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虚盗汗
概述:阴虚盗汗为病证名。见《赤水玄珠·汗门》。病因病机:由于阴虚热扰,津液外泄所致。《医略六书·内因门》:“盗汗属阴虚。阴虚则阳必凑之,阳蒸阴分,津液越出,而为盗汗也。”症状:症见盗汗,伴有烦热、口干等。治疗:治宜养阴清热,可用六味地黄丸、益阴汤。偏于火旺者,宜当归六黄汤。
-
血虚盗汗
指因阴血不足所致的盗汗,属于阴虚盗汗范围。《薛立斋医案全集·保婴撮要》:“当归六黄汤治血虚盗汗,内热晡热者。”见《赤水玄珠·汗门》。《医略六书·内因门》:“盗汗属阴虚。阴虚则阳必凑之,阳蒸阴分,津液越出,而为盗汗也。”症见盗汗,伴有烦热、口干等。治疗宜养阴清热,可用六味地黄丸、益阴汤。
-
血热盗汗
血热盗汗为病证名。《景岳全书·杂证谟》:“阴虚者,阳必凑之,故阳蒸阴分则血热,血热则液泄而为盗汗也。”治疗宜清火补阴,用当归六黄汤。《医略六书·内因门》:“盗汗属阴虚。阴虚则阳必凑之,阳蒸阴分,津液越出,而为盗汗也。”症见盗汗,伴有烦热、口干等。治疗宜养阴清热,可用六味地黄丸、益阴汤。
-
盗汗
盗汗·阴虚火旺证:盗汗·阴虚火旺证(nightsweatingwithsyndromeofexuberantfireduetoyindeficiency)是指阴精亏损,虚火亢旺,以寐中头、颈、胸背或全身出汗,汗出而醒,心烦身热,口渴咽干,唇红,或午后潮热,颧红,便秘尿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盗汗证候。
-
盗汗病
盗汗·阴虚火旺证:盗汗·阴虚火旺证(nightsweatingwithsyndromeofexuberantfireduetoyindeficiency)是指阴精亏损,虚火亢旺,以寐中头、颈、胸背或全身出汗,汗出而醒,心烦身热,口渴咽干,唇红,或午后潮热,颧红,便秘尿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盗汗证候。
-
敛汗固表
敛汗固表为收涩法之一。针灸治疗常补复溜、泻阴郄。治疗表虚或气阴两虚而多汗的方法。如症见自汗、面色(白光)白、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脉大无力,属体虚卫外不固,宜用牡蛎散、玉屏风散;如症见盗汗、午后潮热、面赤、口干、心烦、唇燥、舌质红、脉细数,属阴虚火扰所致,宜用当归六黄汤或六味地黄汤加牡蛎、浮小麦等。
-
虚劳盗汗
虚劳盗汗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有阳虚阴损之别。《证治汇补·汗病》谓盗汗多见于虚劳之人。“阴气损伤,宜养荣清热。或大病之后,新产之余,及久出盗汗不止,则阳气亦虚,宜补气固阳。”阳气虚者,治宜益气敛汗,用参芪汤、牡蛎散;心阳虚者,宜柏子仁汤;阴虚者,用黄芪鳖甲散、秦艽汤。
-
固本锁精丸
处方:山药、枸杞、黄耆、石莲、知母(盐炒)、黄柏(盐炒)、五味、沙苑蒺藜、菟丝、茯苓、蛤粉(煅,研),人参2两5钱,锁阳(酥炙)1两。制法:白术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益气固阳。主男子阴虚盗汗,遗精。摘录:《何氏济生论》卷五
-
补阴止汗汤
处方:熟地1两,山茱萸5钱,人参2钱,白术3钱,地骨皮1两,沙参3钱,北五味子1钱,桑叶10片。功能主治:阴虚盗汗。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汗少止,4剂汗乃止,10剂汗不再出矣。摘录:《辨证录》卷七
-
同仁乌鸡白凤口服液
同仁乌鸡白凤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同仁乌鸡白凤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引起的月经量少、后错,行经腹痛,带下,少腹冷痛,体弱乏力,腰酸腿软,产后虚弱,阴虚盗汗。3.经行有块伴腹痛拒按或胸胁胀痛者不宜选用。
-
参茸三七补血片
8片,一日3次。参茸三七补血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参茸三七补血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添精补血,强身健脾。用于身体虚弱,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阴虚盗汗,月经不调。4.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5.本品宜饭前服用。
-
浮尸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浮尸草:来源:蔷薇科委陵菜属植物多茎委陵菜PotentillapoteroidesFranch.的全草。春季采集,洗净晒干。性味:甘,温。功能主治:补虚,敛汗,止血。用于久病体虚,阴虚盗汗,血崩。
-
黑豆衣
拼音名:HēiD uYī别名:黑豆皮、穞豆皮来源:豆科大豆Glycinemax(L.生境分布:东北、河北、山东。功能主治:养血祛风。主治阴虚盗汗、虚热、烦躁、头晕目昏,血寒,风痹。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鸭肉芡实扁豆汤
概述:鸭肉芡实扁豆汤以老母鸭、白扁豆、芡实为主要原料,具有滋阴补虚,益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肾炎、阴虚盗汗者。2.将炒锅置火上烧熟,放入植物油,油热后放入鸭块煽炒,约3分钟左右烹入料酒,倒入适量凉水,用旺火烧开,放入精盐,用小火煨2小时左右,放入扁豆、芡实,煨至鸭肉烂,扁豆熟即可离火。
-
五福饮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卷五十一方之五福饮:组成:人参适量,熟地黄适量,当归二至三钱,炙甘草一钱,炒白术一钱半(或加生姜三至五片)。五脏气血亏损,日晡潮热,阴虚盗汗,脾胃不香,疟痢反复,经久不愈,怔仲心悸,遗精滑脱等。水2钟,煎7分,食远温服。运用:若宜温者加干姜、附子;宜散者加升麻、柴胡、葛根。
-
蛤蜊肉
拼音名:G L R u别名:海蛤肉、文蛤肉来源: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科文蛤Meretrixmeretrix(L.杂色蛤组织液提取物对艾瘤腹水型、肝癌腹水型和肝癌实体型均有抑制作用。功能主治:润五脏,止消渴,软坚散肿,为营养品,又为利尿药,且有变质软坚之功。治项下瘿瘤(包括淋巴腺肿、甲状腺肿等):蛤蜊肉经常煮食。
-
益阴养荣膏
《古方汇精》卷四:方名:益阴养荣膏组成:蜜刺海参8两,大淡菜8两,建莲肉8两,南枣8两。初起发热咳嗽,阴虚盗汗,脾胃不香,遗精咯血。用法用量:每早用1大匙,开水化下,服尽1料即愈。制备方法:文武火熬,须昼夜不断火,候成膏,去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