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姚僧垣
姚僧垣南北朝时北周医家(499-583年)。医术高妙,用药审慎精当,治武帝发热病,谓大黄乃是快药,不宜轻用,武帝不听,以致危笃。建德四年(公元575年),高祖亲戎东讨,至河阴遇疾,口不能言,脸垂覆目,不复瞻视,一足短缩,又不得行。著《集验方》十二卷,今佚,部分佚文尚存《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
-
许奭
许奭(shì式)为隋代医生许澄之父。仕梁时为太常丞中军长史,精通医术,其医名与姚僧垣并列,方药奇妙。子许澄亦以医名。许澄(6世纪)为隋代医生。高阳(今河北高阳东)人。得父许奭之传,历尚药典御、谏议大夫等。父子以医术均闻名于当时。撰有《备急单要方》3卷。
-
褚该
褚该南北朝时期医家。字孝通,阳翟(今河南禹县)人。自幼聪颖谨厚,尝仕梁为武宁王府参军。后仕周而为右光禄大夫,兼精医术,又授医正上士。后名医许爽殁,该更有医名,仅在姚僧垣之下。医德高尚,不自矜,有请者,皆赴救。子传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