斤成都蜜桂花生糖工艺流程配料→熬糖→搅拌→成型→包装→成品成都蜜桂花生糖制作方法1.配料:以每锅12.5公斤成品计算配料,每锅白糖2.75公斤、大米麦芽糖4.35公斤,精选花生6.85公斤,纯碱12.5克。
-
浇切糖
浇切糖又名片糖,可根据生产季节的不同,添加适量的玫瑰、薄荷、桂花、食用香精或姜汁,可制成适合消费者四季口味的特色浇切糖。3.城完全冷却前,用刀切成约6~如在冷却后切块,易使成品破碎。4.包装贮藏:浇切糖可按250克、500克规格纸盒包装,外封玻璃纸,放入置于阴凉处的铁皮箱密封保藏,可防止回软。
-
天冬紫菀酒
处方:天门冬200g紫菀10g饴糖10g白酒1000ml炮制:将药洗净捣碎,装入纱布袋内,与饴糖一起放入净器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10天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功能主治:润肺止咳。主治肺痿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摘录:《肘后备急方》
-
白胶汤
用法用量:冲汤调服。摘录:《医醇剩义》卷三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六二:组成:白胶5两,干地黄(切)半斤,桂心2两,桑白皮(切)2升,芎藭1升,大麻仁1升,饴糖1升,紫菀2两,大枣20个,人参2两,大麦2升,生姜5两。主治:肺伤咳唾脓血,肠涩背气,不能食,恶风,目暗(目巟)(目巟),足胫寒。
-
建中黄耆汤
《圣惠》卷二十七:建中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锉),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牡丹皮3分,泽泻1两,白芍药3分,山茱萸1两,远志半两(去心),当归1两。主治:虚劳短气,少腹急痛,五脏不足。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下糖,温服1升,每日3次。用药禁忌:忌海藻、菘菜、生葱。
-
饴糖煎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名:饴糖煎组成:饴糖6两,干姜6两(末之),豉2两。咳嗽多用清凉,屡发屡甚,别无热症者。用法用量:先以水1升,煮豉3沸,去滓;纳饴糖,消;附注:《金匮翼》有杏仁五十个。
-
肺伤汤
《千金翼》卷十五:肺伤汤:处方:人参2两,生姜(切)2两,桂心2两,阿胶(炙)1两,紫菀1两,干地黄4两,桑根白皮1斤,饴糖1斤。功能主治:肺气不足而短气,咳唾脓血不得卧。以水1斗5升,煮桑根白皮20沸,去滓,纳药;主治:远近一切嗽疾,浑身劳倦,胁下疼,时作潮热,饮食减少。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
米花糖
米花糖原料配方糯米干80公斤砂糖30公斤饴糖16公斤油28公斤绵白糖19公斤桂花少量米花糖制作方法1.制米干:将糯米淘净,水浸7~8小时,捞出后蒸成粘米饭,然后晒干,要干透,同时将粘结成块的搓成散粒。防止炸焦和烘花不良。120℃即可,温度应视气候情况掌握,冬季低些,夏季高些。
-
苕酥糖
苕酥糖原料配方糯米粉20公斤花生油8公斤川白糖12公斤熟芝麻2公斤苕泥10公斤饴糖8公斤苕酥糖制作方法1.制粉:将精选的上熟糯米,在80℃的热水中濯浸,打转后即滤起,用布或盖子捂住,至糯米不见明水时,即磨制成粉。舀出2/3的糖浆后,将酥丝下于锅内拌合。苕酥糖质量标准规格:长方形块状,底面平整,大小均匀。
-
白糖胡桃
白糖胡桃原料配方核桃仁1千克白砂糖500克饴糖100克素油500克(实耗100克)白糖胡桃制作方法1.将经过桃选的洁净的核桃仁投入沸水锅内汆1~2.锅内放入素油,油温加热至170℃时,投入核桃仁。3.白砂糖500克加水200克,加热溶化后,放入饴糖,熬至110℃,用棒沾少许糖浆,能拉成糖丝,丝端呈珠状时,即可进行淋糖。
-
板式口香糖
板式口香糖原料配方配方1醋酸乙烯酯20%微晶蜡2%葡萄糖24%聚异丁烯3%碳酸钙2%香料1%丁酞酰丁基醇酯3%粉糖45%配方2加工树胶基质22%粉糖40%饴糖15%碳酸钙2%葡萄糖24%香料1%板式口香糖制作方法1.树脂基质的调制。一般来说,醋酸乙烯酯和酯树胶彼此之间没有互溶性,容易形成二相分离,很难制成具有均质性的基质。
-
复方鸡血藤膏(鸡血藤膏)
处方:滇鸡血藤膏粉218.75g川牛膝59.5g续断53g红花5g黑豆12.5g糯米437.5g饴糖300g性状:为黑色的块状物;川牛膝、续断、红花和黑豆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滇鸡血藤膏粉、上述熟糯米粉及饴糖,充分拌匀,制成块,干燥,制成1000g,即得。用于血虚,手足麻木,关节酸痛,月经不调。
-
滨州芝麻酥糖
芝麻酥糖是山东滨州市的传统产品,享誉省外,已有70多年的悠久历史,该产品是滨城常云銮祖孙三代的家传绝技,有一整套的生产工艺方式,大体分为6步工作法。滨州芝麻酥糖原料配方白砂糖500克白芝麻1.5公斤麻油50克明矾5克饴糖50克糖桂花糖山楂香料味精少许。分成40小块,用食指从每小块中心穿一个孔。
-
蜂蜜麻糖
1930年传至唐山市,改用了浇浆方法。蜂蜜麻糖原料配方(按50千克成品计)特制粉21.5千克白砂糖15.25千克上等蜂蜜4千克花生油9.5千克香油9.5千克饴糖3千克桂花250克蜂蜜麻糖制作方法1.面团调制:先将白砂糖加水溶化,然后加入面粉和成较硬的面团,再多次沾水,反复搅拌成筋性好、软硬适度的面团。注意保持面片完整。
-
麻酥糖(上海)
麻酥糖(上海)原料配方芝麻30千克面粉21千克绵白糖48千克饴糖11千克做黑麻酥糖另加盐310克做夹心糖另备玫瑰猪肉丁等原料麻酥糖(上海)制作方法1.制麻酥屑:芝麻、面粉分别炒熟,加入绵白糖拌匀,麻成粉,过筛成酥屑。麻酥糖(上海)产品特点黑酥糖内嵌猪油丁,甜中稍带咸味。
-
酥心脆糖
酥心脆糖系重庆传统名产之一。酥心脆糖原料配方1.糖皮:川白糖26公斤饴糖20公斤,2.糖心:芝麻粉2.5公斤川白糖2.5公斤面芝麻6公斤酥心脆糖制作方法1.制皮:以川白糖、饴糖加水溶化后熬制。3.成型:将拉白的糖包裹心料,封裹平密,再拉成直径约1.8厘米的条子,然后按长10厘米左右的规格切节成型。色泽:白色略黄。
-
桉叶药糖
桉叶糖是一种药糖,具有清凉润喉、清洁口腔的作用,对防治伤风咳嗽也有一定助益。桉叶药糖原料配方砂糖7.5公斤饴糖2.5公斤复方桉叶油220毫升桉叶药糖制作方法1.将砂糖和饴糖入锅,溶化后,熬成较硬的糖骨子,一般熬到168~2.待糖料冷却到尚能搅拌而又不致使药液蒸发为气体时,将复方桉叶油倒入糖料,搅拌均匀。
-
加味黄耆建中汤
《证治准绳·伤寒》卷七:加味黄耆建中汤:处方:黄耆白芍药各6克当归4.5克人参白术麻黄根牡蛎粉各3克官桂1.5克饴糖10毫升大枣2枚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固表止汗。治伤寒愈后,阳虚,无热恶寒,盗汗,无力下虚者。水2钟,煎至8分,食远温服。
-
人参建中汤
概述:人参建中汤为方剂名,出自《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三。处方:炙甘草4.5克桂枝9克生姜6克大枣6枚芍药18克胶饴60克人参3克炙甘草、桂枝、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芍药一两,饴糖一升,人参二两。功能主治:治虚劳自汗。每次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注意:素患呕吐者忌用。
-
窝丝糖
窝丝糖是四川民间的传统产品,原名叫“素窝丝”,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20℃,即可倒入水锅。到后5手时,每手撒面粉要灵活掌握。如糖丝断裂严重,可撒适量蒸熟面粉;然后又取心子2.5克添加在上面,再卷动糖丝,将心子卷包在中间成腰鼓形。窝丝糖质量标准规格:形如丝窝,大小整齐。口味:香甜可口,具有黄豆,芝麻香味。
-
寸金糖
寸金糖原料配方饴糖20公斤白砂糖5公斤绵白糖20公斤熟面粉2公斤芝麻7公斤咸桂花0.1公斤桔皮、香油适量寸金糖制作方法1.擦馅:把咸桂花用水洗后捞出、切碎,将桔饼剁碎,放在案台上同绵白糖和熟面擦拌均匀备用。出条后就可以进行切块。组织:糖皮坚脆、夹馅松散。
-
生地黄鸡
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九:别名:乌鸡汤组成:乌雌鸡1头,生地黄1斤(切),饴糖2升。功效与作用:《饮膳正要》中记载生地黄鸡的功效为:“治腰背疼痛,骨髓虚损,不能久立,身重气乏,盗汗,少食”,可用于多种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的虚损之证。附注:乌鸡汤(《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
大补心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大补心汤:处方:黄芩附子各3克甘草茯苓桂心各9克石膏半夏远志各12克生姜10克大枣20枚饴糖50克千地黄阿胶麦门冬各9克制法:上十四味,哎咀。功能主治:主虚损不足,心气虚弱,心悸,时或妄语,四肢乏力,面色不荣。附注:补心汤(《普济方》卷三七八)。
-
红糖香油米花糖
红糖香油米花糖原料配方糯米14.5公斤壮花生仁17.5公斤饴糖7.5公斤芝麻2.5公斤香油1公斤红糖14.5公斤红糖香油米花糖制作方法1.制阴米:选粒大、色白糯米淘净,用冷水浸泡12小时(冬天加倍),然后上甑用旺火蒸透,至无米心程度时出甑敞冷(冬季2天,夏季3天),收成半温状米团,揉散阴干(冬天可晒干)即成。
-
苏州丁果糖
苏州丁果糖原料配方熟花生米7.5千克砂糖10千克饴糖1.25千克柠檬油10毫升,柠檬酸20克苏州丁果糖制作方法1.将砂糖加1千克水烧开后,加入柠檬酸和饴糖,烧到160℃(糖浆表面起小泡),将糖锅离火。3.在石板上抹一层熟素油,将糖料倒在石板上,用木棍将其压成3.3厘米厚的方块,再用刀切成3.3厘米长,1厘米宽的小块即可。
-
红薯酥糖(四川)
红薯酥糖(四川)原料配方糯米20千克鲜红薯12千克菜油10公升绵白糖12.5千克饴糖7.5千克熟花生仁4千克熟芝麻1.5千克`红薯酥糖(四川)制作方法1.将糯米淘洗干净,浸泡12小时,将米沥干,放入石臼捣成粉或磨成粉,用百孔罗筛过筛备用。再下锅熬至128~130℃,将火闭住,随即倒入油炸薯丝及熟花生仁,拌匀起锅。
-
乐山香油米花糖
香油米花糖是四川省乐山地区苏稽镇名特产品,清末已畅销省内各地。筛去河沙,选出大白爆米备用。3.熬糖伴和、成型:把白糖、饴糖、猪油倒入锅内,加热熬化,同时搅拌均匀成糖浆,另外把花生仁炒酥脆、去皮和胚芽,选瓣大、色白的备用。乐山香油米花糖质量标准形态:长方形块状,表面平整。组织:松泡,不砂不化、无杂质。
-
花生酥糖
花生酥糖是根据豆面酥糖沿草而成的、具有特色的产品,是采用花生米烤熟后磨粉,与白糖、面粉混合均匀制成花生胥子与饴糖坯制成的酥糖。花生酥糖制作方法1.配制花生胥:将花生米烤熟,不得有糊粒,磨成花生粉与烤熟的小麦面粉和白砂糖混合,磨细,即是花生胥,备用。花生酥糖质量标准色泽:黄、褐、白颜色分明。
-
江津米花糖
冷却后弄散,再烘干或阴干即成阴米。3.拌糖、开盆、包装:先熬糖,将白糖和饴糖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混合熬,待温度达130℃左右起锅。然后把油酥过的花生仁、桃仁和油酥皮放在锅内搅拌均匀,起锅装入盆内,撒上冰糖,熟芝麻,再抹平,摊紧,用刀开块切封。江津米花糖质量标准规格:每块厚薄均匀,长短一致。色泽:洁白。
-
松子麻片糖
松子麻片糖原料配方芝麻仁40公斤,松子仁5公斤糖34公斤淀粉饴糖16公斤香油2公斤红丝2公斤松子麻片糖制作方法1.原料处理:将芝麻浸入水内,去掉杂质与皮屑,捞出沥水,趁湿碾轧脱皮,碾轧后及时放锅内炒制,炒时要掌握火候,不停地翻动,使受热均匀,水分蒸发,炒熟呈乳色,不焦糊,炒熟后吹去皮屑。
-
鲜包菜饴糖汁
处方:鲜包心菜饴糖适量制法:将包心菜用冷开水洗净后捣烂,置消毒纱布中绞汁。功能主治:清热止痛,促进溃疡愈合。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早期疗效明显。用法用量:每日上、晚饭前,取鲜包心菜汁1杯,加温后,加入适量饴糖饮服。每日2次,每10天为一个疗程。摘录:《民间方》
-
猪油花生糖
猪油花生糖原料配方白砂糖2千克饴糖0.8千克熟猪油0.5千克花生米2千克猪油花生糖制作方法1.取家用双耳铁锅一个,白砂糖2千克,加水0.6千克,放在锅中化糖,烧到糖水滚沸起泡沫,用100目筛过滤,重新放入锅中与饴糖0.8千克、猪油0.5千克共熬,熬到糖膏冷却后口咬发脆有声时即离火冷却。
-
饴糖饮
处方:饴糖20克制法:饴糖开水化服。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胃,止疼痛。此饮状如胶蜜,有保护粘膜作用,故能缓解胃痛。摘录:《经验方》《中国医学大辞典》:方名:饴糖饮组成:白糯米糖4两,烧酒2斤,核桃肉7个。主治:五劳七伤,身体烧热,精神困倦,不思饮食。用药禁忌:咳嗽吐血者忌之。
-
花生糖
花生糖系采用洁净花生米,蔗糖,液体葡萄糖,(即化学饴糖)制成。再用去皮机将花生米皮去掉再进行挑选,挑选花米的标准是个大饱满,无霉变。2.化糖:锅内放入糖和水,加热化糖,为了防止白砂糖在过饱和溶液中出现晶粒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保持制品鲜美的色泽及透明形态,待充分溶解后,即加入化学饴。组织:严密、坚硬。
-
舒筋活络药膏
《中医伤科学讲义》:方名:舒筋活络药膏组成:赤芍1分,红花1分,南星1分,生蒲黄1分半,旋覆花1分半,苏木1分半,生草乌2分,生川乌2分,羌活2分,独活2分,生半夏2分,生栀子2分,生大黄2分,生木瓜2分,路路通2分,饴糖或蜂蜜适量。活血散寒,通络止痛。主治:跌打损伤肿痛。筋络、筋膜、筋骨伤后痠楚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