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熏洗法
熏洗法是用药物煎汤,乘热在患部熏蒸、淋洗和浸浴的方法。(6):15)香附、木贼各50g,上药加水3~主治寻常疣。3.阴痒洗剂I号(《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手册》)蚤休30g,陈鹤虱30g,苦参15g,蛇床子15g,苏木15g,威灵仙15g,野菊花15g,上药用纱布包扎,加水2000ml,煎至1500ml,待温热适度时先熏后洗,每日2次,10次为1疗程。
-
干涩难产
干涩难产为病名。清代周登庸《续广达生篇》认为此证因:“产时用力太早,水衣先破,被风所吹,产户肿胀,干涩狭小者,用熏洗法,从容俟之,无不立下矣。熏洗法:紫苏不拘量,多点好,煎重汤熏洗阴户。随用麻油和蜂蜜涂之。”相当于今之胎膜早破。
-
洗眼法
概述:洗眼法(douchetherapyforeye)为中医眼科外治方法。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一。是指将中药煎液滤渣,取清液清洗患眼的外治法。以清水、淡盐水或药物煎水,洗涤眼部。熏洗法适用于胞睑红肿、羞明涩痛、眵泪较多的外障眼病。同时,一切器皿、纱布、棉球及手指必须消毒,尤其是黑睛有陷翳者,用洗法时更需慎重。
-
熏眼法
概述:熏眼法(fumigatingtherapyforeye)为中医眼科外治方法。熏法是利用药液煮沸后的热气蒸腾上熏眼部;洗法是将煎剂滤清后淋洗患眼。一般多是先熏后洗,合称熏洗法。适用于胞睑红肿、羞明涩痛、眵泪较多的外障眼病。熏眼法的操作方法: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煎成药汁,也可将内服药渣再度水煎成熏洗剂。
-
九味前胡汤
处方:前胡1钱,防风1钱,枳壳1钱,桔梗1钱,杏仁1钱,红花1钱,当归1钱,荆芥1钱,山楂1钱。功能主治:平调气血。主疹初出时,头面匀净,淡红滋润,身有微汗,吐泻交作。用法用量:加笋尖3个,樱桃核30粒,水煎,温服。仍用熏洗法。
-
通脊漏
通脊漏病名。指肛漏漏管已通向脊骶骨者。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症见患者局部有油脂样分泌物,下位腰椎骨处有酸困感。该病以外治手术为主,内治法多用于手术前后,可服用象牙化管丸。或用熏洗法以减轻局部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