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踝尖
概述:踝尖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内踝尖,是足两踝之一。主治小儿四五岁不语,霍乱转筋,牙痛,脚气,脚内廉转筋,诸恶漏,扁桃体炎,乳蛾等。《备急灸法》载,在“足两踝尖”。正坐或侧卧位,在内踝的最凸起处取穴。踝尖穴的配伍:内踝尖配外踝尖、中指节、合谷,治齿痛。内踝尖配解溪、照海、太溪,治内踝关节扭伤。
-
养老
本穴功能明目舒筋,治老年阳气不足诸病。养老穴在手太阳小肠经中的位置养老穴的位置养老穴的位置(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的位置(肌肉)养老穴的位置(骨骼)取法:屈肘,掌心向胸,在尺骨小头的桡侧缘上,与尺骨小头最高点平齐的骨缝中取穴。分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尺神经手背支的吻合支。养老配内关、膈俞,治呃逆。
-
内踝尖
拼音:nèihuáijiān代号:EX-LE8别名:踝尖(《类经图翼》),吕细(《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内踝尖穴主治病证:内踝尖穴主治小儿四五岁不语,霍乱转筋,牙痛,脚气,脚内廉转筋,诸恶漏,扁桃体炎,乳蛾等。内踝尖穴的配伍:内踝尖配外踝尖、中指节、合谷,治齿痛。内踝尖配解溪、照海、太溪,治内踝关节扭伤。
-
外踝尖
足两踝之一。在内者称内踝尖(亦名吕细、踝尖),在外者称外踝尖。正坐或仰卧位,在外踝的最凸起处取穴。外踝尖穴主治病证:外踝尖主治淋病,卒淋,脚气,脚外廉转筋,十趾拘挛,牙痛,牙痈,口疮,风火牙痛,喉痹咽痛,白虎历节风痛,踝关节肿痛,小儿重舌,扁桃体炎,小腿外侧肌群痉挛等。刺灸法:刺法:点刺出血。
-
跟骨注射
名称:跟骨注射适应证:跟骨注射适用于:1.跟骨痛。常规消毒皮肤。针尖刺入方向与足纵轴垂直,至近跟骨内侧边时,注入少量药液,再继续刺至跟骨跖面内前方、跖筋膜附着处,有硬软双重针感,将会刺入骨与筋膜之间,进针0.5~3.注意勿从足跟厚皮处进针穿刺,应从足内侧侧面进针,即可减少疼痛和感染,又易于穿刺。
-
踝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手术名称:踝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别名:openreductionofdislocationofankle分类:骨科/关节脱位及关节损伤手术/足和踝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ICD编码:79.8701概述:足和踝关节一般为急性脱位,绝大多数在全身麻醉下均能手法复位,且效果满意。麻醉和体位:腰麻或硬膜外阻滞麻醉,仰卧位,大腿绑扎气囊止血带。
-
踝外翻的手术
手术名称:踝外翻的手术分类:小儿外科/儿童四肢发育性畸形的手术ICD编码:81.49概述:踝外翻是儿童足部常见的先天性或获得性畸形,不及时进行合适的治疗将导致踝关节不稳定,从而影响足部仍至下肢的功能(图12.31.5-1,12.31.5-2)。麻醉和体位:采取硬膜外麻醉。病儿平卧。10°踝内翻时方取出螺丝钉。
-
足两踝
足两踝经外穴名。见《千金要方》。亦称内、外踝穴。《备急灸法》定位在“足两踝尖”。在内者称内踝尖(亦名吕细、踝尖),在外者称外踝尖。主治小儿不语,霍乱转筋,牙痛,扁桃体炎等。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
内外踝尖
概述:内外踝尖为经外奇穴别名。即足两踝。见《备急千金要方》。位置:其位置,《备急灸法》载,在“足两踝尖”。在内者称内踝尖(亦名吕细、踝尖),在外者称外踝尖。功能主治:主治小儿不语,霍乱转筋,牙痛,扁桃体炎等。刺灸法:艾炷灸5~或艾条灸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