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灸术
方法:1.艾炷灸:(1)直接灸:先将施灸部位的皮肤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置其上点燃,当艾炷燃剩2/5~3.温针灸:毫针刺入腧穴留针时,取约2cm长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上,或在针柄上裹捏如枣大的纯净细软的艾绒团,距离皮肤2~注意事项:1.睛明、丝竹空、瞳子髎、人迎、曲泽、委中等穴禁灸或慎灸。
-
新针灸学
概述:《新针灸学》为书名:1.朱琏著;提出针灸治病的机理主要是调整激发神经中枢,尤其是高级大脑皮层功能的论点,并相应地将针刺手法分为兴奋及抑制两类。修订后的版本增加了简易取穴法及医案两篇。第三篇为孔穴总论及针术、灸术方法;书分三篇,介绍脏腑、经络、腧穴、各种治疗方法和疾病治疗。
-
鲍姑
鲍姑为东晋女针灸家。擅长灸法,相传用越井岗艾灸治赘疣,均能着手奏效。鲍姑为东海郡(今属山东)人。为南海太守鲍靓之女,葛洪之妻。平时擅长灸法。葛洪之著作中有甚多灸法急救术,与鲍姑之高明灸术有关。
-
杨医亚针灸学
该书是作者从事针灸临床近60年的经验总结,除介绍针术、灸术、经络、腧穴基础外,主要是结合作者丰富的临床实践,详细介绍了针法、灸法的操作方法,在临床中如何运用针灸辨证论治法则、处方原则、处方程序、处方规律、补泻手法等,以及运用自己的临床经验,如何采取针灸疗法治疗内、外、妇、产、儿、五官科疾病。
-
燧铜镜
燧铜镜为古时灸用取火之器。以铜铸成,其面凹,向日聚光成炬,故能燃艾。古代缺乏引火器材,医者以此行于灸术,诚属便利。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日:“燧铜镜,以铜为之,形如镜,照物则影倒,向日则火生,与艾承之则火出矣。”(见《百川学海·甲集》北京市中国书店影宋本)
-
钱萼
钱萼明代医家。嘉善(今浙江)人。名医殳珪之孙婿,曾从殳珪学习灸术,遂精于医,闻名于当地。辑有《医林会海》(亦作《医林验海》)四十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