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人
对养生达到最高境界者的尊称。他们能掌握自然法则,顺应自然变化,超越世俗,身心合一,生命可达于极限。《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以终时,此其道生。”
-
道枢
《道枢》道教炼养类书名。书中举凡教旨、阴符、黄庭、太极、坐忘、容成、内德、玄纲、神景、周天、水火、坎离、铅汞、三元、四神、五戒、七返、八琼、九仙、服气、炼精、归根、观空、内想、指玄、返真、金丹、胎息、圣胎等,均辑为专篇,并列诸家学说。收入《道藏》第641至648册。
-
眼科秘诀
682年),号孙真人,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是我国最早的理法方药俱备的中医药文献之一。1984年江苏科技出版社发行的《眼科阐微》附篇《眼科秘诀》刊印本分析,可能本书与《银海精微》同样,均属后代医家假托孙氏之名所作的眼科专著。
-
踵息
踵息气功术语与功法名。法出《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意与胎息同,参见该条。
-
对修常居
对修常居为自我推拿方法名。用双手按揉两眉后凹陷处,有明目醒神等作用。《圣济总录·神仙导引上》:“常以两手按眉后小穴中。眉后小穴,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生眼晕,和莹精光,长珠彻瞳,保炼目精。是真人坐起之道。
-
邵以正
邵以正明代医家(?尝辑集其师,师祖平日所收集之胎产、小儿、追痨、济急、济阴、理伤、续断等著作及方剂,汇集成帙,取名《青囊杂纂》,其中包括《仙传济阴方》、《徐氏胎产方》、《仙传外科集验方》、《小儿痘疹证治》、《秘传外科方》、《济急仙方》、《上清紫庭追痨仙方》、《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秘传经验方》。
-
崔孟传
崔孟传明代医生。号朴庵。襄陵(今河南睢县)人。幼丧父母,从族兄习医,能悟妙其理,术精。万历(1573-1619年)间,太后病笃,应诏往视,投药而愈,赐官、赐金皆不受,遂赐以“真人”号。
-
葛玄真人百补构精丸
处方:熟地黄4两,山药2两,五味子6两,苁蓉3两(酒浸1宿),牛膝2两(酒浸),山茱萸1两,泽泻1两,茯苓1两(去皮),远志1两(去心),巴戟天1两(去心),赤石脂1两,石膏1两,柏子仁1两(炒),杜仲3两(去皮,锉碎,慢火炒令丝断)。梦泄精滑不禁。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葛玄真人百补交精丸”。
-
寿世青编
《寿世青编》为书名。由清代尤乘撰。全书两卷,上卷载有疗心法言,养肝、养脾、养肺、养肾说,斋说,食忌说,睡诀,孙真人卫生歌,孙真人养生铭,四时摄生篇,十二时无病法,静功六字却病法等。下卷载有服药须知,煎药有法,服药忌食,饮食禁忌节要,却病十要,病有七失不可治,老人病不同治法,论妇人病有不同治法等。
-
避风如避箭
避风如避箭养生名言。谓风邪无孔不入,最易伤人,故避邪风如避利箭。如《内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混俗颐生录》:“避风如避箭,避色如避乱。”《陶真人卫生歌》:“尝闻避风如避箭,坐卧须当预防患,况因食后毫孔开,风才一入成瘫痪。”《孙真人卫生歌》:“坐卧防风来脑后,脑内入风人不寿。
-
张伯端
张伯端北宋著名道士、气功养生家。后坐累充军岭南,随陆诜自桂林转成都,自谓遇异人授以金液还丹诀,修炼于汉阴山中。所著《悟真篇》为内丹重要经典。另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法·丹诀》、《金丹四百字》。收入《道藏》第114册、《道藏辑要》奎集一。又《悟真外篇》、《紫阳真人词》等亦署其名。
-
香橼散
《续刊经验集》:方名:香橼散组成:香橼1个(床内挂干者,将内衣去净),真人中黄1钱。主治:一切小儿疳疾,饮食过伤,以至成疳。用法用量:调下1服即愈,重者2服全好。制备方法:将真人中黄放入香橼内,外用泥坛头糊碗大,用文武火煨透,以烟尽为度,研极细末,放土上存性。
-
眼科阐微
其治目疾立论于肺肝二经失常,治疗擅用开郁散表、清热熄风之法,以十大将军冲翳散加减之“吹冲法”(药气熏目),结合内服开明汤、补脑还睛丸等收功。康熙四十年(1701)年逾七旬,恐其秘方失传,乃付梓行世,并附自撰《眼科入门》一卷、《眼科阐微》四卷及《注孙真人眼科诀后》一卷,合为《孙真人眼科秘诀》七卷。
-
强
强㈠(qiáng)①健壮,有力,与弱相对。《素问·脉要精微论》:“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灵枢·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自强于学若细子。”③强盛,亢盛。《素问·至真要大论》:“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
-
马化龙
马化龙(约1630-1705年)清代眼科医家。山东益都人。因少时病眼而发奋攻读,并专攻眼科,从王万化处获《孙真人眼科秘诀》一书,遂更专于此道。阐发医理,从肺肝二经论治眼疾。所著眼科论著数种传世,如《眼科入门》一卷,《眼科阐微》四卷及《孙真人眼科秘诀》七卷传世。
-
邓处中
邓处中宋代人。自号应灵洞主探微真人。此人生平事迹及履贯不详,曾为旧题华佗《中藏经》题序一篇,序中所言颇为怪诞不经之事。邓自称华佗之外孙,而称华佗为先生,后世论者疑其为宋代人,伪托华佗之名而著《中藏经》。
-
崔嘉彦
崔嘉彦南宋道士、医家。号希范,号紫虚道人。南康(今江西九江)人。精心钻研医术,尤长于脉诊。以《难经》论脉之浮、沉、迟、数为大纲,以统七表八里诸证。撰《脉诀》、《注广成先生玉函经》三卷、《紫虚真人四原论》等。
-
姹女
姹女气功内丹术术语。其说不一。《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姹女是肺。”一说谓心中元神,属阳中之阳。《道枢》卷三十:“心之火可以为…《金丹大成·金丹问答》:“姹女在心。”一说指肾精。
-
二黄丹
《瘄疹选要》:二黄丹:处方:雄黄1两,麻黄1两。功能主治:闷瘄不出,及瘄已见,为风寒所闭,或伤冷不透,喘急闷乱。摘录:《瘄疹选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引孙真人方:二黄丹:处方:黄柏5钱,轻粉1钱。摘录:《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引孙真人方《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组成:硫黄31g,雄黄31g,冰片1.5g,樟脑1.5g。
-
栝楼茎叶
出处:《别录》拼音名:GuāL uJīnɡY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茎叶。性味:《纲目》:酸,寒,无毒。功能主治:《别录》:疗中热伤暑。各家论述:《本草正义》:瓜蒌茎叶治中热伤暑,以其清芬凉爽,故善涤暑。亦犹孙真人所谓季夏之间,困乏无力,宜服五味子汤以收耗散之气,使人精神顿加也。
-
仙方椒苓丸
《本草纲目》卷三十二引《邵真人经验方》:组成:真川椒1斤(炒去汗),白茯苓10两(去皮)。功效:补益心肾,明目驻颜,顺气祛风,延年。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铁器。
-
皂荚豉汤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孙真人方,名见《卫生总微》卷十四:组成:皂荚(烧灰)。主治:咳嗽。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豉汤下之。制备方法:上为末。
-
千金内消散
《古今医鉴》卷十五:方名:千金内消散别名:加减真人活命饮组成:大黄3钱,赤芍药1钱,白芷1钱,木鳖子(去壳)1钱,乳香1钱,没药1钱,皂角刺1钱,白僵蚕1钱,瓜蒌仁1钱,天花粉1钱,归尾(酒洗)1钱半,穿山甲3大片(蛤粉炒黄色,杵碎),金银花3钱,甘草5分。主治:肠痈,便毒。用法用量:水、酒煎,空心服。
-
神验椒丹
《医便》卷一引许真人方:方名:神验椒丹组成:真正川椒2斤半(拣去枝目,切勿用闭口者)。主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并诸虫积。制备方法:上用釜1只,覆于地上,四围可刀画记,去釜,用炭火烧红其地,用米醋泼地,将纸摊椒在上,以釜盖之,良久取出,为末,用炼蜜1斤4两为丸,如梧桐子大。用药禁忌:忌五辛、葱、蒜。
-
香中丸
《梅氏验方新编》卷二:方名:香中丸组成:陈香橼(去瓤)4两,真人中白3两。主治:鼓胀发肿。用法用量:每服2钱,用猪苓、泽泻煎汤,空心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末。用药禁忌:忌盐三月。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香中散。
-
中外卫生要旨
前3卷为国内的养生保健资料,除辑录文史、佛、道诸书养生论述外,合刊了《却病延年动功》、《易筋图说》、《八段锦坐功图》、《真人咏蛰龙法》、《六字延寿诀》、《重刊太乙针方》等有关养生、导引、针灸等书,增补了《随息居饮食谱》;全书虽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论述,但编排杂乱观点兼收并蓄,应分析批判地对待。
-
四言举要
后由清代潘楫根据崔嘉彦《四言举要》(明·李言闻删补改订本)予以注释著成《医灯续焰》,注文多据《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以及张洁古、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等诸家学说,并结合潘氏业师王绍隆所传授的脉学见解,联系各科病证阐述脉理治法,内容比较详备。初刊于1652年。
-
许学文
许学文为明代医家。安徽合肥人。精通医术,尤其长于痘疹科。活人甚众。著有《痘科约旨》、《保赤正脉》二书,均佚。另有《孙真人宝训》,未见行世。
-
性命圭旨
《性命圭旨》气功专著名。传为明·尹真人述,其弟子所录。全书分元、亨、利、贞四集。全书汇融道、佛、儒各家之说,以图配文,阐述道家内炼理论及具体功法,而其大要归于道教。书中论述内丹颇为详细,强调性命双修。本书内容丰富,阐述详切,绘图精工,为后学所称道,较有影响。收入《道藏精华录》第9册。
-
医灯续焰
《医灯续焰》脉学著作。二十一卷。明·王绍隆传,清·潘楫增注。初刊于1652年。潘氏取崔嘉彦《四言举要》(明·李言闻删补改订本)予以注释。注文多据《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脉经》,以及张洁古、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等诸家学说。内容比较详备。现存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
张三丰
张三丰明代医家。道士,名全一、君宝,辽东懿州(今辽宁阜新)人。游医各地,游走四方,用药多奇效。明太祖尝遣人召之,避而不见。今存有孙天仁所集之《三丰张真人神速万应方》,云为三丰所传者。
-
千金宝要
《千金宝要》为书名。六卷(又有八卷本或十七卷本,后本系析篇为卷)。宋·郭思编。作者取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中的简、便、验方及针灸法汇编而成。内分妇人、小儿、中毒等17篇。其中医论一篇,系摘录《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关病机、制药等内容编成。本书除木刻本外,另有陕西耀县药王山的石刻拓印本。
-
奇效海上良方秘本
《奇效海上良方秘本》医方著作。旧题孙真人著,实系托名之作。撰年不详,1914年曾予刊印。本书分为头面、耳目、口鼻、喉舌齿牙、身体、四肢、胸胃心腹、杂症、妇女、胎产、小儿、痘疹、痈疽疮毒及中毒急救等类、各类病证皆先列述其主要证候,然后分别汇选单方验方。
-
喉科秘诀
《喉科秘诀》喉科著作。二卷。近代喉科专著。题名破头黄真人撰,刊于1922年。上卷介绍了8个喉科验方及针灸法;下卷分述22种喉风证治内容简要,较切实用。现有《三三医书》本。
-
十六字诀
十六字诀气功内丹术基本功法。又名“十六锭金”或“一秤金诀”。《赤凤髓·李真人长生一十六字妙诀》:“一吸便提,气气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并载有具体练功法。此功法简便易行,据称可获较好养生效果。又《养生秘录·中黄内旨》、《脉望》等均载有此功法,文字略有不同。
-
十二多
十二多养生学术语。指12种情志过度变化而损害健康的行为。与“十二少”相对而言。《养性延命录》引《小有经》:“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志,多事则形疲,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治,多恶则憔煎无欢。无多者,几乎真人大计。”
-
三戒
三戒养生术语。含意不一。儒家之说,见《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所得。”道教之说,如《孙真人卫生歌》:“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三者若还有一焉,须防损失真元气。”
-
挈
挈用手抓握,引申为掌握、驾驭。《素问·上古天真论》:“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
金樱子煎
别名:金樱子膏处方:金樱子。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固肠止泻,活血驻颜。止小便利,涩精气,久服令人耐寒轻身。主脾泄下痢。肝肾两亏引起的精神衰弱,小便不禁,梦遗滑精。用法用量:金樱子膏(《明医指掌》卷七)。各家论述:《证类本草》引沈存中:金樱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世之用者,待红熟,取汁熬膏,大误也。
-
静神丸
处方:胡麻3升(去黄黑者,微炒令香,研为末),白蜜3升。制法:上和调,煎,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肺气,润五脏,休粮,填人骨髓,甚有益于男子。年若过40以上,服之效。摘录:《证类本草》卷二十四引孙真人方(见《普济方》卷二十六)
-
韭子一物丸
处方:韭子。功能主治:大人遗浊,小儿遗尿。用法用量:上为丸服。各家论述:《经》曰:淫气遗溺,痹聚在肾。痹聚者,湿气聚而为痹也。韭子润而辛热,辛热则能散湿,润则能就下,故孙真人每用之,令其就下而疗痹气尔。摘录:《医方考》卷四
-
蜜酒
《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引孙真人方:方名:蜜酒组成:沙蜜1斤,糯米饭1斤,面曲5两。主治:风疹,风癣。用法用量:寻以蜜入酒代之亦良。制备方法:熟水5升,同入瓶内,封7日成酒。
-
刘贶
刘贶为唐代文学家。字惠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史学家刘知几(661~721)之长子。博通经史,明天文、律历、音乐、医算之术,官至起居郎。参与修国史,著作甚多,医著有《真人肘后方》3卷,已佚。
-
韩𢘅
字天爵,号飞霞道人,又曾易名为白自虚人,人称白飞霞。正德(1505-1521年)间曾至京师,受武宗召见,并赐号“抱一守正真人”,后返蜀,卒于成都。贡献:著有《韩氏医通》二卷(1522年),强调四诊合参以鉴别病证,提倡“六法兼施章”之医案格式,为后世循用。另著有《杨梅疮论治方》一卷,为我国早期治疗梅毒之专书。
-
葛玄
葛玄(164-244年)养生家、炼丹方士。丹阳句容人。葛洪从祖父。慕长生久视之道,从左慈处得《太清丹经》、《九鼎丹经》、《金液丹经》。传弟子郑隐,再传葛洪。人称“葛仙公”、“太极左仙公”。宋崇宁三年封“冲应真人”,淳祐三年封“冲应孚佑真君”。撰有《浮黎鼻祖金华秘诀》一卷,收入《道藏精华录一百种》。
-
百补构精丸
处方:熟地黄4两,山药2两,五味子6两,苁蓉3两(酒浸1宿),牛膝2两(酒浸),山茱萸1两,泽泻1两,茯苓1两(去皮),远志1两(去心),巴戟天1两(去心),赤石脂1两,石膏1两,柏子仁1两(炒),杜仲3两(去皮,锉碎,慢火炒令丝断)。功能主治:梦泄,精滑不禁。摘录:《中藏经》引葛玄真人方
-
牙疳回疳散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组成:真人中白5分(煅),陈蚕茧2钱5分(煅存性),五倍子1钱(打碎,去盅),制明矾(法用整五倍子1钱,内装明矾1钱,煅枯,研细末用),川连末5分,芦荟末5分,犀牛黄3分,青黛5分,冰片4分,蟢子窠17个(煅存性)。主治:牙疳。用法用量:先用河蚌煎汤漱口,用少许吹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秘传败毒散
《松崖医径》卷下:方名:秘传败毒散组成:穿山甲(火煅存性,或炒)1两,白芷5钱(一半生,一半炒),川大黄5钱,(一半生,一半煨),(1方有酒炙败龟版1两,)主治:发背,痈疽,疔肿,瘰疬,便毒。用法用量:每服3钱,酒调下;重者,煎真人活命汤调下。觉腹中作疼,则脓毒从大便出矣。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孙思邈先生十三鬼穴歌
《孙思邈先生十三鬼穴歌》为针灸歌赋名。又称《孙真人十三鬼穴歌》。见《针灸大全》。内容主要是将治疗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编成歌诀。
-
实用火针疗法
《实用火针疗法》为书名。郭长青、曹榕娟、刘乃刚编著。2009年05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火针疗法的一般操作方法、适应证、禁忌证,按照临床分科介绍了火针疗法在临床的应用,并附精确的真人穴位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