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枕
方一:选穴:落枕穴、阿是穴、后溪、悬钟、大杼。气滞血瘀:症状:症状反复发作,颈项、肩背部疼痛僵硬不适部位固定,转动不利,肌肉痉挛酸胀,多在劳累、睡眠姿势不当后发作,舌暗,可见瘀点,苔白,脉弦涩。俯掌,于手背第2、3掌骨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凹陷处取穴。深层有尺神经深支和掌背动脉分布。一般直刺0.3~
-
失枕
失枕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又名失颈、落枕、项强。症见颈部酸痛不适,俯仰转动不灵;重者疼痛延及患侧肩背及上肢,头向一侧歪斜,并有患侧颈部压痛。治疗以按摩、针刺为主,并可配合热敷、温熨。因外邪所致者可内服蠲痹汤;外伤所致者,宜复元活血汤;日久不愈者,宜六味地黄丸。
-
颈椎
概述:颈椎:1.骨骼名;2.耳穴名。指颈部的椎骨,共7块。在颈区后方。颈椎穴在对耳 体部, 屏切迹至对耳 上、下脚分叉处分为5等份,下1/5为颈椎,中2/5为胸椎,上2/5为腰骶椎。主治病症:颈椎穴主治落枕、颈椎综合征。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法、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腧穴指压疗法
腧穴指压疗法为治疗方法名。根据不同穴位、不同病情可选用掐(拇指爪甲在腧穴着力向下切掐)、点(手指垂直地着力点于腧穴上)、按(食指或拇指指头按在腧穴上不动,着力向下加压)、揉(食指或拇指或手掌放在腧穴上徐徐地来回揉动)等法。对昏迷、中风、落枕、腹痛、腰背痛等有一定疗效。尤其适宜于妇女儿童等患者。
-
失颈
见《伤科补要》卷二。又名失颈、落枕、项强。症见颈部酸痛不适,俯仰转动不灵;重者疼痛延及患侧肩背及上肢,头向一侧歪斜,并有患侧颈部压痛。治疗以按摩、针刺为主,并可配合热敷、温熨。因外邪所致者可内服蠲痹汤;外伤所致者,宜复元活血汤;日久不愈者,宜六味地黄丸。
-
指针
指针即以手指代针,按压、切掐或揉按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根据不同穴位、不同病情可选用掐(拇指爪甲在腧穴着力向下切掐)、点(手指垂直地着力点于腧穴上)、按(食指或拇指指头按在腧穴上不动,着力向下加压)、揉(食指或拇指或手掌放在腧穴上徐徐地来回揉动)等法。对昏迷、中风、落枕、腹痛、腰背痛等有一定疗效。
-
手指平推扣拨法
手指平推扣拨法为推拿方法之一。简称指拨法。另一手握住病员肢体进行拔伸、旋转活动,或嘱其自作弯腰、抬腿、踏步等动作,使该最痛点转变为不痛或稍痛时,医者拇指向下、向外轻柔地平推数下。然后嘱病员重复前次活动,再找出最痛点,按同法施术。适用于落枕、漏肩风、肩背痛、腕指腱鞘炎、踝关节扭伤等软组织损伤疾患。
-
失枕入骱奇妙手法
失枕入骱奇妙手法为正骨手法。即落枕的治疗方法。见《接骨全书》:“失枕有卧而失,有一时之误失。使其低处坐定,一手拔其首,一手拔其下颏,缓缓伸直也。”
-
颈
概述:颈:1.人体部位名;或仅指颈项的前部,即舌骨以下,胸骨体以上的部位。《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古人把脖子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为颈。《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主治病症:耳穴·颈主治落枕、颈项肿痛。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法、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喘息穴
喘息穴为经外奇穴名。出《北京中医》,别名定喘、治喘。位于第七颈椎棘突旁开0.5~1.0寸间,压痛明显处。主治哮喘、咳嗽、落枕、荨麻疹等。一般直刺0.5~1.0寸;可灸。喘息穴
-
指拨推拿
指拨推拿是在穴位上进行手指平推和扣拨法以治疗伤痛病症的一种推拿方法。指拨推拿的特点:指拨推拿的基本特点是“以痛为腧,不痛用力”。然后再让病人稍微活动一下,以找出新的疼痛点,再按前法继续施术。指拨推拿的适用范围:指拨推拿适用于落枕、漏肩风、腰背酸痛、关节扭伤、风湿痹痛等。
-
治喘穴
治喘穴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学》(上海)。即喘息穴。出《北京中医》,别名定喘、治喘。位于第七颈椎棘突旁开0.5~1.0寸间,压痛明显处。主治哮喘、咳嗽、落枕、荨麻疹等。一般直刺0.5~
-
五行磁吸针磁疗针灸学
郭立文编。该书详细介绍了新型针具五行磁吸针的治疗原理及临床应用,具体介绍了心脏病、高血压、胃病、阳痿等45种内科病症,颈椎病、落枕、腰痛等15种外科疾病,痛经、月经失调、妇女更年期障碍等9种妇科病及7种五官科病症、6种儿科疾病的诊治方法,还收集整理了36种常见病、疑难病的奇效验方及11种癌症验方。
-
颈项点
颈项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手食指掌指关节背侧尺侧缘,半握拳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落枕、颈项扭伤。一般直刺0.3~0.5寸。
-
新设
概述:新设:1.经外奇穴名;2.推拿穴位名。出《新针灸学》。位于项部斜方肌外缘,后发际下1.5寸,直对风池处。主治后头痛、项强、落枕、肩胛疼痛、咳嗽、气喘、咽痛等。一般直刺0.5~出《实用小儿推拿》。在第3-4足趾趾间缝间,趾蹼缘的上方。,此穴用捏法可引腹部之气下行。用于治疗腹胀等症。
-
上天柱
上天柱为经外奇穴名。位于天柱穴上方0.5寸处。主治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后头痛等。一般直刺0.5~1.0寸。
-
指拨法
概述:指拨法:1.针刺时用手指拨动针柄以增强针感的方法;见上海中医学院《推拿学》。另一手握住病员肢体进行拨伸、旋转活动,或嘱其自作弯腰、抬腿、踏步等动作,使该最痛点转变为不痛或稍痛时,医者拇指向下、向外轻柔地平推数下。适用于落枕、漏肩风、肩背痛、腕指腱鞘炎、踝关节扭伤等软组织损伤疾患。
-
端法
端法推拿手法名。用两手或一手拿定治疗部位,依据病情从下向上或从外向内用力托起。《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端者,两手或一手擒定应端之处,酌其重轻,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托,或直端、斜端也。”本法大都在拔伸后进行。常用于落枕、轻度颈椎错位,以及部分骨折、脱位、伤筋等病症。
-
司蕾兰
药品说明书:别名:羟乙桂胺乳膏,司蕾兰作用与用途:可松弛骨骼肌,用于骨骼肌急慢性损伤、腰腿扭伤、关节挫伤、坐骨神经痛和落枕、剧烈运动后肌肉痉挛、酸痛。用法:外用涂于患处。规格:30g/支。
-
羟乙桂胺乳膏
药品说明书:别名:羟乙桂胺乳膏,司蕾兰作用与用途:可松弛骨骼肌,用于骨骼肌急慢性损伤、腰腿扭伤、关节挫伤、坐骨神经痛和落枕、剧烈运动后肌肉痉挛、酸痛。用法:外用涂于患处。规格:30g/支。
-
竹罐疗法
操作名称竹罐疗法适应症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疖与痈已形成脓肿者、肌炎、落枕、关节炎、腰腿痛、神经痛等。禁忌症重症心脏病、浮肿、出血倾向、孕妇下腹部及腰部,拔罐部位有皮肤病、静脉曲张或癌肿者。方法及内容1.选择无裂纹、质量好的竹罐,长约8cm~4cm,投入已煮沸的药锅内。起罐时同火罐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