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血心痛
血心痛为病证名。指瘀血所致的心痛。《证治汇补·心痛章》:“血痛,若跌仆损伤或平日喜食热物,以致死血留于胃口,时痛时止,或饮汤水下咽即呃。《医宗己任编》卷三:“血痛者,胸膈刺痛,脉必濡涩,食可进,四物汤加大黄、桃仁、红花主之。《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日血,脉必涩,壮盛人宜下,宜代抵当汤;
-
大实心痛
急以煮黄丸利之,利后以藁本汤去其邪也。”心痛为胸脘部疼痛的统称,一指心前区或心窝部疼痛,也指胃脘痛,古代文献对心痛有多种记载。如真心痛、厥心痛、九种心痛、冷心痛、热心痛、气心痛、血心痛、食心痛、饮心痛、失血心痛、蚘心痛、虫心痛、大实心痛、悸心痛等。
-
瘀血胃脘痛
瘀血胃脘痛病证名。《症因脉治》卷一指出此病证有“遇夜痛甚,逢冷即痛,按之有形”的症候特点。高鼓峰《医宗己任篇》:“血痛者,胸膈刺痛,脉必濡涩,食可进,四物汤加大黄、桃仁、红花主之。”《医学三字经》卷一:“瘀血作痛,痛如刀割,或有积块,脉涩,大便黑,宜桃仁承气汤、失笑散。”参见血心痛、胃脘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