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经散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调经散:处方: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没药(别研)、琥珀(别研)、赤芍药,各一两;18克,水煎服。摘录:《松崖医径》卷下《女科旨要》卷四:调经散:处方:三棱1两,小茴1两,白芍1两,香附1两,泽泻1两,当归1两,苏叶5钱,红花5钱,青皮5钱,生地5钱,枳壳1两,丹皮1两。
-
小调经散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方名:小调经散组成:归须、白术、半夏、甘草、丹皮、赤苓、防风、香附、陈皮、赤芍、人参、川芎、黄耆、生地、没药。功效:调补气血,祛瘀消肿利水,除湿热。《校注妇人良方》卷二十二:方名:小调经散别名:调经散、桂珀调经散组成:没药1钱,琥珀1钱,桂心1钱,芍药1钱,当归1钱。行血通经。
-
加味小调经散
处方:小调经散加红花、丹皮、牛膝。功能主治:妇人血分血壅,四肢浮肿。用法用量:本方中的小调经散,即《产育保庆》之“调经散”。摘录:《金鉴》卷四十九
-
四物调经汤
《女科万金方》:别名:四物调经散组成:香附2钱5分,川芎2钱5分,当归2钱5分,白芍2钱5分,熟地2钱5分,柴胡2钱5分,陈皮2钱5分,三棱2钱5分,小茴香2钱5分,莪术2钱5分,白芷2钱5分,黄芩2钱5分,青皮2钱5分,砂仁2钱5分,肉桂2钱5分,甘草2钱5分。每帖加生姜3片,葱3根,红花3分,水2钟,煎1钟,空心热服。
-
室女逆经
室女逆经病名。亦称女子逆经,女子涩经赤涩,女子血气逆流,逆经目赤。《银海精微》:“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于上,注于目,灌于睛外皆红色。”本病治宜清热调经或破血通经。可用调经散或顺经汤加减。相当于今之异位月经引起的结膜下出血,甚至玻璃体积血、眼底出血等。
-
产后四肢虚肿
产后四肢虚肿为病证名。《经效产宝·续编》:“产后四肢虚肿者如何?答曰:“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四肢,留淫入深。回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四肢面目浮肿。医者不辨,作气治之,凡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之。夫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重虚也。但服调经散,血行肿消,则病自愈。”
-
血瘕
《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血瘕,留着肠胃之外及少腹间,其苦横骨下有积气,牢如石,因而少腹急痛,阴中若有冷风,亦或背脊疼,腰疼不可俯仰。”《类证治裁·痃癖癥瘕诸积》:“血瘕,经行劳动感寒,留络不去,腰腹急痛,宜血瘕方或调经散。”八瘕即黄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瘕、鳖瘕。
-
产后寒热
概述:产后寒热:1.产后发热、产后乍寒乍热;经云:阳虚则恶寒,阴虚则内热。若恶露未净,伤滞胞络,寒热而小腹痛者,属实,轻则四物汤,重则醋煎散。产后卧不如法,败血流入经络,骨节间寒热,腰股肿热,痛不可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调经散。胸膈饱闷,前后心痛寒热者,伤气于食也,指迷七气汤。
-
鹿胎颗粒
鹿胎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鹿胎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散寒。糖尿病患者禁服。4.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带下伴阴痒,或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妇人血分
病因病机:《圣济总录》:“论曰血分者,经水流通之际,寒湿伤其冲任为之中止,气壅不行,播在皮肤,邪气相搏,经血分而为水,发为肘肿,故曰血分。”病因寒湿伤于冲任,血壅经隧,气机不行,以致经脉不行,经血分而为水,流入四肢。方用调经散(当归、肉桂、没药、琥珀、赤芍、细辛、麝香),加红花、丹皮、牛膝。
-
女子逆经赤涩
女子逆经赤涩为病证名,出自清·佚名《眼科易知》,即室女逆经。《银海精微》:“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于上,注于目,灌于睛外皆红色。”类今之异位月经引起的结膜下出血,甚至玻璃体积血、眼底出血等。治宜清热调经或破血通经,用调经散或顺经汤加减。
-
女子逆经
女子逆经为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所致满眼赤涩。”又名女子逆经、女子逆经赤涩、女人血气逆流、逆经目赤。《银海精微》:“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于上,注于目,灌于睛外皆红色。”治宜清热调经或破血通经,用调经散或顺经汤加减。
-
女人血分
女人血分病名。《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三“妇人血分篇”:“血分者,经水流通之际,寒湿伤其冲任为之中止,气壅不行,播在皮肤,邪气相搏,经血分而为水,发为胕肿,故曰血分。”治宜温经散寒,活血调经,经调则肿自消。方用调经散(当归、肉桂、没药、琥珀、赤芍、细辛、麝香),加红花、丹皮、牛膝。
-
女人血气逆流
即室女逆经,指女子(本应指未婚者)因逆经而致眼部出血之病证。又名女子逆经、女子逆经赤涩、女人血气逆流、逆经目赤。《银海精微》:“此乃室女或肥壮妇人血热经闭,过期不行,则血逆于上,注于目,灌于睛外皆红色。”治宜清热调经或破血通经,用调经散或顺经汤加减。
-
狼尾巴花
《*辞典》:狼尾巴花: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L nɡWěiBɑHuā别名:狼尾珍珠菜、狼巴草、红丝毛、酸溜子(《陕西中草药》),重穗排草(《中国经济植物志》)。治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无名肿毒,咽喉疼痛,肺痈,跌打损伤,骨折,水肿,高血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