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喘汤
治宜宣肺降气,清热化痰。凡临床上出现以咳喘气急、痰多色黄、苔黄腻、脉滑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由此可见该方剂有保肝、抗溃疡作用,各味药作用是统一的,对肠平滑肌大多呈抑制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君药麻黄水及乙醇提取物均能抑制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的嗜碱细胞和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化学介质;
-
定肺汤
《仁斋直指》卷八:定肺汤:处方:紫菀茸北五味子橘红杏仁(去皮、尖,略炒)甘草(炙)真苏子(炒)桑白皮(炒)半夏(制)枳壳(制)各等分制法:上药细锉。功能主治:主上气喘嗽。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紫苏5叶,食后煎服。制备方法:上锉细。附注:定喘汤(《医方类聚》卷一一九)。
-
清痰定喘丸
《良朋汇集》卷一:方名:清痰定喘丸组成:橘红1钱,半夏1钱(姜制),茯苓1钱,瓜蒌仁(去油)1钱,桑皮5分(蜜炒),枳壳5分,海石(火煅)5分,杏仁7个(去皮尖)。用法用量:上以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8分,食远温服。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清痰定喘汤。
-
喘满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气喘,胸肋胀满而硬,短气不足以息,用三棱煎丸;肾气失于摄纳,下元虚冷者,《世医得效方》载述以安肾丸、八味丸主治。参见喘证、水喘、喘痰等条。
-
哮吼
呼吸急促,喉中有哮吼之声,即哮证。见《万病回春·哮吼》。《医宗金鉴》卷四十一:“呼吸气出急促者,谓之喘急;《古今医鉴》卷四:“夫哮吼专主于痰,宜用吐法。亦有虚而不可吐者,此寒包热也。治法必用薄滋味,不可纯用寒凉,须常带表散。”方用定喘汤。参见哮证、齁喘条。
-
加味定喘汤
组成:百部10g,炙麻黄10g,桑白皮10g,杏仁10g,炙紫菀10g,白前10g,制半夏10g,橘红10g,苏子10g,黄芩10g,象贝母10g,炙款冬10g,炙地龙10g。方中麻黄宣降肺气以定喘兼解表寒;桑白皮清肺热而止咳嗽;全方具宣肺平喘、清热化痰、解痉止咳之功效,寒温同用、宣降并进。干咳不止者,可加蜜炙马兜铃5g、全蝎3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