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田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关元穴主治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石门穴主要用于小腹、肝肾及脾胃疾患等:如腹胀坚痛、小腹绞痛、奔豚、水肿、尿潴留、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尽、泻痢不禁等。
-
中丹田
中丹田指心窝部,相当膻中穴部位。一说中丹田为心下脐上脾宫正位或脐中。中丹田为气功内丹术术语。《抱朴子内篇·地真》:“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东医宝鉴》引:“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以眉间(印堂)称上丹田;以脐下(关元)为下丹田。《黄庭内景经》:“丹田之中精气微。”中丹田在心下;
-
上丹田
上丹田我气功所称的体表部位,指两眉间当印堂穴的部位。出《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部位在两眉间,《东医宝鉴》引:“上丹田,藏神之府也。”以胸窝正中(膻中)称中丹田;以脐下(关元)为下丹田。《黄庭内景经》:“丹田之中精气微。”《抱朴子内篇》认为丹田有三:上丹田在两眉间;
-
意念放松法
意念放松法是一种放松的方法,可以缓解紧张情绪。此时用腹式呼吸法慢慢呼吸。吸气时,想象丹田中的这股气由腹部逐渐上升到胸部,再上升到头部,直到头顶“百会”穴,吐气时,想象这股气由“百会”穴自后而下顺着脖子、脊梁下降,直至回到丹田。
-
八段锦导引法
漱津三十六(把唾液漱三十六次),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把口内唾液分三次咽下有声),龙行虎自奔(液是龙,气是虎)。闭气搓手热(用鼻吸气,闭气少许,搓手到极热,将气慢慢出),背摩后精门(精门是腰后的外肾,用手摩后,收回握固)。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鼻引清气,闭少许),两脚放舒伸(两脚放直)。
-
守一
守一为养生术语。一般集中于下丹田、中丹田或上丹田中(《抱朴子内篇》认为丹田有三:上丹田在两眉间;中丹田在心下;下丹田在脐下。思一至饥,一与之粮;其方法,或本道家虚无之旨,身心双志,不起思念,不为声色利害所动心,如此常行,心则“清静”,以求长生。或专守丹田之神,葛洪又称为“守真一”、“守玄一”。
-
三焦痈
三焦痈为病名,即发于丹田穴部位的痈。病由湿热因遇寒凝滞结而成,除局部之外症外,身多寒热往来,二便秘涩等。治法参见小肠痈:小肠痈的治法:脉迟紧者脓未成,宜牡丹皮汤下之;脉洪数者脓已成,宜薏苡仁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五:薏苡仁五两、牡丹皮、桃仁各三两、瓜瓣仁四两)。气血虚者,可用八珍汤加减化裁。
-
一意规中
一意规中气功内丹术术语。规中为丹田异名。即意守丹田。又称一意归中。《悟真篇》:“橐天龠地徐停息,一息规中随后及。”
-
封炉
封炉气功内丹术术语。丹药采取之后,当送归丹田封固温养,谓之封炉。为炼精化气四要诀之一。方法为归精气于丹田而以意守之。《道乡集》:“封炉者,即归土釜,恐其走失,以意而守,以目而照,先存后忘,合乎自然,即封炉之要诀也。”参见产药、采药条。
-
马家气功
马家气功是当代气功师马春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编创的套路功法。预备功分贯气法和静坐入定法,要求意念集于丹田;益寿功源于五台山,分仙鹤步、逍遥步、消食步、虎扑等四式;大力功有力劈两山、力举千斤、力推大山、左推山、右推山、力按双牛等功式,要点是有“神”、有“意”,意气合一,神意双收;
-
巴戟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良姜六两,紫金藤十六两,巴戟三两,青盐二两,肉桂(去粗皮)、吴茱萸,各四两。功能主治补肾脏,暖丹田,兴阳道,减小便,填精益髓,驻颜润肌。治元气虚惫,面目黧黑,口干舌涩,梦想虚惊,眼中冷泪,耳作蝉鸣,腰胯沉重,百节酸疼,项筋紧急,背胛劳倦,阴汗盗汗,四肢无力。
-
葆元异验膏
处方:全当归1两,大生地8钱,川续断6钱,白芍药5钱(酒炒),黄耆5钱,肉苁蓉5钱(炒),条芩1两(酒炒),甘草3钱,益母草1两。用法用量:上用香麻油2斤,浸7日,熬成膏,加白占1两,再熬3-4沸,量加飞过东丹收成膏,再入飞过龙骨1两,搅匀,退火10余日,用大红缎摊碗口大,贴丹田穴,半月1换。
-
萆薢煎丸
别名:补骨脂煎处方:萆薢1斤(用新米泔洗净,焙干,入新瓦罐子内,以醇酒5升浸,用油单密封口,放日中晒7日,取焙干,为末),补骨脂(炒)4两,狗脊2两(去毛,醋炙),巴戟天2两(去心),牛膝2两(去苗,酒浸,切,焙),茴香子(以盐1两同炒)2两。功能主治:补益丹田,壮筋骨。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
定呃汤
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丁香5分,陈皮5分,茯苓5钱,沉香末1钱,牛膝1钱。功能主治:气逆而寒邪入胃,忽然呃逆不止。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参、苓、白术纯是补气回阳之药,丁香祛寒,沉香、牛膝降入丹田以止其逆。逆气既回,而呃声自定。摘录:《辨证录》卷四
-
二石丸
处方:磁石2两(火煅醋淬7遍),硇砂半两。制法:上2味,捶碎,入砂盒子内,盐泥固济。以酒煮羊肾1对,细切,烂研取汁,入少面为糊,丸如梧桐子大,阴干。功能主治:补丹田,壮筋骨。主脾肾久虚,脐腹痼冷,目暗耳焦,身重足痛,行步艰难,腿膝无力。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
金锁补真丹
处方:川续断5分,川独活,谷精草5分,黄精草5分,莲花蕊1两(干用),鸡头粉1两(煮熟用),鹿角霜1两,金樱子5两(去皮尖)。功能主治:升降阴阳,壮理元气,益气,补丹田,振奋精神,大能秘精。主梦遗白浊。若欲药行,早晨另丸药50丸,如梧桐子大,温酒送下,应验。摘录:《普济方》卷二一八引《德生堂方》
-
参附接命膏
处方:人参8两,大附子8两。制法:上为粗末,将天鹅油2斤浸半月。慢火熬至焦黑,绞去滓,再熬至滴水成珠,再入东丹1斤,慢熬成膏。功能主治:痨弱,喉音哑者,饮食不进,肚腹疼痛。用法用量:待温,加入麝香5钱,摊苎丝上贴在丹田处连脐。内服河车回天丸。痨瘵将危贴此回生。摘录:《玉案》卷四
-
水金丹
《百一》卷一引钱观文方:组成:透明硫黄1斤,轻粉1两。功效:补暖丹田,壮元阳。兼治妇人室女赤白带下,面黄萎瘦。然后轻手脱去盂子,将15两研细硫黄末用一大匙抄入池子内,次入合和轻粉硫黄末2两铺盖顶上,以匙捺,令小实;取之已成一片,刷去蚌粉尽,净研令极细,用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壮本丹
《古今医鉴》卷十:组成:杜仲(酒炒)1两,肉苁蓉(酒洗)5钱,巴戟(酒浸去骨)5钱,破故纸(盐水炒)1两,茴香1两,青盐5钱。功效:壮筋骨,补元气,利大小便,养丹田。主治:肾虚腰痛。用法用量:每次服1个,用黄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本,将猪腰子分开,入药在内,缝在纸包煨熟。
-
琼方既济丸
《普济方》卷十七引《卫生家宝》:方名:琼方既济丸组成:白茯苓1斤,破故纸1斤。功效:益心气,补丹田。妇人常服有子。主治:为事健忘,神志不安,梦寐惊悸,不思饮食;肾水无所滋养,腰重脚弱,行履少力,精神恍惚,小便频数。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三元
概述:三元:1.人体部位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悟真篇》董德宁注:“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在内丹术中,炼精化气而成者,叫人元;炼神还虚而成者,叫天元。《性命圭旨》:“一元精固,交感之精自不泄漏;
-
一指禅功
一指禅功为气功功法。在特定的坐功、站功、行功的自我锻炼基础上,运内气于食指尖,发放于指外,以食指代金针,点人身之穴道,使通经络,调气血而治疗疾病的功法。其功法分为:坐功,包括意守丹田、收功;运行法,系循手太阴肺经运行出体外,成为外气。
-
俞用古
俞用古明代医家。浙江新昌人。精医理,善辨证论治,常以意疗取效。一女子欠伸,双手僵直不能下。诊曰:“须灸丹田。”燃灸,令解其裙,女惊护之,双手遂下,病即愈。又一家数口忽哑,询其所嗜,答曰:“雉。”令饮姜汁,药下亦愈。问其故,答曰:雉多食半夏,其毒在内故也。
-
九转
外丹术认为,外丹炼制次数越多,药力越足,服后成仙越速,而以九转为贵,《抱朴子内篇·金丹》对此有具体说明。又有指五脏真气、三田真气与神水和合于下丹田,如《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秘传还丹诀》:“以五脏真气、三田真气合和神水下丹田,而曰九转。”
-
调药
调药气功内丹术术语。谓炼丹时精、气、神的调理。即以神调情调气,精满化气,气满生精,精满气足则神旺。其方法是凝元神、元气于丹田而调和之。惟用意不能重滞,要若存若亡。
-
丹元
丹元为气功术语。心神的代名词。《简易方》:“心名丹元。”《黄庭内景经·心神章》:“心神丹元字守灵。”一说谓丹田之异名。
-
丹鼎
概述:丹鼎:1.药鼎;2.气功学术语。药鼎·丹鼎:丹鼎即药鼎。为道士炼丹工具。多为可以加火的密闭的铜铁器。气功学术语·丹鼎:丹鼎为气功学术语。丹田之异名。
-
保健灸
保健灸(keepingfitmoxibustionhealthpreservingmoxibustion)是指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为目的而施行的灸法。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气海、关元、膏肓俞等。《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九》:“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着人也。”张杲《医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
二精丸
处方:黄精(去皮)2斤,枸杞子2斤。制法:上2味,于八九月间采取。先用清水洗黄精1味,令净。控干细锉,与枸杞子相和,杵碎拌令匀,阴干再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助气固精,保镇丹田,活血驻颜,长生不老。主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温酒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
加味苍术膏
处方:苍术10斤(捣如泥,入大锅内,用水2桶,以文武火煮至10余碗,取出绢滤,入瓷罐内),人参4两,生地4两,熟地4两,黄柏4两,远志4两,杜仲4两,川芎4两,胡桃肉4两,川椒4两,故纸4两,当归4两,姜汁4两,青盐2两,朱砂1两,旱莲草汁2碗,白蜜2斤。主男子精冷绝阳,妇人胞冷不孕。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理气丹
处方:当归5钱,沉香1钱,滑石1钱,石韦(去毛)1钱,王不留行1钱,白芍7钱半,冬葵子7钱半,陈皮1钱半,甘草1钱半。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淋。丹田胀满,气滞难通。用法用量:每服2钱,煎大麦汤送下。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星附汤
《普济方》卷八十九引《济生》:方名:星附汤组成:附子(生,去皮)1两,南星(生,去皮)1两,木香(不见火)半两(一方用沉香)。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9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痰涎壅塞,声如拽锯,服药不下,宜于关元、丹田2穴灸之。主治:中风。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
续随汤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方名:续随汤组成:续随子14粒(细研)。主治:血黄。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下血,心间烦闷,腹中有块痛,如虫咬,吐逆喘粗。用法用量:用水1盏,煎至6分,去滓,放冷顿服。看鼻咽及下血,其血鲜者堪医,如齿及鼻黑,发直者死。先烙丹田穴次烙后心囟,如不愈宜服此方。
-
滋肾饮
《易氏医案》:方名:滋肾饮组成:厚黄柏3钱,青盐1钱,升麻1钱。主治:齿痛。凡有恼怒,病亦如之。十年前尚轻,十年后殊甚,每发必三五日,呻吟苦状难述,竟绝欲,服补肾丸,清胃饮俱不效。以滋肾饮饵之,药入口,且嗽且咽,下二盏,随觉丹田热气升上,自咽而出,复进二盏,其痛顿止,齿即可叩,遂愈,永不再作。
-
蓉参丸
《医级》卷八:方名:蓉参丸别名:鸦参丸组成:鸦片泥5两,人参3钱,肉桂1钱半,沉香1钱半,枸杞3钱。功效:强脾胃,进饮食,涩精气,暖丹田,聚精神,止泻利,起痿,种子续嗣。主治:气虚气滞,肝胃心脾诸痛。制备方法:上为末,以鸦片煎净膏为丸,如绿豆大。
-
练功要领
练功要领是气功练功所遵循的基本法则。(2)动静结合。指练静功时做到体态静而气在动,而练动功时做到体态动而意念专一。(3)上虚下实。指一种“意气伴行,同驻同往,意行气行,意止气止”的练功境界。指练功到高级境界(炼丹)时做到武火发起、文火温养,火候适度。即强调练中有养,养中有练,以功养功,养练并重。
-
虚明功
虚明功是1955年发掘传统功法整理而成,1958年北戴河气功康复医院用于临床,后经由宏计改进成为动静结合、正辅功兼练的套路功法。调神则有意守法(意守呼吸、意守丹田、意守运丹、意守统体、意守虚窍、意守虚明)、作念法(走笑作念、爱憎作念、愈病作念、松散作念、坦适作念、虚明作念)、定景法。
-
十六字气诀
十六字气诀为气功功法。又名李真人一十六字妙诀。一提便咽,水火相见。”随即从鼻吸清气一口,意想送到腹部脐下一寸二分,即丹田气海中,略存一存为一吸。随即下部用力,好象忍小便,意想把气提起,又回到肚脐,达到夹脊双关肾门,直提到头部后顶的玉枕,透到眉心(泥丸),为一呼。然后再咽唾如前,循环一周。
-
李真人一十六字妙诀
十六字气诀为气功功法。又名李真人一十六字妙诀。一提便咽,水火相见。”随即从鼻吸清气一口,意想送到腹部脐下一寸二分,即丹田气海中,略存一存为一吸。随即下部用力,好象忍小便,意想把气提起,又回到肚脐,达到夹脊双关肾门,直提到头部后顶的玉枕,透到眉心(泥丸),为一呼。然后再咽唾如前,循环一周。
-
尊生导养编
《尊生导养编》按摩著作。清·张映汉撰。刊于1823年。作者介绍有益于健身、防病治病的自我按摩方法,由脐下(丹田)开始,按照头部、胸腹、上肢、背部、下肢的顺序结合经络经穴的位置与主治,依次操作。所用手法主要有搓、揉、(扌衮)、捏、握等,基本不谈理论,卷首有穴道图4幅。
-
玄牝
玄牝为气功术语。出《道德经》。这里玄牝是指人体生命之根本。后世对玄牝认识有两种见解。即并非实体,也不定位,是不能以形色相求得的,只是在练功中体现(见《脉望》)。如《冯氏锦囊》认为身中一窍,《养生秘录》认为二肾之间及宫脾为玄牝,《灵剑子》认为髓门,《奇经八脉考》认为任督二脉,《胎息经注》认为丹田等。
-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气功导引专著。《诸病源候论》在所论的绝大部分证候之后,均附有相应的气功导引治疗方法,共计260余条,可说是隋以前医疗气功导引法的一次总结。这些功法丰富多采,以姿势来说,有偃卧、侧卧、端坐、跪坐、踞坐、蹲坐、舒足坐等;以炼意来说,有内视丹田,存守五脏,存念引气等;
-
庄周气诀解
《庄周气诀解》为气功学专著。托名解述庄周气诀,可能为唐人所传。本书以论述咽气为主,兼及存想。认为通过握固、闭气、吞液,可使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神,神化为液,液化为骨,胎结丹田,绵绵长存,行之不倦,神充体溢。
-
湿家
湿家是平素湿重患者的古称。多有身疼肢重,发热、头汗出,胸满,小便不利等证。《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湿家之为病,一身尽,发热,身色如熏黄也。”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当以利湿为大法。结合兼证情况予以辨证论治。
-
阴阳循环一小周天
阴阳循环一小周天为气功功法。为小周天的全称。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载其功法为:呼气时,舌抵上腭,鼓腹使气下降到脐下,称气贯丹田。再吸气,收腹,足趾抓地,舌抵上腭,从会阴运气过肛门,沿督脉的尾闾,夹脊和玉枕三关,到头顶百会穴。再由两耳颊分道而下,会至舌尖,与任脉接。
-
三一
三一养生学术语。《玄门大论三一诀》引孟法师云:“今三一者,神、气、精;另有以三神(意神、志神、念神)、三光(虚赤光、元黄光、空白光)、三色(始青、元白、玄黄)及三丹田神名等释三一者。在气功内丹术中,又谓炼神、炼气、炼精三法统一于“一气”。《太上九要心印妙经·三一机要》:“夫三一者,三成一气也。”
-
内丹
内丹为气功术语。道家称进行气功练功活动,吐故纳新,为炼内丹。内丹术是宗道家逆修返源、长生驻世之旨,以人身作炉鼎,以精、气为药物,神为驭能,经一定的炼养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不散,致某种有形之物结于丹田而成内丹。其炼养核是性命双修,修炼过程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阶段。
-
华池
《黄庭内景经·肺之章》务成子注:“口为玉池,亦曰华池。”《黄庭内景经·中池章》务成子注:“舌下为华池。”一说为丹田异名。《金丹大成·金丹问答》引紫清:“华池正在气海内。”肾间动气·华池:华池指气功内丹术中的药物铅,即肾间动气。《龙虎还丹诀颂》谷神子注:“华池者,铅。”
-
阴阳循环一大周天
阴阳循环一大周天为气功功法。秦仲三《气功疗法和保健》载,其功法为:呼气时,舌守下腭,口微开,气贯丹田,鼓小腹,沉气会阴,分两支沿两腿下,直至脚心(涌泉)。吸气,收小腹,舌舔上牙龈,自涌泉提气,沿两腿上,气会肛门,提肛引气上升经尾椎、脊椎和颈项,到头,顺两耳分下,会于舌尖,与呼气时的气相接。
-
还元丸
处方:木香2两,干莲子(去心)2两,沉香(末)2两,天雄(长大者,汤浸1食久,新水又浸两食久,去皮脐,候干,文武火炮裂,地坑子内碗合1复时)2两,龙骨(为末,研千遍,用粗甘草半两,煎水1升,飞过,更研)2两。功能主治:固精,补元气,悦颜色,实丹田。主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还元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