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泄风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泄风》:“腠理为渗泄之门,风若中之,外不得入,内不得出,风搏汗泄,故名泄风。”证见多汗,皮上湿如水渍,口干,不能劳事,身痛而寒。治宜益气固表止汗,用玉屏风散等方。《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参见漏风、首风条。
-
运气喘
岁运失常,气候变化所致的气喘。见《医学纲目·喘》。由岁金太过而致者,证见咳嗽气逆,肩背痛,喘喝以声,胸凭仰息等,当治以温剂。由岁火太过、火攻肺虚而致者,证见喘咳肺胀,呼吸响鸣,寒热,少气,大腹膨胀等,治以咸寒之剂。由木火太过,风火为逆者,证见气逆不平,治有清泄风火。
-
痂癞
指皮肤上所生之结疮痂癞病。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症见初起在皮肤上出现边缘清楚的红色或浅色斑疹。继则形成环状斑片样,身有汗疮腥臭。久之可致肌肉萎缩,骨骼变形。该条病相当于结核样麻风。
-
追风毒锉散
别名:迫风毒散(《普济方》卷二四一)。治脚气热多,痔疮蕴热肿痛,大便不通。摘录:《仁斋直指》卷四《直指》卷四:方名:追风毒锉散组成:羌活1两,鸡心槟榔半两,防风半两,桑白皮(炒)半两,郁李仁(炒)1分,大黄(生)1分。功效:疏泄风毒。主治:脚气热多证,及便毒热证,大便秘结;制备方法:上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