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其蓁
叶其蓁清代医家。字杏林,号困庵、抱乙子或抱乙山人。南汇(今属上海市)人。工诗文,精研理学,后转而攻歧黄之学,专长幼科。著述甚丰,有《幼科指掌》五卷、《女科指掌》五卷、《诸科指掌》(或称《十三科指掌》),其体例系仿《千金方》而作。尚有《疫疠脉镜》。其子蕉村等,亦为名医。
-
血虚不孕
血虚不孕为病证名。为不孕症型之一。出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血虚不孕又名血少不孕。由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失血伤阴,致阴血不足,冲任空虚,不能养精成孕;兼见身体瘦弱,面色萎黄,疲倦乏力等症。治疗宜补血养阴滋肾。方用养精种玉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萸肉)加味。
-
脂塞不孕
脂塞不孕病名。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多因妇女素体肥盛,体脂阻塞胞脉,影响胞宫摄精成孕而致不孕。参见肥胖不孕条。
-
女科指掌
《女科指掌》为妇产科著作,五卷,清·叶其蓁撰,刊于1724年。本书分调经、种子、胎前、临产、产后五门。叙述每种病证,首先编成歌诀,其次分析病证,介绍治法。惟书中杂有部分迷信论述。其次分析病证利用中医辨证规律,求其病因病机、亦能入理;然后介绍历代妇科大家的治疗大法和方药,堪为初学者之津梁。
-
月经涩少
月经涩少为病名。见清·叶其蓁《女科指掌·调经门》。指月经过少。亦名月经涩少、月经滞涩、经水否涩、经水涩少、经乍来乍少等。指月经周期虽准,但血量少于正常,或经行时间过短,量亦过少,甚至点滴一、二日即净。有血虚月经过少、血寒月经过少、血瘀月经过少、肾虚月经过少或痰湿月经过少等。
-
月经落后
出清·叶其蓁《女科指掌·调经门》。即经行后期。亦名月经落后、经水后期、经迟、过期经行等。指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推迟1周以上甚至3~多因血虚、血寒、肾虚、气滞和血瘀等所致。当分别用益血、温经、补肾、行气、祛瘀等法治疗。
-
湿痰不孕
湿痰不孕病证名。不孕证型之一。见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即痰湿不孕。详该条。
-
血少不孕
出自清·叶其蓁《女科指掌·种子门》。为不孕症型之一。血少不孕的病因:血虚不孕由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失血伤阴,致阴血不足,冲任空虚,不能养精成孕;兼见身体瘦弱,面色萎黄,疲倦乏力等症。血少不孕的治疗:宜补血养阴滋肾。方用养精种玉汤(熟地黄、当归、白芍、山萸肉)加味。
-
肾虚不孕
肾虚不孕病名。多因秉赋不足,肾精不充,天癸不能按时而至,或至而不盛,冲任脉虚,胞脉失养,不能摄精成孕。偏肾阳虚者,兼见形寒肢冷,小腹寒凉,治宜温补肾阳,用桂附八味丸或毓麟珠加补骨脂、巴戟天、肉桂、附子等。偏肾阴虚者,兼见颧红唇赤,潮热盗汗等症,治宜滋阴补肾,方用六味地黄汤。
-
儿捧母心
儿捧母心为病名,即捧心生。见清·叶其蓁《妇科切要》。捧心生为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从现象观察,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
-
产后目闭
清·叶其蓁《女科指掌》:“武叔卿曰:痰气郁滞,闭目不语者,孤凤散。蓁谓肝开窍于目,又五脏六腑皆上注于目,曾治伤寒热病,凡见目瞑目闭者,俱是血分受病,或衄血蓄血,热入血室,触经感冒等症,则知产后目闭,不独痰气一条,亦有瘀血壅滞经络关窍不通者,因制琥珀散用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