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诸热辨
《小儿诸热辨》为书名,清·许豫和撰,收录于《许氏幼科七种》。刊于1785年。七种中除《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为明代翁仲仁原作、由作者注释外,其他有《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篇》、《小儿诸热辨》及《橡村治验》六种均为作者本人在小儿科方面的临床经验心得、医话或医案。
-
许宣治
许宣治即许豫和。)为清代医家。字宣治,号橡村。安徽歙县人。曾专心研究痘疹多年,采集诸家有关论述,结合个人临证,撰有《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编》、《小儿诸热辨》、《橡村治验》等书,合称《许氏幼科七种》(刊于1785)。
-
许橡村
许橡村即许豫和。)为清代医家。字宣治,号橡村。安徽歙县人。曾专心研究痘疹多年,采集诸家有关论述,结合个人临证,撰有《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编》、《小儿诸热辨》、《橡村治验》等书,合称《许氏幼科七种》(刊于1785)。
-
透涎丹
《小儿诸热辨》:方名:透涎丹组成:橘红、半夏、防风、僵蚕、天麻、胆星、石菖蒲各等分。主治:百日乳儿初受惊风,痰涎入于心胞。用法用量:以淡姜汤送服。制备方法:上为末,或少加牛黄、辰砂、竹沥,姜汁为丸。
-
许豫和
许豫和(1737~)为清代医家。字宣治,号橡村。安徽歙县人。曾专心研究痘疹多年,采集诸家有关论述,结合个人临证,撰有《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编》、《小儿诸热辨》、《橡村治验》等书,合称《许氏幼科七种》(刊于1785)。
-
许氏幼科七种
《许氏幼科七种》为儿科丛书。清·许豫和撰。刊于1785年。七种中除《重订幼科痘疹金镜录》为明代翁仲仁原作、由作者注释外,其他有《橡村痘诀》、《痘诀余义》、《怡堂散记》、《散记续篇》、《小儿诸热辨》及《橡村治验》六种均为作者本人在小儿科方面的临床经验心得、医话或医案。现存清刻本及石印本。
-
清燥解肌汤
《小儿诸热辨》:方名:清燥解肌汤组成:防风、荆芥、柴胡、秦艽、葛根、玉竹(倍之)、甘草。主治:秋燥干热无汗,或呕、或渴、或咳,有时寒如疟状,单服表药无效,热至半月一月不退者。用法用量:上加葱白,水煎服。
-
畅肺饮
处方:前胡、桔梗、防风、荆芥、杏仁、枳壳、甘草。功能主治:小儿本有痰热,复感风寒,发热咳嗽,痰呜喘筑,甚至鼻煽口张,面青目直。用法用量:加生姜、葱白,水煎服。摘录:《小儿诸热辨》
-
金药
处方:丹参5钱,茯神5钱,龙齿3钱,琥珀3钱,辰砂2钱,橘红4钱,半夏4钱,天麻5钱,石菖蒲2钱。其热必夜甚,外无表证,内无停滞,但见额上及眉宇间赤色,印堂青色睡中惊,烦躁不宁。惊则神浮,砂、珀镇心,心虚则风痰乘之而入,橘、半、天、菖,所以去风痰,正气自收,邪气自散,心得以宁。摘录:《小儿诸热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