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夹
夹为古代中医眼科手术器械名称。见《目科正宗》。多用老竹制成(见图48)。用以治疗睑废、倒睫拳毛等。图48(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
夹眼法
夹眼法为古代中医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审视瑶函》。即用夹法。以特制之竹夹,将患睑之皮肉适度置入夹内,审其倒睫、睑废等矫正之后,收紧固定竹夹。术后约七日,待被夹入之皮肉干萎后除夹,用剪或刀剔除干萎之皮肉。所遗残痂,任其自脱。此法现已不采用。
-
用夹法
用夹法为古代中医眼科手术方法。见《银海精微》。又名夹眼法。以特制之竹夹,将患睑之皮肉适度置入夹内,审其倒睫、睑废等矫正之后,收紧固定竹夹。术后约七日,待被夹入之皮肉干萎后除夹,用剪或刀剔除干萎之皮肉。所遗残痂,任其自脱。此法现已不采用。
-
痔科体育疗法
痔科体育疗法指加强肛门的功能锻炼,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防治痔科疾病的一种体育疗法,分站式和卧式两种。站式:(1)两腿交叉站立,先收臀,夹腿,提肛,然后全身放松。卧式:(1)仰卧床上,两脚交叉,先全身各部尽量放松,接着臂部及大腿用力夹紧,同时肛门如忍粪状缓缓用力上提。
-
拢法
拢法推拿手法名。见《外伤中医按摩疗法》。用两手掌尺侧面对合,夹住应治疗部位的肌肉,一夹一放地反复进行;也可将肌肉夹起后摇动几下再放。多用于腹部。
-
小儿羸瘦
小儿羸瘦(羸音léi雷)为病证名。指小儿形体消瘦,体质羸弱。小儿脾胃脆弱,易虚易实,如果喂养不当,或患泻痢等症,损伤脾胃功能,使之食欲不佳,甚至不能饮食,影响气血生化,肌肤得不到营养,则可渐至体羸而消瘦。《诸病源候论》:“夹热者,即温壮身热,肌肉微黄;挟冷者,用益黄散;冷热既除,则用参苓白术散调之。
-
激光烧灼法
激光烧灼法是痔疮激光疗法之一。手术方法:病人取侧卧位或截石位,消毒肛门周围皮肤以及肛门内的肛管和直肠下段,局麻扩肛,充分暴露痔核,用止血钳将准备烧灼的痔核夹住提起,用弯止血钳沿肛门纵行方向夹住痔核的基底部,用盐水纱布保护钳下的健康组织,随后接通激光电源,开动吸烟器,将电源调至180~
-
有效夹
有效夹(effectivetrap)是指处于正常布放状态的鼠夹,以及夹到鼠或由于鼠的原因造成击发和诱饵丢失的鼠夹。
-
吉祥油
处方:雄黄3钱,明矾1两5钱,花椒2钱,松香1两,猪板油半斤,江青布3尺。制法:上药与油,将布卷包,用火夹夹住,麻骨火烧,下以碗承油。功能主治:湿毒臁疮,黄水常流,常结痂而淫痒。
-
热狗
热狗源自于德国,在德国,热狗叫做法兰克福香肠,这个名称起源于德国的一个城市--法兰克福,这种香肠最初是在此城市制造的。后来传到美国,美国人称之为"(腊肠狗香肠)"因为腊肠狗长的长长的而且又是源自德国.在美国卖腊肠狗香肠的小贩,前胸背着一个热水箱,里面装了保温的香肠,叫卖"getyourdachshundsausage!
-
诊余举隅录
《诊余举隅录》医案著作。二卷。清·陈廷儒撰于1897年。作者强调按证论治。每一验案皆注重辨证、审脉和病人的体质因素。夹叙夹议,不厌其详。医理与治案结合较好。本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东庄医案
《东庄医案》为医案著作。清·吕留良撰。作者集录三十条临症治验笔记。案中夹叙夹议,论述证治,辨析脉义。治法偏于温补,立法处方颇有独到之处。吕氏主张随证论治,师法而不泥方。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编》中。
-
脑电图伪差
脑电图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伪差,所以在描记中应时刻注意识别和排除。4.外界电干扰主要为电磁波干扰及静电感应。常来自脑电图室附近的超短波仪、高频震荡器、X线机和大功率的其他电气器械的电磁波干扰,没有屏蔽的各类交流电源线,室内其他电子仪器同时使用,地线不合格,受检者穿着化纤衣服产生静电感应等。
-
小麦煎汤
《朱氏集验方》卷十一引刘道夫方:方名:小麦煎汤组成:麻黄半两(去节,汤泡),白术(炮)3钱半,干葛3钱半,白茯苓2钱半,甘草2钱半。主治:小儿夹食夹惊伤寒,正受伤寒,咳嗽,夜热昼凉,伤风、疮疹之疾。附注:方中白术用量原缺。
-
消斑快毒汤
《救偏琐言 备用良方》:方名:消斑快毒汤组成:连翘、玄参、生地、牛蒡、木通、蝉蜕、丹皮、荆芥穗、黄连、甘草、地丁、赤芍。主治:痘疮夹疹夹斑,肤红如醉者。加减:极热者,加大黄,及灯心20茎。
-
白牡丹
白牡丹是花朵形白茶之一。采自大白茶品种者,称大白;根据气候条件,采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历时50-60小时,不少于36小时,也不宜超过72小时。当萎凋叶毫色发白、叶尖翘起、含水率约30-35%时要进行并筛,促进叶缘垂卷,防止叶面贴筛呈平板状。中、低级叶堆放,叶堆厚10-15cm,促进叶态与叶色形成。
-
开放式输液术
2、去除液体瓶铝盖,以无菌操作取下橡皮塞,用乙醇消毒瓶口,打开输液吊瓶包,检查装置是否完善,夹紧输液管,一手拿吊瓶并将导管根部折叠夹在手指间,一手取液体瓶,先倒出少量液体于弯盘内冲洗瓶口,倒入少量溶液(约30-50ml)冲洗输液吊瓶和输液管,将液体排入弯盘。然后倒入所需溶液。3、余同密闭式输液术。
-
放射防护监控
所有的放射工作人员都应该佩带个人的防护监视卡(剂量测量胶片或TLD),以记录它们日常工作所接受的曝光总量。热释光剂量计(thermoluminescentdosimeter,TLD)是一个放在塑料夹中的特制晶片。由于TLD对热和潮湿敏感度低,因此,仅需要每3个月更换并读数一次。如果做透视工作,应放在领子的水平处、铅围裙的外面。
-
方镊子
方镊子为眼科手术器械名称。见《眼科菁华录》。全铁制造(见图40)。古代使用竹夹治疗时,用方镊子紧固竹夹,以使其稳定。图40(图出自《中医大辞典》)
-
郑樵
郑樵(1103-1162年)南宋史学家。莆田(今属福建)人。不应科举,居夹漈山上,苦读十年,访书十年。撰有《通志》、《氏族志》、《动植志》等八十余种。尝谓本草尤关人命,务须识真辨伪。故撰《通志·昆虫草本略》,致力辨析动植物之名与实。另著《食鉴》四卷、《鹤顶方》二十四卷、《采治录》、《畏恶录》等医书,均佚。
-
分痘汤
处方:升麻1钱,元参3钱,麦冬3钱,当归2钱,青蒿2钱,生甘草2钱,半夏5分,生地3钱,荆芥1钱。功能主治:痘已见形,又出一层红斑者,此夹疹痘也;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四
-
接骨良方
处方:乳香半两,人骨1两,飞罗面3钱(5月5日收者)。制法:上为末,无根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接骨。主用法用量:每服30丸,好酒送下。如遇打扑折损其骨,即将伤骨辏完,以炒米粉酸醋调敷,用木片夹住,过3日洗去米粉,只用木片仍前夹住。起初隔日进1服,待骨接住,5日1服,骨痊勿服。
-
沈氏閟泉丸
《杂病源流犀烛》卷七:组成:益智仁、茯苓、白术、白蔹、黑山栀、白芍。主治:实热或寒而致小儿睡中遗尿。加减:夹寒,去山栀,加萸肉、巴戟、干姜。
-
夜阴散
《济阴纲目》卷十四:方名:夜阴散组成:蜘蛛3个,红枣3枚(去核)。主治:吹乳乳痈。用法用量:上每枣1枚,入蜘蛛1个,夹于内炒熟,口嚼吃,用烧酒送下。未成者立消,已成者立溃。
-
三合绛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方名:三合绛覆汤组成:真新绛钱半,旋覆花3钱,青葱管5寸(冲),光桃仁7粒,东白薇3钱,归须钱半,广金3钱,苏合丸1颗(磨汁冲)。主治:夹痞伤寒,发自阴经,郁积伤中,形厥如尸者。
-
洗肌散
《普济方》卷二八七:方名:洗肌散组成:青木香、白蔹、槟榔、贯众、荆芥。主治:痈溃后,脓水未干者。用法用量:水煎,以药夹黄葱洗之。
-
洗杖药
《金鉴》卷七十五:方名:洗杖药组成:陈皮5钱,透骨草5钱,南星5钱,天门冬5钱,地骨皮5钱,天灵盖5钱,象皮(切碎)1两。主治:夹伤。用法用量:水煎浸洗,1日2-3次。
-
清热胃关煎
《医醇剩义》卷四:方名:清热胃关煎组成:生地6钱,龟版8钱,花粉3钱,石斛3钱,薄荷1钱,葛根2钱,连翘1钱5分,桔梗1钱,甘蔗3两。主治:齿痛,肾亏而夹有胃火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小曲散
《医学入门》卷八:方名:小曲散组成:小麦曲5分,锅煤5分,狗头骨1分,乳香1分,五倍子1分。功效:夹骨接骨。主治:折伤。用法用量:用热酒调敷痛处。不可敷破处。加减:重者,加天灵盖少许。制备方法:上为末。
-
紫草酒
《冯氏锦囊 痘疹》卷十四:方名:紫草酒组成:紫草5钱,醇酒半盏。主治:痘夹黑点子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扁囊胚
扁囊胚是有腔囊胚的一种变型,即均层有腔囊胚沿卵轴方向所压缩成的形状、相当于动物半球和植物半球分别形成盘状,此时扁平的囊胚腔由于处于上下之间而被夹成一定的形状(如海鞘的一种,石勃卒Cyn-thia)。
-
新月形斑纹
新月形斑纹crescentmarking是家蚕幼虫斑纹之一种,在第5环节背面夹着背线左右1对呈“以”字形。在新月形斑纹的边缘呈黑色,内部呈黑褐色。形蚕及暗色蚕表现明显,但姬蚕该处色素则缺乏,稍稍隆起,表示有原基的存在。
-
夹层培养法
夹层培养法步骤是:先在培养皿中倒一层不含细菌的基本培养基,待冷凝后,加一层含菌的基本培养基;再经培养后出现的菌落,多数是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中生长的营养缺陷型,上、下两层基本培养基的作用是使菌落夹在中间,以免细菌移动或被完全培养基冲散。
-
古苍防汤
概述:古苍防汤为方剂名,出自《医学入门》卷六方。组成:苍术四钱,防风二钱(一方加麻黄一钱)。用法用量:加生姜七片,水煎服。功能主治:主治夹风泻痢,脉弦,头微痛者。
-
阴虚血瘀证
阴虚血瘀证为证候名。指阴液亏虚,瘀血内阻,以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局部刺痛,或出血夹块,色紫暗,或舌有斑点,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瘀阻胞宫证
瘀阻胞宫证为证候名。指瘀血阻滞胞宫,以小腹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或有肿块,或月经后期、量少,经色紫暗夹块,或闭经,或崩漏,舌紫暗或有斑点,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
-
牙科手机
牙科手机(handpiece;dental)是指用来向牙科工具或器具传递(带转换或不带转换)工作所需能量的手持T具夹。
-
血分瘀热
概述:血分瘀热:1.热邪瘀积于血分;血分瘀热指热邪郁积于血分。热邪深陷营血分阻滞血络而成瘀或瘀热互结于血分·血分瘀热:瘀,指瘀血。血分瘀热指邪热深入营血,迫血离经致瘀,或热邪壅阻血络而夹瘀,以致瘀热互结于血分的病理变化。
-
偃卧
偃卧即仰卧。《灵枢·刺节真邪》:“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夹按颈动脉。”
-
丹溪脉诀指掌
《丹溪脉诀指掌》为脉学著作。清·刘吉人编撰。刘氏选录《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部分论述予以校正,并补充了一部分内容。书中夹有一些糟粕,从而使脉义晦涩不清。后编入《三三医书》中。现存初刻本及《三三医书》本。
-
漏下黄候
漏下黄候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血漏下夹有黄色之液体,由脾虚损所致。参经漏条。
-
漏下青候
漏下青候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所下之血夹有青色液体,由肝虚损所致。参经漏条。
-
勒法
勒法推拿手法名。用屈曲的食、中两指紧夹患者手指(趾)根部,迅速滑出指(趾)端。常用于指、趾麻木、屈伸不利之症。
-
九鬼拔马刀
九鬼拔马刀为练功方法之一,出自《易筋经》。侧首直立,一手向下弯至腰后;另一手向上弯至项后,如拔刀状;然后两手交替作上述动作。《易筋经》:“单膀用力,夹抱颈项,自头收回,鼻息调匀,两膝立直,左右同之。”
-
夹缚
夹缚为正骨固定方法名。《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凡夹缚,用杉木皮数片,周回夹紧缚,留开皆一缝,夹缚必三度,缚必要紧。”指用于四肢骨折整复后的外固定。
-
茶蜡丸
处方:蜡、好茶。功能主治:消毒生肌。主诸疮溃后。用法用量:以熔蜡和好茶捏尖丸,塞孔中。又以牛角内粉屑,夹天花粉、真蚌粉干掺。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
灰中黑滑苔
灰中黑滑苔为舌象。舌淡灰色,中间有滑苔数点,黑如墨汁。为邪热传里,内夹宿食,宜表里双解,可用大柴胡汤(见《伤寒舌鉴》)。
-
赤糊饼
处方:赤糊饼3枚(市买者),胡荽5两(洗,择,入少醋拌)。功能主治:五痔及泻血。用法用量:以糊饼夹胡荽,空腹食之。不用别吃物,1-2服血止。摘录:《圣惠》卷九十六
-
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汤
处方:二陈汤加麻黄、杏仁、桔梗。功能主治:化痰,开腠理。主风寒夹痰之咳嗽。摘录:方出《丹溪心法》卷二,名见《脉因证治》卷上
-
凤龙膏
处方:乌鸡卵1个,地龙1条(活者细小者)。制法:以鸡卵开一小窍,入地龙在内,夹皮纸糊其窍,饭锅上蒸熟,去地龙,与儿食之。功能主治:预防痘疮。用法用量:每岁立春日食10枚,终身不出痘疮;邻里有此证流行时,食1-2枚亦好。摘录:《医学正传》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