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少
肝郁气滞:产后乳少,乳房胀痛,情志抑郁,胸胁胀满,食欲减退,苔薄,脉弦。气机郁滞者加期门、内关、太冲。皮肤针:轻叩乳房四周及中等叩刺肝俞、胃俞、膻中、少泽、中脘、足三里、天宗、夹脊(胸5~刺灸法:治则益气补血,疏肝解郁处方乳根膻中少泽方义乳根疏通阳明及乳房部局部经气;三穴相配,可奏通乳、催乳之功。
-
上气海
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膻中
仰卧取穴。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元沉
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元儿
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元见
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胸堂
2.经穴别名。深层有第4肋间神经和胸廓内动脉前穿支分布。本穴配少泽、乳根等穴,可主治乳少、乳痈。针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膻中穴后,血管明显扩张,证明针刺膻中穴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微循环障碍,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有利于缺氧时心肌的能量代谢,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血排出量,改善心脏功能。
-
天溪
布有第四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并有胸外侧动、静脉分支,胸腹壁动、静脉及第四肋间动、静脉通过。主治病症:天溪穴主治胸痛,胸中满痛,胸胁胀痛,胸膜炎,咳嗽,咳逆上气,咳嗽,气喘,哮喘,呃逆,喉鸣有声,支气管炎,肺炎,肋间神经痛,乳痈,乳汁少,乳肿痈溃,乳汁分泌不足,乳腺炎,少乳,乳少等。0.5寸(不宜深刺)。
-
黑脂麻
出处:《纲目》拼音名:HēiZhīM 别名:胡麻、巨胜(《本经》),狗虱(《吴普本草》),鸿藏(《别录》),乌麻、乌麻子(《千金方》),油麻(《食疗本草》),交麻(《大业拾遗录》),黑芝麻(《三元延寿书》),巨肚子(《品汇精要》),小胡麻(《中国药学大辞典》)。
-
路路通
1mm,常折断,小蒴果顶部开裂,呈蜂窝状小孔。基部有果梗。路路通的功效与主治:路路通具有祛风活络,利水通经的功效,用于关节痹痛、麻木拘挛、水肿胀满、乳少经闭。路路通具有行气,活血,通络,利水的功效:路路通治胃痛腹胀,风湿痹痛,手足拘挛,月经不调,闭经,乳汁不通,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煎服,4.5~
-
通脉汤
处方:生黄耆30克当归15克白芷3克通草6克功能主治:治产妇少乳或无乳。(下乳)用法用量:用七孔猪蹄1对,以水L5升,煮汤吹去浮油,代水煎药。主治:乳少或无乳。各家论述:《医林纂要》:乳即经血所化,血下溢于肝则为经,酿成于胃则为乳,而两乳则阳明胃脉所经行,肝脉交于脾,脾脉络于胃,故乳得从胃化而出。
-
五龙根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WǔL nɡGēn别名:五爪龙(《生草药性备要》),九龙根(《本草求原》)。基生苞片卵形,渐尖;③《福建民间草药》:祛风解毒,化湿行气。
-
小肺筋草
《中医大辞典》·小肺筋草:小肺筋草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为《救荒本草》记载的粉条儿菜之别名。功能主治:润肺止咳,养心安神,调经催乳,消积驱蛔。治咳嗽吐血,百日咳,气喘,肺痈,巩痈,肠风便血,妇人乳少,经闭,小儿疳积,蛔虫。(《农村常用草药手册》)⑤驱蛔虫:粉条儿菜,煎水合醪糟内服。
-
炒黑芝麻
炒黑芝麻香气浓,具有补益肝肾、填精补血、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头昏,头痛,眼花,耳鸣,须发早白或脱发,肠燥便秘,妇人乳少。治脱发的生发汤(《邹云翔医案》);炮制方法:宋代有微炒别捣(《太平圣惠方》)。黑芝麻的性味归经:黑芝麻味甘,性平。炒黑芝麻的炮制作用:古代医家认为黑芝麻生用滑痰,凉血解毒。
-
手掌参
别名:掌参、佛手参、手儿参、阴阳参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conopseaR.Br.或粗脉手参G.crassinervisFinet的块茎。性味归经:甘,平。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宁夏中草药手册》)④治跌打损伤: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泡酒内服。花黄绿色,唇瓣2~
-
波罗蜜核中仁
《*辞典》:波罗蜜核中仁:出处:《纲目》拼音名:BōLu M H ZhōnɡR n来源:为桑科植物木波罗的种仁。性味:《纲目》:甘微酸,平,无毒。功能主治:益气,通乳。①《纲目》:补中益气。②《陆川本草》:治气弱,通乳。附方: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木菠罗果仁二至四两。炖肉服,或水煎服,并食果仁。
-
荡皮参
拼音名:DànɡPíShēn别名:乌虫参、乌参、红参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玉足海参的全体。背面散生少数疣足和管足腹面管足较多,排列不规则,但幼小个体的管足常排列成3纵横。皮内骨片主要为桌形体和扣状体。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时背面为暗褐色,老年个体色常较深,幼小个体常带紫褐色。性味:味甘;产后乳少;
-
番薯藤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番薯的茎叶。功能主治:治吐泻,便血,血崩,乳汁不通,痈疮。(《四川中药志》)③治妇人乳少:番薯叶六两,和猪腩肉煎汤尽量饮之。按妇科操作常规,将消毒后的番薯藤1~娩出时间最快的7小时10分,慢的8~上药后仅少数有发热,流血也不多,未见其他副作用,但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常规,以防感染。
-
红花锦鸡儿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沟边或灌丛中。性味:甘微辛,平。归经:入肝、脾经。功能主治:健脾强胃,活血催乳,利尿通经。治虚损劳热,阴虚喘咳,淋浊白带。③治乳少:红花锦鸡儿配大力子根,炖猪蹄吃。④治淋浊:红花锦鸡儿配马先蒿,煎汤服。⑥治阳痿及子宫脱出:红花锦鸡儿配淫羊藿,鹿冲,煎汤服。
-
蝼蛄虾
鲜用或晒干。氖步足均生有密毛,第1步足呈亚螯状,雄性较大,其掌节背腹两缘均有小齿,腕节背缘有1列小刺,第2步足不呈螯状,第3、第4步足较瘦长,第5步足末端呈小螯状。腹部扁平,雄体没有第1腹肢,雌体的第1腹肢为单肢、细小,第6腹节及尾节均稍向腹面弯曲。性味:味甘;性温归经:肝经功能主治:通乳。
-
女娄菜根
拼音名:NǚLóuCài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女娄菜的根或果实。茎直立,由基部分枝。萼管长卵形,具10脉,先端5齿裂;花瓣5,白色,倒披针形,先端2裂,基部有爪,喉部有2鳞片;子房上位,花柱3条。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800m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旷野路旁草丛中。性味:苦;性平功能主治:利尿;
-
山枇杷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枇杷:拼音名:ShānP P 别名:野枇杷、川鄂冬青来源:冬青科山枇杷IlexfranchetianaLoes.,以叶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四川、云南。功能主治:降气平喘,敛肺止咳。主治久咳气喘,咳痰带血。性味:辛;平归经:脾;膀胱经功能主治:消肺;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解热,下乳。
-
下乳方
《何氏济生论》卷八:方名:下乳方组成:土瓜根。主治:乳少。用法用量:酒调服1钱,每日4-5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火鸡胸脯肉
二低是火鸡胸肉在国外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保健食品,同时,火鸡肉也是益气补脾的食疗佳品。火鸡胸脯肉的食疗功效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头晕心悸、乏力疲劳、月经不调、产后乳少、贫血、中虚食少、消渴、水肿、小便数频、遗精、耳聋耳鸣等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
鸡
鸡肉的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多种烹调方法,并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小便数频、遗精、耳聋耳鸣等。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以免刺激胆囊,引起胆绞痛发作。适用于营养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病后虚弱等人食用;
-
胸三针
概述:胸三针指治疗缺乳症、乳汁分泌过少的三个常用胸部穴位,即乳根2穴,膻中穴。主治胸肺、乳房等疾患,如胸痛、膺肿、咳逆、哮喘、乳痈、乳痛、乳少、呕吐、呃逆、食噎、霍乱转筋、难产、胎衣不下等。②针刺本穴,可使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房性早搏短期内相对减少,对早期房颤有一定的复律作用。八会穴之气会穴;
-
生乳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hengruPian标准编号:WS3-B-3579-98处方:猪鞭150g穿山甲4g王不留行5g党参3g熟地黄5g山药3g白芷3g路路通5g冬瓜子8g关木通5g丝瓜络4g漏芦3g制法:以上十二味,猪鞭用乙醚脱脂12小时后,100℃蒸15-20分钟,切碎烘干(70~淀粉粒多为单粒,扁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8~北京市药品检验所起草
-
参术地黄汤
处方:人参2钱,熟地黄2钱,白术(蜜炙)2钱,当归1钱,川芎1钱,黄耆1钱,麦冬(去心)1钱,茯苓1钱,炙甘草5分,五味子15粒,陈皮4分。功能主治:产后乳少,无以乳儿,以致母子俱瘦,饮食减少。用法用量:上加大枣2个,水2钟,煎1钟服。摘录:《叶氏女科》卷三
-
巨胜
概述:巨胜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三元延寿书》记载的黑芝麻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平。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耳鸣,头痛,血虚风痹麻木,肠燥便秘,须发早白,病后脱发,妇人乳少。《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据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本品富含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维生素E、亚油酸等,为养生益寿的佳品。
-
黑海参
拼音名:HēiHǎiShēn别名:黑怪参、黑狗参、黑参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参科动物黑海参、黑赤星海参、米氏海参及期近缘种的全体。体背疣足小而少,腹面管足小而密,均排列不规则。生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时全体深黑色或微带棕褐色,仅管足末端为白色。主妇女产后乳少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摘录:《中华本草》
-
木菠萝
拼音名:M BōLu 别名:将军木、蜜冬瓜、树菠萝来源:桑科木菠萝ArtocarpusheterophyllusLam.,以树液、果仁入药。生境分布:广西、云南。性味:树液:淡,涩。主治疮疖红肿,急性淋巴结炎,湿疹。果仁:滋养益气,生津止渴,通乳。主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脾胃虚弱。4两,炖肉服或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青荚叶茎髓
叶片卵形、卵状椭圆形,罕为卵状披针形,长3-13cm,宽1.5-9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锯齿,近基部有刺状齿。本种与青荚叶的区别为:叶厚纸质,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5-18cm,宽2.5-5cm,先端尾状渐尖;叶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15cm,宽0.4-2cm,边缘具稀疏线状细齿。性平功能主治:通乳。
-
全缘榕
拼音名:QuánYuánRónɡ别名:铁牛入石、奶汁草、土麻黄、水沉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全缘榕的根、叶。单叶互生;叶片膜质,倒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3cm,宽1.5-4cm,先端短尾尖或急尖,中部不收狭,基都楔形,叶表面鲜时有黄色腺点,幼时有短毛,后脱落,叶下面有小腺点,全缘;解毒消肿主治风湿痹痛;
-
三角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角叶风毛菊:别名:白牛蒡根、翻白叶、毛叶威灵仙、大叶防风来源:菊科三角叶风毛菊Saussureadeltoidea(DC.)C.B.Clarke,以根入药。性味:淡,微温。功能主治:健脾消疳,催乳,祛风湿,通经络。主治产后乳少,白带过多,消化不良,腹胀,小儿疳积,骨折,病后体虚,并治胃寒痛,风湿骨痛。
-
土牛党七
拼音名:TǔNiúDǎnɡQī别名:土牛党参、黄经树、蔷薇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毛药藤的根。花冠筒喉部膨大,裂片5,卵圆形,顶端钝,两面被短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近喉部,花丝短,花药卵圆形,内藏,基部具耳,药隔先端被长柔毛,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藏于花盘之中,先端具长柔毛,柱头顶端2裂;
-
参芪益母颗粒
参芪益母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参芪益母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通络下乳。糖尿病患者禁服。2.恶露过多者不宜服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乳生汤
《产论》卷三:方名:乳生汤组成:白术1钱,芍药1钱,当归1钱,芎1钱,茯苓1钱,桂枝1钱,杜仲1钱,乳香1钱,甘草1分。主治:产后乳少或止。用法用量:以水2合半,煎取1合半。附注:原书治上症,先用折冲饮下蓄血,后与本方。
-
下乳天浆散
《外科正宗》卷三:方名:下乳天浆散别名:下乳天浆饮组成: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熟地1钱,茯苓1钱,天花粉1钱,甘草1钱,王不留行(炒)1钱,麦门冬1钱,漏芦1钱,穿山甲(炒)1钱,通草1钱。主治:乳母元气虚弱,乳汁微少,或生儿日久乳少。以热木梳梳其乳房,其汁如泉涌而来。
-
鸡腿
2.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之人、肥胖症患者、患有热毒疖肿之人、高血压病人、血脂偏高者、患有胆囊炎、胆石症的人忌食。用于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小便数频、遗精、耳聋耳鸣等。如将腿肉与桔子一起煮,可使肉中的脂肪变得软可口,且提高铁分的吸收率。
-
巨胜子
概述:巨胜子为中药名,出自《品汇精要》,《神农本草经》称为巨胜,即《三元延寿书》记载的黑芝麻。别名:胡麻、巨胜、黑芝麻、乌麻子来源:胡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L.的黑色种子。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肾经。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耳鸣,头痛,血虚风痹麻木,肠燥便秘,须发早白,病后脱发,妇人乳少。
-
鸡胸脯肉
鸡胸肉是在胸部里侧的肉,形状像斗笠。同时鸡肉有益五脏,补虚损,补虚健胃、强筋壮骨、活血通络、调月经、止白带等作用。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头晕心悸、乏力疲劳、月经不调、产后乳少、贫血、中虚食少、消渴、水肿、小便数频、遗精、耳聋耳鸣等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
手儿参
概述:手儿参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为《东北药用植物志》记载的手掌参之别名。别名:掌参、佛手参、手儿参、阴阳参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conopseaR.Br.或粗脉手参G.crassinervisFinet的块茎。功能主治:补脾润肺,益气养血。治肺虚咳喘,病后体弱,神经衰弱,慢性肝炎,久泻,白带,乳少。
-
乌麻子
概述:乌麻子为中药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为《本草纲目》记载的黑脂麻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平。入肝、肾经。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耳鸣,头痛,血虚风痹麻木,肠燥便秘,须发早白,病后脱发,妇人乳少。化学成分:本品含脂肪油可达60%,油中主要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软脂酸等的甘油脂及甾醇、芝麻素等。
-
肉蕈
概述:肉蕈为中药名,出自《新华本草纲要》,为《日用本草》记载的蘑菇之别名。别名:蘑菇蕈、肉蕈。性味归经:甘,平。化学成分:干蘑菇每100g可食部含水分17g、蛋白质35.6g、脂肪1.4g、碳水化合物14g、粗纤维6.9g、灰分16.2g、钙100mg、磷162mg、铁32mg、维生素B10.02mg、维生素B22.53mg、烟酸55.1mg、维生素C1mg。
-
阴阳参
概述:阴阳参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东北药用植物志》记载的手掌参之别名。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conopseaR.Br.或粗脉手参G.crassinervisFinet的块茎。入肺、脾经。主治肺虚咳喘,病后体弱,神经衰弱,慢性肝炎,久泻,白带,乳少。药理作用:其水提取物能利尿,但剂量过大反能降低尿量。
-
缺乳
缺乳即乳少。肝郁气滞者乳房胀满而痛,甚则身热,胸闷不舒,宜疏肝解郁通乳,用《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汤(当归、川芎、山甲珠、王不留行、白芍、桔梗、甘草、通草、漏芦、青皮、柴胡)。气机郁滞者加期门、内关、太冲。皮肤针:轻叩乳房四周及中等叩刺肝俞、胃俞、膻中、少泽、中脘、足三里、天宗、夹脊(胸5~
-
熘炒黄花猪腰
处方:猪腰500克黄花菜50克姜葱蒜素油食盐糖芡粉各适量制法:将猪腰切开,剔去筋膜臊腺,洗净,切成腰花块;黄花菜水泡发切段;功能主治:补肾益脾,固涩精液。适用于肾虚腰痛、耳鸣、早泄、阳痿、产妇乳少。
-
生乳丸
处方:当归240克生地240克川芎120克生白芍240克通草60克生麦芽500克山甲120克漏芦240克生黄耆240克鹿角霜240克广木香120克王不留行(炒)120克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重9克,蜡纸管封固。功能主治:补气,活血,下乳。治产后气血亏损,乳少,乳汁不足。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
豌豆粥
处方:豌豆50克制法:以水煮熟豌豆。功能主治:下乳。治产后乳少。用法用量:空腹食,每日2次。摘录:《寿世青编》
-
莴苣子粥
处方:莴苣子10~15克生甘草3~5糯米或粳米100克制法:先将莴苣子捣碎,与甘草同煎取汁,去渣,入米煮成稀粥。功能主治:补脾胃,通乳汁。适用于妇女产后体虚乳少或乳汁不通。用法用量:每天食3次,3~5天为一疗程。摘录:《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