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血瘀痛经
血瘀痛经的病因:血瘀痛经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继受寒凉,或情志内伤等,致使宿血停滞,凝结成瘀,内阻冲任胞脉,碍血下行,血滞胞中。方用膈下逐瘀汤、琥珀散(三棱、莪术、丹皮、肉桂、延胡索、乌药、刘寄奴、当归、赤芍、熟地黄)。关于痛经:痛经亦名经前腹痛、经行腹痛、月水来腹痛、经后腹痛等。
-
经来未尽腹痛
经来未尽腹痛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一半余血未尽,腹中作痛,或发热或不热,乃气血俱实也。宜服红花当归汤(红花、当归、牛膝、苏木、枳壳、三棱、莪术、赤芍、芫花),破其余血,而热自止。”参见气滞痛经、血瘀痛经、寒湿凝滞痛经等条。
-
月季花茶
概述:月季花茶以绿茶、月季花、红糖为主要原料,具有和血调经的功效,用于血瘀痛经。原料:绿茶3克,月季花6克,红糖30克。用法:加水300毫升,煮沸5分钟,分3次饭后服。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经前腹痛
经前腹痛病证名。指经行之前出现下腹部疼痛,经行后即愈。多因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等所致。《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经水将来而脐腹绞痛,此血涩不行,以作痛也。宜服通经汤(四物汤加川楝子、小茴香、槟榔、延胡索、木香。水煎,食前服)。”可参见气滞痛经、血瘀痛经等条。
-
经来小腹痛有块
经来小腹痛有块证名。曾鼎《妇科指归》:“经来小腹有块,痛不可忍,不思饮食,面色青黄。宜服元胡散(延胡索、制香附、百草霜,重者再加血余炭,共为细末,用益母膏和匀,砂糖为丸)。”参见血瘀痛经条。
-
经来小腹痛如刀刺
经来小腹痛如刀刺证名。吴悔庵《秘传内府经验女科》:“经行时,由热邪乘于小肠,闭而不通,以致小腹痛如刀刺,宜服八正散,或用牛膝散(牛膝、麝香、乳香)。”参见血瘀痛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