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外感燥痰
外感燥痰为病证名。亦称火痰。《症因脉治·外感痰症》:“燥痰之症,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咳短息,时作时止,吐咯难出,此外感燥痰之症也。”多因时令燥热之气干犯肺胃所致。治宜清热润燥、降火化痰为主。如竹叶石膏汤、二母石膏汤、二母二陈汤等方。见《症因脉治》卷二。
-
二母石膏汤
概述:二母石膏汤为《症因脉治》卷二方,组成为知母、川贝母、石膏。治外感燥痰咳嗽。二母石膏汤的处方:知母川贝母石膏二母石膏汤功能主治:二母石膏汤有清热润燥化痰之功效。主外感燥痰,身热烦渴,咳喘痰少,吐咯难出,脉洪数。二母石膏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
火痰
2.火痰即热痰,见《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多烦热燥结,头面烘热,或为眼烂喉闭,癫狂嘈杂,懊 怔忡,其色亦黄,宜清气化痰丸、清热导痰汤。”《症因脉治·外感痰症》:“燥痰之症,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咳短息,时作时止,吐咯难出,此外感燥痰之症也。”如竹叶石膏汤、二母石膏汤、二母二陈汤等方。
-
二母二陈汤
概述:二母二陈汤出自《症因脉治》卷二,组成为知母、贝母、半夏、白茯苓、陈皮、甘草。治燥咳发热唇焦,烦渴引饮,喘咳短息,时作时止,吐咯难出。二母二陈汤的处方:知母贝母半夏白茯苓陈皮甘草二母二陈汤功能主治:润燥化痰止咳。主外感燥痰,喘咳短气,时作时止,咯痰难出。二母二陈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