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盘珠集胎产证治
《盘珠集胎产证治》产科著作。清·严洁、施雯、洪炜合撰。约成书于18世纪中期。卷中列产后共61证;卷下列胎产治疗方剂,包括补剂、散剂、攻剂、热剂、和剂及胎前、产后备用良方共253首。所收方剂亦切于实用,现有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
阴中湿烂
病因病机:多因七情郁火,湿热下注所致。方用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萆薢、薏苡仁、黄柏、赤茯苓、丹皮、泽泻、滑石、通草),并用外治法:溻痒汤(《疡医大全》:苦参、狼牙、蛇床子、当归尾、威灵仙、鹤虱),煎汤熏洗。珍珠散(辽宁中医学院主编《妇产科学》:珍珠、雄黄、青黛、冰片、黄柏、儿茶),局部上用。
-
钟鸣
钟鸣妇产科名词。出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即子啼。详该条。
-
洪炜
洪炜清代医家。字缉庵、霞城,姚江(今浙江余姚)人。深研虚损证,马施雯、严洁合纂《盘珠集胎产证治》,并将己所著《虚损启微》附于其后。
-
产子痢
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指产后恶露不行,败血渗入大肠,积滞而成泄痢者。产后气血虚少更兼热邪伤阴,症见下利脓血,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兼见身体困倦,虚烦不眠,唇干口渴等,治宜养血清利湿热,白头翁汤加甘草阿胶汤。若恶露不下,亦称产后痢,症见便痢鲜血,腹中刺痛,无里急后重,方用枳实、荆芥,水煎服。
-
产后心风
产后心风为病证名。清·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心虚而受风邪,遂成惊悸,名曰心风,其证目睛不转,其脉动而弱,宜大补气血,其作风治,速之危矣。”
-
虚赢痢
虚赢痢病名。出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古人将产后患痢,同时身体羸弱者,称为虚赢痢。参见产后下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