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脓血
便脓血为症状名。参见痢疾、脓血痢:痢疾《内经》作“肠澼”,《伤寒论》称“下利”、“热利”,《肘后备急方》称“下痢”,《诸病源候论》称为痢病,《备急千金要方》称作“滞下”,后世多称痢疾。痢疾从病因分,有风痢、痧痢、暑痢、湿热痢、寒痢、热痢、疫痢、毒痢、气痢。易老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
排脓散
治肺痈吐脓,壅闷咳嗽,五心烦热。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圣惠》卷六十二:方名:排脓散组成:贝齿1两,黄耆3分(锉),当归3分(锉,微炒),赤芍药3分,生干地黄3分,黄连3分(去须),川升麻3分,桂心3分,白蔹3分,犀角屑3分,甘草半两(生锉),麝香1分(细研)。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主治:乳痈。
-
桃花汤
概述:桃花汤同名方剂约有五首,其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赤石脂30g、干姜9g、粳米30g,具有温中涩肠止痢之功效。诸药共起温中涩肠之效。此属脾肾阳气衰惫,枢机不运,气化无权。石脂入手阳明经,干姜、粳米入足阳明经,不及于少阴者,少阴下利便血,是感君火热化太过,闭藏失职,关闸尽撤,缓则亡阴矣。
-
神仙化痞膏
年氏《集验良方》卷三:方名:神仙化痞膏组成:刘寄奴草4两,当归2两,川芎2两,白芷2两,黄柏2两,胡黄连2两,苏木2两,川乌2两,肉桂1两,丁香1两,巴豆肉1两,草乌1两,大黄3两,蜈蚣3两,穿山甲3两,白花蛇1条,桃枝30寸,柳枝30寸。用法用量:先以白酒煮朴消洗患处,良久方贴药,时时炭火烤热,手摩熨之。
-
芍药黄芩汤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煎服。主治泄痢腹痛,或后重身热,久而不愈,脉洪疾,及下利脓血稠黏。功能主治:《证治准绳·类方》卷六引李东垣方之芍药黄芩汤功在清热燥湿,缓急止痛。功能主治:《顾松园医镜》卷六方之芍药黄芩汤主治热邪传入太阴,腹满咽干,吐而食不下,自利而腹痛。运用:便脓血,加地榆,调服滑石末3-5钱;
-
散群汤
《辨证录》卷一:方名:散群汤组成:甘草2钱,黄芩3钱,当归5钱,白芍1两,枳壳1钱。主治:冬月伤寒,发热而厥,厥后热不除,便脓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无脓血之便者,断无脓血之灾;倘已便脓血者,必然自止。各家论述:妙在用归、芍以活血,加甘草、黄芩以凉血而和血也,所以邪热尽除,非单借枳壳之攻散也。
-
少阴便脓血证
少阴便脓血证(Shaoyindiseasewithpurulentbloodystoolsyndrome)是指少阴病,阳虚不固,统摄无权,以下利便脓血,面色淡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口淡不渴等为常见症的少阴病证。
-
泄脓血
泄脓血证名。即便脓血,又称圊脓血。《中藏经》卷上:“小肠实则伤热,热则口生疮,虚则生寒,寒则泄脓血。”泄脓血有因寒因热之别。详便脓血条。
-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
小肠手太阳经病证指手太阳小肠经经气异常而致的病证。见《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嗌痛,颌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脉经·小肠手太阳经病证》除上列“是动、所生”病外,并列举了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下重便脓血,暮发热等症。
-
伤寒亡阴
动血亡阴者,如《伤寒寻源》:“少阴便脓血,是感君火热化,奔迫太过,闭藏失职,关闸尽撤,不急治则亡阴。”亡阴常导致亡阳,治当急救真阴,或益气回阳救阴,或急下存阴。《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是名下厥上竭,为难治。”
-
脓血痢
易老云: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然而所便脓血,自有三部:如脉沉,恶寒,或腰痛,脐下痛,此中部血也,非黄芩不能治;《内经》作“肠澼”,《伤寒论》称“下利”、“热利”,《肘后备急方》称“下痢”,《诸病源候论》称为痢病,《备急千金要方》称作“滞下”,后世多称痢疾。虚证用补中益气,温阳固涩等法。
-
赤虫病
赤虫病病名。九虫病之一。《诸病源候论·九虫病诸候》:“赤虫状如生肉,动则肠鸣”,或见腹泻、便脓血等。治宜攻积杀虫,用追虫丸、芜荑散等方。参见九虫病条。
-
腹可安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Fuke’anPian标准编号:WS3-B-2255-96处方:扭肚藤100g火炭母100g车前草33g救必应67g石榴皮33g制法:以上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时应去医院就诊。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萸连片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非腺毛多折断;8片,一日3次。萸连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萸连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泻火止痛,用于脘胁疼痛,嗳气吐酸,大便热泻。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
草花汤
处方:甘草2钱,赤石脂2钱,糯米1提。功能主治:冬月伤寒8-9日,腹痛下利,便脓血,喉中作痛,心内时烦。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腹痛除,2剂而喉痛止,3剂而利亦愈,烦自安。各家论述:方用甘草以和缓之,则少阴之火不上炎;况有糯米之甘以益中气,补虚则中气不下坠,而滑脱无源而自止。摘录:《辨证录》卷一
-
黄连葛根汤
处方:黄连(酒炒)、葛根、升麻、甘草。功能主治:麻后泄泻及便脓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麻科活人》卷三
-
加减龙荟丸
《古今医鉴》卷九:加减龙荟丸:处方:当归1两(酒洗),龙胆草1两(酒洗),栀子仁1两(炒),黄芩1两,大黄5钱(酒蒸),芦荟5钱,青黛5钱,木香2钱半,柴胡5钱,青皮1两,胆星3钱,麝香5分。主治:小儿搐后变痢,表邪入里,风伤脾,便脓血。用法用量:陈米汤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别用阿胶3钱,溶化作丸。
-
肠舒止泻胶囊
肠舒止泻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肠舒止泻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彝医:中医:益气健脾,清热化湿。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时应去医院就诊。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水煮木香膏
概述:水煮木香膏为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十六方。组成:罂粟壳(蜜浸炒)六两,乳香、肉豆蔻、砂仁各一两半,当归、白芍药、木香、丁香、诃子皮、藿香、黄连、青皮(去白)、陈皮、炙甘草、厚朴(姜制)各一两,炮姜、枳实(麸炒)各半两。用法用量:每服一丸,加大枣一枚,水煎,和滓稍热食前服。
-
理中丸(浓缩丸)
理中丸(浓缩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理中丸(浓缩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健胃。2.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去医院就诊。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解毒止泻胶囊
解毒止泻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解毒止泻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苗医:中医:清热解毒,利湿止泻。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时应去医院就诊。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五味黄连丸
五味黄连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五味黄连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消炎,止泻,止痛。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金菊五花茶颗粒
金菊五花茶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金菊五花茶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清肝明目。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痔血以及肝热目赤,风热咽痛,口舌溃烂。6.儿童、孕妇、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资生丸(浓缩丸)
资生丸(浓缩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资生丸(浓缩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止泻。用于脾虚不适,胃虚不纳,神倦力乏,腹满泄泻。4.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
绿梅止泻颗粒
绿梅止泻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绿梅止泻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消食化滞止泻。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时应去医院就诊。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九味清热胶囊
九味清热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九味清热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辟秽消暑,和中止泻。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去医院就诊。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理中片
理中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理中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中散寒,健胃。6片,一日2次。2.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时应去医院就诊。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香芷正气胶囊
香芷正气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香芷正气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醒脾化湿,温中止泻。4.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去医院就诊。7.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芍药汤加芒消方
《医方考》卷二:组成:白芍药2钱,当归尾1钱,黄连1钱,黄芩1钱,木香(不见火)5分,桂心5分,槟榔5分,甘草5分,大黄7分,芒消1钱。主治:痢疾便脓血,里急后重者。各家论述:河间云:行血则便脓自愈,故用归、芍、消、黄以行血;和气则后重自除,故用木香、槟榔、甘草以和气;
-
香连化滞汤
《寿世保元》卷三:方名:香连化滞汤组成:当归尾1钱,白芍1钱半,黄连1钱(去毛),黄芩1钱(去皮),黄柏1钱(去皮),枳壳(去瓤,麸炒)1钱5分,槟榔1钱,木香1钱,大黄3钱(虚人用半),滑石2钱,甘草2分。主治:湿热积滞,痢疾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附注:本方改为丸剂,名香连化滞丸(见《妇科玉尺》)。
-
脂草饮
《辨证录》卷一:方名:脂草饮组成:甘草1钱,赤石脂1钱,人参2钱。主治:冬月伤寒8-9日,腹痛,下利便脓血,喉中作痛,心内时烦。用法用量:水煎服。
-
智托洁白丸
智托洁白丸的主要成份:寒水石、矮紫堇、诃子(去核)、兔耳草、木香、蜂蜜、渣驯膏。用于慢性胃炎,“培根木布”,胃痛,呕吐酸水,胸痛,咳嗽,音哑,胃部壅寒,呼吸不畅。3丸,一日3次。4.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胃肠宁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WeichangningPian标准编号:WS3-B-0335-90处方:布渣叶1300g辣蓼780g番石榴叶780g火炭母780g功劳木520g制法:以上五味,取火炭母100g,粉碎成细粉,其余布渣叶等四味及剩余的火炭母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香砂理中丸
香砂理中丸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XiangshaLizhongWan标准编号:WS3-B-1786-94处方:党参180g干姜(炮)180g木香120g白术(土炒)180g砂仁60g甘草(蜜炙)180g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大蜜丸;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温中行气。用于脾胃虚寒,气滞腹痛,反胃泄泻。
-
加减平胃散
上药研为细末。功在益气补血,燥湿清热。功能主治:《脾胃论》卷下方之加减平胃散功在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主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气短,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
-
加味白头翁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加味白头翁汤:处方:白头翁9克生川柏1.5克青子芩6克鲜贯众15克小川连2.4克北秦皮2.4克(醋炒)生白芍9克鲜茉莉花10朵(冲)功能主治:凉血清肝,泻火坚肠。治伤寒邪传厥阴,厥而兼呕,胸胁烦满,热利下重,继即便血,甚或便脓血,舌紫苔黄,脉寸浮数,尺弦数者。
-
蚶
《*辞典》:蚶: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Hān别名:魁陆(《尔雅》),魁蛤、复累、瓦屋子(《说文》),蚶子(《岭表录异》),伏老(《本草图经》),血蚶、毛蛤(《山东中药》)。②泥蚶贝壳较小,卵圆形。甘温能益气而补中,则五脏安,胃气健,心腹腰脊风冷俱瘳矣,胃健则食自消,脏暖则阳自起,气充则血自华也。
-
胃肠宁颗粒
胃肠宁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胃肠宁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祛湿,健胃止泻。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去医院就诊。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肚痛健胃整肠丸
肚痛健胃整肠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肚痛健胃整肠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消化不良,水土不服和食物不洁所致肠胃不适,腹胀肚痛,泄泻。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饿求齐胶囊
饿求齐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饿求齐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彝医:中医:健脾燥湿,收敛止泻。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时应去医院就诊。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健脾理肠片
健脾理肠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健脾理肠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温和止泻,行气消胀。主要用于脾虚腹泻腹痛纳差乏力。4.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清脓血
清脓血证名。大便下脓血。见《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伤寒论辨证广注》卷十:“清、圊同,厕也。详见便脓血、脓血痢条。
-
克泻胶囊
克泻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克泻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食止泻。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4.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后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克泻灵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KexielingPian标准编号WS3-B-3408-98本品为苦豆草总生物碱制成的片剂。宁夏回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起草克泻灵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克泻灵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燥湿。用于湿热泄泻。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大肠湿热
大肠湿热为病机。指湿热蕴结大肠,阻滞气机,损伤肠络,传导失常的病理变化。可导致大肠湿热证。常因饮食不节不洁,损伤肠胃,湿热之邪乘虚内犯所致。症见腹痛下痢,里急后重,或便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多见于结肠炎、痢疾。治宜清热燥湿。
-
桂蜜汤
别名:桂心汤处方:桂心2两,蜜1升,附子1两,干姜2两,甘草2两,当归2两,赤石脂10两。功能主治:产后余寒下痢,便脓血赤白,日数十行,腹痛时时下血。考之本草,蜜性虽滑,熟则温中,姜虽辛热,炮则苦平,可知蜜有和解辛热之功,姜具散火安中之力,而桃花汤中粳米煎,胶蜡汤中已借用之。
-
加减芍药汤
处方:芍药、地黄、当归、川芎、木香、黄连、黄芩、阿胶、地榆、甘草。功能主治:调气和血。主便脓血。用法用量:水煎服。里急后重,加枳壳、槟榔;发热、加软柴胡、升麻;腹中痛热甚者,加酒浸大黄;渴,加乌梅。摘录:《伤寒全生集》卷三
-
肠康胶囊
肠康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肠康胶囊分类:消化系统药物中成药剂型:每粒0.23g。肠康胶囊的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理气止痛。用于湿热泄泻,痢疾腹痛,里急后重。3.对盐酸小檗碱过敏者和有溶血性贫血史者禁服。4.过敏体质者慎用。7.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者泄泻后应去医院就诊。
-
涩肠止泻散
涩肠止泻散的主要成份:膨润土、岩陀。涩肠止泻散的功能主治:收敛止泻,健脾和胃。周岁以下一日4g;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时应去医院就诊。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泻停封胶囊
泻停封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泻停封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苗医:中医:清热解毒,燥湿止泻。3.有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脓血等慢性病史者,患泄泻时应去医院就诊。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