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土生金
培土生金又称补脾益肺。是一种以五行相生理论,用具有补脾益气作用的穴位来补益肺气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针灸常选肺俞、太渊、脾俞、太白、足三里等穴,针用补法。
-
补肺止咳膏
组成:潞党参450g,炒白术250g,云茯苓250g,炙甘草150g,炙黄芪300g,淮山药300g,西当归200g,干地黄250g,炒白芍250g,南北沙参(各)350g,天麦冬(各)250g,陈皮250g,光杏仁250g,川百部250g,炙枇杷叶250g,法半夏250g,大贝母250g,五味子(杵)250g。功能:健脾补肺,化痰止咳。方解:本方为六君合四物化裁。
-
起睫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方名:起睫汤组成:白术9g,茯苓6g,甘草3g,当归9g,白芍9g,蔓荆子3g,防风3g。检查:双目下胞皮宽弦紧,睫毛倒入,右重左轻,右目白睛红赤,青睛下方生翳,此为倒睫生翳。各家论述:方中白术、茯苓、甘草健脾以培土生金。蔓荆子、防风疏散风邪,且无伤阴之弊,并能助白芍、甘草解散挛急。
-
补脾益肺
补脾益肺为治法,又称培土生金(土,指脾;指用具有补气健脾养肺作用的方药,治疗脾肺两虚证的治法。借五行相生的理论用补脾益气的方药补益肺气的方法。临床多用于咳嗽日久,痰多清稀,兼见食欲减退、大便溏、四肢无力,舌淡脉弱等肺虚脾弱的证候。针灸常选肺俞、太渊、脾俞、太白、足三里等穴,针用补法。
-
虚者补其母
虚者补其母为治则。出《难经·六十九难》。指根据五行相生和五脏母子关系的理论,对于五脏虚证应采用补益“生我”之脏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又如脾为肺之母,肺虚的病人不但补肺,还要补脾,即所谓培土生金。针灸疗法凡是虚证,可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肝虚证取用肾经水穴阴谷,或本经水穴曲泉治疗。
-
培土
(1)植物栽培上培土指:①提高地温,保护植物过冬;②夏季起降温作用;⑤提高种用根芽的质量。(2)中医学中培土指补脾,即培补脾土。用补益脾气的药物,以增强或恢复脾胃运化功能的方法。参健脾条。例如培土生金。
-
神传剪草膏
《本事》卷五:方名:神传剪草膏别名:仙传膏组成:剪草1斤(婺州者)。如久病肺损咯血,只1服愈,寻常咳嗽血妄行,每服1匙可也。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剪草气味苦寒,入手太阴、手足厥阴,痨瘵而致久咳吐血不止,损伤及肺,血溢妄行,此方虽近似丹方,亦是培土生金之法。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 神传膏。
-
脾肺两虚
脾肺两虚是指脾主运化,饮食中的水谷精微须由脾来吸收,上输于肺,然后转输全身,营养各组织器官,二者关系密切,往往互相影响。脾肺两虚即脾气不足兼有肺气不足。临床表现面色少华、手足不温、怠倦食少、便溏、咳嗽、短气、痰多,舌淡嫩苔白,脉虚或虚数等证候。治疗多以补脾益肺法,脾气旺则肺气易复,即为培土生金法。
-
五香白术散
处方:沉香水香明乳香丁香藿香叶各15克白术罗参白茯苓薏苡仁山药扁豆桔梗缩砂仁白豆蔻粉草莲肉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宽中和气,培土生金。治肺脾两虚,胸闷气短,饮食乏味,体倦便溏。用法用量:空腹时用苏盐汤或枣汤调服。功效:宽中和气,滋益脾土,生肺金,进美饮食。主治:肺痈。加减:有汗,加浮麦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