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痊愈
痊愈(recovery)是指疾病相关的临床表现消退和实验室异常指标恢复正常。
-
骨、软骨或骨代用品充填矫正术
手术名称:骨、软骨或骨代用品充填矫正术分类:口腔科/面部邻近组织瓣修复面部畸形手术/面部塌陷畸形矫正术概述:骨、软骨或骨代用品充填矫正术用于面部塌陷畸形的矫正治疗。这些材料中仍以自体骨或软骨组织较为理想,生物相容性好,植入后吸收率极低,异物排斥现象少等。2.颌骨骨髓炎痊愈不到3个月。
-
热带溃疡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热带溃疡是一种急性特异性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后形成的溃疡。外伤、营养不良(如蛋白质不足、维生素A缺乏等)、贫血、某些慢性疾病及卫生条件不良等都是本病的促发因素。诊断检查:应除外梅毒、雅司、分枝杆菌感染及其它原因所致的溃疡。最好选用100万u普鲁卡因青霉素每日肌内注射,共用7~
-
脑血康口服液
脑血康口服液为中成药,研制方,口服安瓿剂。组成:一种动物类活血化瘀药的提取物。功能:活血化瘀,破血散结。主治:中风、半身不遂,高血压性脑出血后脑血肿,脑血栓,口眼喁斜,舌强言蹇。对小鼠脑血肿偏瘫模型的试验表明,该药可增强吞噬细胞功能,促进血肿的吸收,加速纤维蛋白溶解。该药对猫血压有下降作用;
-
营养科工作人员卫生制度
1.食堂工作人员,特别是新来的人员,应经常接受教育和学习,使其具有必要的营养卫生知识,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食堂工作人员必须每半年进行1次体检,包括大便培养、阿米巴检查、胸部X线透视、病毒性肝炎抗原抗体和血清转氨酶活力等检查,带病原者和传染病患者应暂时调离工作,进行治疗。
-
了了
概述:了了:1.了结或清爽、痊愈;《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又“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了然,视物清晰·了了:了了指了然,视物清晰。《伤寒论·阳明病篇》:“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
-
法制竹沥丸
《古今医统》卷四十三:法制竹沥丸:处方:陈皮(去白)白术(炒)白茯苓各90克炙甘草半夏曲贝母枳壳神曲(炒)桔梗黄芩各90克玄明粉30克香附子(制)30克制法:上药共为粗末,以竹沥250毫升,入姜汁、酒各80毫升和匀,拌诸药,日中晒干,仍依法入竹沥、姜汁,拌晒七次为度;功能主治:清热降火,化痰止嗽。主治:劳嗽。
-
青黛粉
处方:青黛粉30克,食醋适量。功能主治:据报道,治疗流行性腮腺炎138例,敷药2次痊愈67例,4次痊愈者65例,5次以上者6例,治愈率100%。用法用量:调成糊状,涂于塑料布上面,敷贴患处。每日2次。摘录:《外治方》
-
油桐叶
治痈肿,丹毒,臁疮,冻疮,疥癣,烫伤,痢疾。③《重庆草药》:煅灰撒布,治冻疮皮破出黄水。(《北京中医》3(6):20,1954)临床应用:治疗痢疾、肠炎:取干品加水,文火煎煮两次,药液合并浓缩成浸膏状,加入地锦粉(过80目筛)拌匀,做成颗粒,干燥后加入硬脂酸镁压片,每片重0.5克(含油桐叶生药约2克)。
-
脂可清胶囊
脂可清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脂可清胶囊英文名称:ZhikeqingJiaonang分类:循环系统药物中成药剂型:胶囊剂,每粒装0.3g。对蛋黄引起的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含量均有明显降低作用;症见血脂增高,眩晕,胸闷作恶,肢体麻木,四肢沉重,神疲少气,舌苔黄腻或白腻。注意事项:1.体弱者及孕妇忌用。
-
马鞭草汁
处方:鲜马鞭草100克(干品50克)。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0例,3日内痊愈者55例,4日后痊愈者3例,无效2例。用法用量:加水500毫升,慢火浓煎成300毫升,每次取100毫升加食盐少许,候冷,含口中缓缓咽干,每剂分3次含服,每日1剂。摘录:《单验方》
-
新生儿泪囊炎
病因病理病机:新生儿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的胚胎残膜没有退化,阻塞鼻泪管下端,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内,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临床表现:婴儿出生后1~如经6个月以上的保守治疗,包括多次按摩仍不见效者,可经冲洗及滴用抗生素后再用探针探通,多可获得痊愈。如有泪囊周围炎时,应先按照急性泪囊炎处理。
-
邪正消长
邪正消长为病机。邪气与正气之间此消彼长的斗争过程。正邪相争,正气战胜病邪则疾病痊愈,邪气胜而正气受损则病加重。邪正消长指邪气(致病因素)与正气(抗病因素)交争过程的消耗与增长。邪胜(长)则正虚(消),病日进;正胜(长)则邪衰(消),病日退。
-
张士骧
张士骧清代医家。医名遂大震。温病学家叶天士、王孟英深表敬佩。后至广东,拜唐宗海为师,并记其与唐对问内容,编成《本草问答》,书中亦涉及中西医之短长及异同。另有《雪雅堂医案》及《类中秘旨》,均有刻本行世。后书对类中风有独到见解,认为系“水火内动,肝火上扬,血气并走于上”所致。
-
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素问·上古天真论》:“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上工十全九。”《素问·腹中论》:“须其气并而治之,可使全也。”
-
刘仕廉
刘仕廉清代医家(1809-?年)。字清臣,四川双流人,因自身患病,久治五载,未获痊愈,遂决心自习攻医。历十余载学成,终成名医。著有《医学集成》,又校李培郁《医理汇精》二卷,均有刊本行世。
-
病瘳
病瘳疾病痊愈。《素问·痹论》:“五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
珊瑚癣净溶液剂
药品说明书:别名:原脚癣一次净组成:含复方珊瑚姜酊、水杨酸、甘油、醋酸等.适应症:用于脚癣、手癣、指甲癣。如未痊愈,可于20天后再浸泡一次。注意事项:禁入口,禁触及眼、鼻、口腔黏膜,皮损处慎用。部分患者用后皮肤表面脱落,一周后可停止。规格:250ml/瓶。
-
鼻毛假性毛囊炎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鼻毛假性毛囊炎系一种假性毛囊炎,发生于常修剪鼻毛及鼻毛有卷曲倾向的人。症状体征:鼻前庭可见红色丘疹,或形成脓性丘疹或结节,自觉疼痛。疾病病因:修剪后鼻毛锐利的断端有卷曲倾向,致反向生长人毛囊或与毛囊相邻接的组织,造成炎症性异物反应。除去倒长的鼻毛,方可痊愈。
-
白粉灵丹
处方:水银1两,明矾2两,皂矾2两,火消2两,食盐2两,雄精3钱,朱砂3钱。制法:上药先将后6味研细,入阳城罐内,中间放水银,上以铁盏盖好,再用铁线扎紧,以盐泥固济封口,晒干,裂纹补好,照升药法打3柱香为度,冷定,刮下盏内灵药,研细。功能主治:一切梅疮结毒,溃烂险恶。摘录:《疡科遗编》卷下
-
葆精丸
处方:人参5两,白术1斤,黄耆1斤,山药1斤,熟地1斤,芡实1斤,北五味3两,远志4两,炒枣仁8两,山萸肉8两,巴戟天8两,菟丝子8两,麦冬8两,龙骨3两(醋淬),金樱子4两。功能主治:心中水火虚极而动,肾中水火随心君之动而外泄,闻妇女之声,淫精即出。摘录:《辨证录》卷八
-
蚕沙蒸方
处方:醇酒3升,蚕屎5斗。功能主治:风冷气闭,及近感瘫风人。用法用量:于暖室中,铺于油单上,令患风冷气闭及近感瘫风人,就所患一边卧,看温热厚盖覆,汗出为度。若虚,人须常在左右,防大热昏冒。仍令头面在外,不得壅覆。未痊愈,间再作。摘录:方出《本草衍义》卷十七,名见《串雅外编》卷二
-
蝉蜕猪肝散
处方:猪肝(切尖)4两,兔粪8枚,蝉蜕24只(去头足)。功能主治:痘后毒火上攻,两目有翳膜遮盖黑珠者。用法用量:先将兔粪、蝉蜕用清水2大碗入于瓷罐内,慢火熬滚,令性味俱出,后将猪肝切成薄片(若深黑羯羊肝更好),入于汤内,一刻即熟,先饮汤,后食肝。两月之久,翳膜可消散一半,百日之久痊愈。
-
从龙汤
概述:从龙汤为方剂名,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处方: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白芍药15g,清半夏、炒苏子各12g,炒牛蒡子9g。龙骨1两(不用煅,捣),牡蛎1两(不用煅,捣),生杭芍5钱,清半夏4钱,苏子4钱(炒,捣),牛蒡子3钱(炒,捣)。功能主治:主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未痊愈,或愈而复发者。
-
捣关救肾汤
处方:人参5钱,白术1两,山药1两,芡实5钱,薏仁1两,白芥子3钱,泽泻3钱,半夏3钱,玄参5钱,知母1钱,厚朴1钱。功能主治:补肾攻胃。主卒中肾气之水邪,眼目昏花,遂至心魂牵缠,谵语淫乱,低声自语,忽忽如失。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痰涎消,2剂心魂定,3剂痊愈。摘录:《辨证录》卷十
-
煅硼砂
处方:煅硼砂(月石)适量制法:研为极细粉末,装瓶备用。功能主治:据报道,应用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治疗1次后,半小时内症状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者46例,好转及无效者各2例。用药后,可有流泪,稍有刺痛感,但对眼睛无影响和损害,用药后1~点后,闭眼,双手叉腰,两足分开站立,作前后左右腰部运动。
-
儿茶和苦参
处方:儿茶、苦参、黄柏各25克,枯矾20克,冰片5克。制法:共为细末,取适量用香油调成糊状。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宫颈糜烂598例,痊愈515例,显效45例,好转38例,有效率100%。用法用量:用棉球清拭阴道后,将带线棉球蘸药糊放在糜烂面上,24小时后取出,隔2天上药1次,10次为1疗程。摘录:《外治方》
-
翻气丸
处方:雄黄白矾枯矾大黄黄土面粉各9克制法:共为细末,用花椒15克煎水,加生脂油9克,合丸如弹子大,晒干。功能主治:主妇人阴内生疮作痒,身发寒热,头目眩晕,四肢无力,心慌心跳,久则目盲致死。重者二至三日病与药同下,再换新药丸一至二次痊愈。注意:忌烟酒及煎炒火炙食物。
-
复蚕丸
处方:复蚕1个(用线串其头,阴干,只取向后有粪处,研细),辰砂3分(研,水飞),麝香3字(研),荜茇3钱半,雄黄3钱半(研,水飞),胡黄连3钱半。制法:上为末,以新蒸粟米饭一块,泥裹煨之,取中心软者和药,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诸疳泻痢,惊风等疾,久不痊愈;及断乳后羸瘦,尫羸,渐困不能治者。
-
覆蚕丸
处方:覆蚕1个(以纸串其头,阴干,只取向后有粪处,细研。覆蚕,是第二次出者蚕),辰砂3分(研,水飞),麝香3字(研),荜茇3钱半,雄黄3钱半(研,水飞),胡黄连3钱半。功能主治:小儿诸疳、泻痢、惊风等疾,久不痊愈,及断乳后羸瘦,尪羸渐困,不能治者。用法用量:每服5-7丸,麝香汤送下。
-
还光饮
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4钱,枸杞3钱,甘菊3钱,同州蒺藜3钱,玄参3钱,麦冬3钱,葳蕤5钱,肉桂3分。功能主治:大补肝肾。主人有患时眼之后,其目不痛,而色淡红,然羞明恶日,与目痛时无异。用法用量:水煎服。10剂痊愈。摘录:《辨证录》卷三
-
黄连赤石脂汤
处方:黄连3钱,赤石脂3钱半(净),滑石3钱,生芍两钱半,黄芩2钱半,甘草3分。主郁火下痢。用法用量:水煎服。症候:脉沉数有力,头痛发热,小便赤短,赤痢日夜30-40回,骨瘦如柴,口渴,舌苔焦黄,经过8-9天,势频危笃。诊断:烟客血燥,暑热熏蒸,因烧饼引动浮火,郁为赤痢。摘录:《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续编)卷十七
-
加味化肾汤
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肉桂3钱,巴戟天5钱。功能主治:肾中无火,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或食之1日至3日而尽情吐出者。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吐轻,10剂痊愈。摘录:《辨证录》卷五
-
结毒牛黄丸
处方:透明雄黄4两(研细)。制法:取芦柴截筒,将雄黄末装入,面塞筒口,将锅内放水,上用芦柴作架,取雄黄筒横放架上,离水2寸许,蒸4炷香足,火候方到;次早取出雄黄,每雄黄1两,入好牛黄4分,不可少,麝香5厘,配定研匀,老面糊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杨梅结毒,小儿胎毒,下疳。服至4两,痊愈。注意:忌虾、蛋。
-
解缚汤
处方:黄耆1两,当归5钱,人参5钱,附子1钱,白芍5钱,葳蕤1两,白术5钱,熟地5钱,天花粉2钱,秦艽3钱,羌活1钱。功能主治:益气补血,祛风化痰。主风邪乘虚入腑,遍身麻木而身又不颠仆,状似中风。用法用量:水煎服。一连4剂身知痛痒,10剂痊愈。摘录:《辨证录》卷二
-
金花五味子汤
处方:桔梗1钱,贝母1钱,紫菀8分,当归8分,桑白皮6分,麦门冬6分,薄荷6分,五味子5分,山栀仁5分,连翘5分,生地黄7分,半夏4分,黄芩(中枯者)1钱,甘草(生)3分,乌梅半枚,生姜3片。功能主治:咳嗽有痰,痰中有血丝,此火刑金,最难痊愈。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熟。
-
卷疮散
处方:松香1钱,水银2钱,硫黄2钱,枯矾2钱,樟脑2钱。制法:松香、水银先研,再同余3味用麻油和为丸。功能主治:疥疮。用法用量:每取此丸,在脉上(扌衮)揩。凡一切痈痒诸疮自能痊愈。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三
-
军持露
概述:军持露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外科大成》卷一方之军持露:处方:没药、乳香、儿茶、轻粉各等分。用法用量:每用三至五钱,水煎黄色洗之,或猪蹄汤煎洗尤佳。摘录:《外科大成》卷一方《外科大成》卷三方之军持露:组成:熊胆1分许,冰片少许。功能主治:《外科大成》卷三方之军持露主治耳内痛引脑项者。
-
蜡矾纸
处方:麻油2两,川椒49粒。制法:上用慢火煎枯黑,去滓,入槐枝49寸,煎枯黑去滓,入黄蜡1两,枯矾1钱,轻粉2钱,俟熔化,即用棉纸叠十二重,看疮大小,剪成方块,以纸捻钉住,入冷油内渗透,勿使焦黄,取起。功能主治:臁疮,气虚脓多者。候纸取尽,则疮痊愈,其效如神。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老鸭果
处方:老白鸭1只。制法:去毛,水洗净,用竹刀剖开,去肠肝肺,不见水,仍入内,再入龙眼肉49个,桃仁10个,莲肉1两5钱,贝母5钱,线缝紧密。功能主治:痨病痰嗽。用法用量:用新砂锅1个,陈酒1斤,童便2斤,甜水1斤,煮极烂熟,先用肚内果子鸭汤,随用鸭肉,可下饭。至重者4-5服痊愈。摘录:《仙拈集》卷二引王永光方
-
理气化痰汤
处方:人参2钱,黄耆4钱,归身2钱,白芍1钱5分,茯苓2钱,白术2钱,炙甘草4分,熟地4钱,川芎8分,肉桂8分。功能主治:气虚中痰,无故身倒,肉跳心惊,口不能言,足不能动,痰声如雷。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能言,再2剂而痰声息,再2剂手足活动,1月痊愈。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
十全苦寒救补汤
概述:十全苦寒救补汤出自《重订广温热论》卷二引梁玉瑜方。组成为生石膏八钱,黄芩、知母各六钱,大黄、芒硝、黄连各三钱,犀角二钱,厚朴一钱,枳实一钱半,黄柏四钱。水煎频服。十全苦寒救补汤处方:生石膏8钱,青子芩6钱,生绵纹3钱,川连2钱,白犀角2钱,真朴1钱,小枳实1钱半,芒消3钱,生川柏4钱,白知母6钱。
-
三叶委陵菜根
出处:《浙江即常用草药》拼音名:SānY WěiL nɡC iGēn别名:山峰子根(《贵州草药》)。10月采挖。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止痛,补虚。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治骨髓炎,外伤出血,蝮蛇咬伤。附方:①治骨髓炎:三叶委陵菜根(捣碎)、大蓟根各五钱。水煎服或研粉吞服。
-
孝扇草根
《*辞典》:孝扇草根: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拼音名:Xi oSh nCǎoGēn来源:为旋花科植物肾叶天剑的根。原形态:肾叶天剑,又名:滨旋花、孝扇草、沙马藤:多年生草本。花单生于叶腋,花梗较叶稍长,苞片2,广卵形或广卵状三角形,长1~生境分布:生海滨沙土。功能主治:《中国药植图鉴》:治风湿性关节疼痛。
-
猪毛
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功能主治:治崩漏,烫伤。附方:①治赤白崩中:猪毛烧灰三钱,以黑豆一碗,好酒一碗半,煮一碗,调服。(《纲目》)②治汤火伤:猪毛烧灰,麻油调涂。(《袖珍方》)临床应用:治疗烧烫伤取猪毛4两,香油1斤,石蜡4两。用时先作创面消毒,而后涂以药膏,每日或间日换药1次。
-
升肝舒郁汤
《衷中参西》上册:组成:生黄耆6钱,当归3钱,知母3钱,柴胡1钱5分,生明乳香3钱,生明没药3钱,川芎1钱5分。因忆《傅氏女科》有治阴挺之方,其证得之产后,因平时过怒伤肝,产时又努力太过,自产门下坠一片,似筋非筋,似肉非肉,用升补肝气之药,其证可愈。数剂即见消,十剂痊愈。
-
生脉保元汤
《中国医学大辞典 补遗》:组成:生脉散加黄耆、甘草。临床应用:产妇郁冒:以生脉散和保元汤加减(太子参15g,麦冬10g,五味子10g,黄耆15g,甘草10g,肉桂2g,炒白芍15g),治新产妇(包括人流或引产者)产后郁冒90例,症见阵热,热冒于上,头晕,自汗,盗汗,汗出冒解等。心惊,筋脉拘挛者,加煅龙骨15g;
-
止痛生肌丸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引邵道人:组成:东丹(用滚水飞7次)1两,槐花(细末)1两,大冰片5厘。功效:化腐生肌,解轻粉结毒。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8-9分,或茶或酒送下。服至6-7日,疮上流臭水;十数日,化腐生肌;制备方法:上为末,面糊为丸,雄黄为衣。
-
宁嗽定喘饮
《衷中参西》上册:组成:生怀山药两半,甘蔗自然汁1两,酸石榴自然汁6钱,生鸡子黄4个。临床应用:喘嗽:一周姓叟,年近七旬,素有劳疾,且又有鸦片嗜好,于季秋患温病,阳明府热炽盛,脉象数而不实,喘而兼嗽,吐痰稠粘。愚曰:勿须用药,寻常服食之物即可治愈矣。遂如法服之,两剂痊愈。
-
沈氏温脐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组成:补骨脂5钱,巴戟1两,白术1两,杜仲1两,乌药1两,苡仁1两,菟丝子1两半,苍术4钱,小茴4钱,青盐4钱。制备方法:神曲糊丸。临床应用:脐湿:余尝治一少年,数日必患腹痛,痛连少腹,脐中常湿,甚则黄水流出。因制方沈氏填脐散填脐中,内服本方,数月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