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峻下
峻下治疗学术语,指下法之一。用峻猛泻下药攻逐里实的方法。适用于正气未衰者。如荡涤实热,用大承气汤;攻逐水饮,用十枣汤;攻逐寒积,用三物备急丸;泻热、逐水、破结,用大陷胸汤等。
-
泻下药
凡属宿食停积,腹部胀满,大便燥结所致的里实证,当选攻下药主之,并配伍行气药类,帮助排便,如叁承气汤。痰饮积聚、喘满壅实以及血吸虫病晚期所引起的肝硬化腹水等证,如十枣汤、舟车丸等。牵牛子固含牵牛子甙,在肠液中分解出牵牛子素刺激肠壁,使肠液分泌增多并使蠕动增强而致泻;大鼠灌服芫花煎剂可使尿量增加;
-
新备急丸
《古今名方》引金如寿经验方:方名:新备急丸组成:巴豆霜80mg,生大黄末80mg,生黄连末140g。功效:通里峻下,清热解毒。主治:各和类型阑尾炎,尤其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瘀滞型)、急性蜂窝组织炎性阑尾炎(蕴热型)。制备方法:共和匀,装入肠溶胶囊,每粒0.3g。如体温过高,可用金银花30g煎水,待冷却后送服本丸。
-
三物备急胶囊
组成:巴豆、大黄、干姜各等份。制法:取优质大黄、干姜饮片晒干,研细过筛为粉剂,另将巴豆去壳用多层吸油纸包裹,反复压榨去油为巴豆霜。主治:由寒实积滞引起的单纯性肠梗阻,如食物粪团性梗阻、部分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方解:方中巴豆辛热峻下,开闭通结为主药;干姜温中祛寒;三药配伍药力峻猛,攻下甚捷。
-
死胎不下
概述:死胎不下为病名。病因病机:多因妊妇气血虚弱,胞宫无力娩出胎儿;治宜补气益血,佐以下胎方,用疗儿散。瘀血阻滞者,症见胎动停止,阴道流紫黑色血液,口气恶臭或临产胎死腹中,腰腹胀急,胸满喘闷,面色青暗,治宜行血祛瘀,方用脱花煎。另外,可根据产妇之虚实,病势之缓急,采用佛手散缓下,平胃散加芒硝峻下。
-
巴豆霜
含量测定:脂肪油:取本品约5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100ml,加热回流提取(6~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巴豆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Iml含60rLg的溶液,即得。性味与归经:辛,热;功熊与主治:峻下冷积,逐水退肿,豁痰利咽;外用蚀疮。用于寒积便秘,乳食停滞,腹水臌胀,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
三花神枯丸
概述:三花神枯丸为方剂名,出自《宣明论方》卷八方。处方:甘遂、大戟、芫花(醋酒拌炒)各半两,牵牛子二两,大黄一两,轻粉一钱。功能主治:功在峻下逐水,荡涤积滞。治中满腹胀,喘嗽淋閟;水湿肿满,湿热肠垢沉积变生疾病,久病不已,黄瘦困倦,或肢体麻痹,走注疼痛;痰饮呕逆;下痢,乳癖胀满,及小儿惊疳积热等。
-
泄可去闭
泄可去闭治疗学术语。指用泻下药去除闭阻之证。如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苔黄燥起刺,脉沉实,有大承气汤峻下热结。又如结胸证,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大便秘结,短气烦躁,脉沉紧,用大陷胸汤泻热逐水。
-
中药正品
中药正品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历来沿用至今,为全国中医药界公认并得到普遍应用,现在己被收载于国家药典或其他权威典籍的中药材。中药正品系相对于中药伪品而言,如商陆用于峻下逐水时应视为中药正品,但若用于伪充人参时则视为中药伪品。
-
润下
润下治疗学术语。又称缓下。泻下法之一。用于不宜峻下的肠燥津枯的病证。如老年人肠燥便秘或习惯性便秘,以及孕妇或产后便秘等。采用的药物多属甘平而润滑,如麻子仁、杏仁、郁李仁、蜂蜜等。如因热邪伤津,或素体火盛,大肠燥结者,宜润燥与泄热通便相结合,代表方如麻子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