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气养血
益气养血为补法之一。又称补益气血、气血双补。针灸治疗常以合谷、三阴交为主,酌配气海、足三里、膈俞等穴。益气养血为补益法之一。是治疗气血两虚证的方法。常用于脾胃亏损,失血伤精,或胎产崩漏,而致气血两虚者。症见面色无华,心悸气短,消瘦无力,月经不调,舌淡脉弱等。方用八珍汤、炙甘草汤等。
-
螺旋藻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LuoxuanzaoPian标准编号WS3-B-3017-98本品为颤藻科原生生物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的干燥藻体加工制成的片剂。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D)。用于气血亏虚,痰浊内蕴,面色萎黄,头晕头昏,四肢倦息,食欲不振,病后体虚,贫血,营养不良属上述证候者。8片(规格0.2g),一日3次。
-
十味复律汤
组成:太子参12g,当归10g,炙甘草10g,酸枣仁12g,生白芍15g,龙眼肉10g,仙鹤草3g,紫贝齿30g,郁金10g,远志5g。方解:方中太子参、当归、炙甘草补气养血,为复律之主药;郁金、远志、紫贝齿活血行气解郁,宁心安神,祛痰开窍;全方共奏益气养血、宁心复律之效,临床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多获效验。
-
温补汤
处方:人参白术川芎当归白芍熟地肉桂木香小茴香附元胡索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理气止痛。治少腹痛而喜按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人参、白术益气健脾;肉桂温中散寒;木香、小茴、香附、元胡行气止痛。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
催乳汤
处方:黄耆熟地各24克人参当归各15克川芎枸杞通草王不留行各6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通络催乳。主气血虚弱,乳汁过少。(下乳)用法用量:炖猪蹄服。摘录:《医学集成》卷三
-
加味化结饮
处方:党参12克,焦白术9克,全当归9克,炒白芍9克,制半夏9克,陈皮6克,蛇舌草30克,蛇六谷30克(先煎),蛇莓30克,夏枯草15克,海藻12克,黄药子12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化痰散结,解毒软坚。主素体虚弱,肝气郁结,痰湿挟火凝滞。(全身淋巴结肿大)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顾伯华方
-
加味益气养血救脱汤
处方:酸枣仁(炒)36g,制何首乌9g,玉竹9g,熟附子12g,生菟丝子24g,炙黄耆12g,炒白术15g,归身9g,丹参12g,柏子仁12g,砂仁9g,益智仁9g,覆盆子12g,鸡血藤9g,竹茹9g,红花6g。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温肾助归。主营养不良性干瘦病,属脾气久亏,气血虚极,元阳欲脱者。用法用量:水煎2次,得药液约250毫升。
-
生慧汤
处方:熟地30克山茱萸12克远志6克生枣仁15克柏子仁(去油)15克茯神9克人参9克菖蒲1.5克白芥子6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心肾兼补。治健忘。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一月,自然不忘矣。摘录:《辨证录》卷四
-
首乌小米粥
处方:何首乌30克鸡蛋2个小米5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首乌用纱布包裹,与米同煮粥;粥熟前捞出药包,将鸡蛋打入,并加白糖少许,调匀,煮熟即可。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虚所致的子宫脱垂。用法用量:日服2次,空腹服。摘录:《民间方》
-
乌雄鸡粥
处方:乌雄鸡1只糯米100克葱白3茎花椒食盐适量制法: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煎烂,再入糯米及葱、椒、食盐煮粥。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止崩安胎。适用于脾虚血亏而致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血色淡质薄、面色白或浮肿、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悚言等。摘录:《太平圣惠方》
-
壮肾丸
壮肾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壮肾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益气养血。阴虚火旺、五心烦热者忌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忌油腻食物。4.本品不适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心脏病的患者。5.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
参维冻干蜂王浆片
参维冻干蜂王浆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参维冻干蜂王浆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补虚扶正。禁忌:糖尿病患者禁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珍红颗粒
珍红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珍红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滋阴生津,活血化瘀。6.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益母康颗粒
益母康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益母康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通络下乳。禁忌:产后发热,产后出血量多者禁服。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乌鸡桂圆养血口服液
乌鸡桂圆养血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乌鸡桂圆养血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3.本品宜饭前服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平鱼
概述平鱼,学名鲳,是一种身体扁平的海鱼,因其刺少肉嫩,故很受人们喜爱,主妇们也很乐意收拾,它同样具有海洋鱼的营养特点:富含高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微量元素。平鱼的食疗功效平鱼具有益气养血、补胃益精、滑利关节、柔筋利骨之功效,对消化不良、脾虚泄泻、贫血、筋骨酸痛等很有效。不要和羊肉同食。
-
三果
三果为常用藏药名,即指诃子、毛诃子和余甘子。其中诃子清血热、涩肠、敛肺、降气、愈“赤巴”和“隆”病,治疗“培根”病、“龙”病、黄水病、“培根”综合征;毛诃子益气养血、解毒收敛、调和诸药,治疗各种虚弱、各种热证、消化不良、黄水病等;其中的诃子被认为五味俱全,是一种“圣药”。
-
久喑
概述:久喑:1.因病久而音声渐失之者;暴瘖多是寒包热邪,宜辛凉和解,肺虚伤风,喘咳声嘶,火邪伤肺,咽痛声哑;久病失音,气虚夹痰,宜滋肺肾之化源,咽干声槁,润肺为主。”久瘖多属虚证,宜滋养肺肾、益气养血。方可选用六味地黄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加桃仁、红花、丹参等。
-
手儿参
概述:手儿参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为《东北药用植物志》记载的手掌参之别名。别名:掌参、佛手参、手儿参、阴阳参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conopseaR.Br.或粗脉手参G.crassinervisFinet的块茎。功能主治:补脾润肺,益气养血。治肺虚咳喘,病后体弱,神经衰弱,慢性肝炎,久泻,白带,乳少。
-
心气不足
心气不足为证候名。《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心气不足,邪气人中,则胸满而短气。”由老年脏气日衰,汗、下太过,或劳心过度心气耗损所致。症见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自汗,胸闷不舒或痛,面色 白,体倦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嫩,苔白,脉虚等。又《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
-
补益肝脾
补益肝脾为治法。指用具有益气养血、补脾养肝作用的方药,治疗肝脾气血两虚证的治法。
-
补益心脾
补益心脾为治法。指用具有益气养血、补脾养心作用的方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治法。
-
鹿肉羹
概述:鹿肉羹以鹿肉为主要原料,具有益气养血,通乳的功效,适用于虚劳羸弱、产后无乳者。做法:将鹿肉洗净,切成细片,加清水1000毫升,放入五味调料,与鹿肉共煮,至鹿肉烂熟成羹即可。鹿肉其性温味甘,有补五脏、调血脉的作用,可治虚劳羸瘦、产后无乳。用法:食肉喝汤,空腹食。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鲜枣苹果羹
概述:鲜枣苹果羹以鲜枣、苹果、白糖、纯巧克力、柠檬酸、红樱桃为主要原料,具有健脾开胃,补血气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溏或便秘者。红枣性平和,长于调补脾胃,益气养血,肉质肥厚,营养丰富。苹果性味甘酸雨偏凉,具有生津补益脾胃、除烦解毒、健肠止泻、润肠通便、醒酒解腻等作用。
-
参鹿补片
药渣与剩余淫羊藿等十二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4小时,滤过,滤液与鹿肉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80℃)的稠膏,加入上述细粉,混匀,制成颗粒,加入辅料适量,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用于肾阳虚衰,气血不足,畏寒肢冷,精神疲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4.服本药时不宜同时服用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
-
阴阳参
概述:阴阳参为中药名,出自《全国中草药汇编》,为《东北药用植物志》记载的手掌参之别名。来源及产地: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conopseaR.Br.或粗脉手参G.crassinervisFinet的块茎。入肺、脾经。主治肺虚咳喘,病后体弱,神经衰弱,慢性肝炎,久泻,白带,乳少。药理作用:其水提取物能利尿,但剂量过大反能降低尿量。
-
复方鳖甲软肝片
复方鳖甲软肝片的主要成份:鳖甲、三七、赤芍、冬虫夏草、连翘等。复方鳖甲软肝片的功能主治:软坚散结,化瘀解毒,益气养血。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以及早期肝硬化并属淤血阻络、气血亏虚兼热毒未尽证。症见:胁肋隐痛或肋下痞块,面色晦黯,脘腹胀满,纳差便溏,神疲乏力,口干口苦,赤缕红丝等。
-
妇科补益丸
制法:上为细末,以大腹皮煎汁和阿胶烊化,加炼蜜为丸,每粒潮重3钱,朱砂为衣,蜡壳封护。功能主治:益气养血调经。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
-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处方:桂枝9克(去皮)芍药12克甘草6克人参9克大枣12枚(擘)生姜12克功能主治:调和营卫,益气养血。治伤寒发汗后,气血两虚,身疼痛,脉沉迟者。用法用量:以水1.2升,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摘录:《伤寒论》
-
黄耆化毒汤
处方:黄耆(生)15克连翘6克防风当归何首乌白蒺藜各3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化毒排脓。治干疥瘙痒,见血无脓。用法用量:水煎服。日久不干,加白术6克、茯苓3克。摘录:《外科大成》卷四
-
加味调中益气汤
《医学正传》卷四引东垣方之加味调中益气汤:处方:炙黄芪一钱,升麻、细辛各三分,陈皮四分,木香二分,川芎、人参、炙甘草、蔓荆子、当归、苍术、柴胡各五分(一方有黄柏,无木香)。功能主治:《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味调中益气汤主治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
-
坎气丹
处方:坎气24条(男者良)人乳粉72克熟地240克(砂仁45克、陈煮酒240克制,久晒者良)人参60克枸杞子120克制法:上药烘燥,入磨为末,用酒酿120克,白蜜120克,同炼捣为丸。功能主治:填精补髓,益气养血。治男子阴阳两虚,耳薄鼻尖,毛悴精寒,不育。用法用量:每服15克,清米饮汤送下。摘录:《古方选注》卷下
-
秘方定心丸
别名:秘方定振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五)。处方:天麻(蒸熟)秦艽(去芦)全蝎(去头、尾)细辛各30克熟地生地川归川芎芍药各60克防风荆芥各21克白术黄耆各45克威灵仙(酒洗)15克制法:上药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祛风定振,治老人颤振,由于气血两虚,风气外袭所致者。
-
清痒汤
处方:黄耆防风荆芥苦参蝉蜕蒺藜(炒)僵蚕当归生地赤芍川芎何首乌各1.5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祛风止痒。治小儿浑身风疹,密如蚕子,奇痒难忍。用法用量:水煎,入晚徐徐服之。摘录:《仙拈集》卷三引《全生方》
-
人参当归汤
别名:人参当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处方:人参当归麦门冬桂心干地黄各3克大枣20个粳米15克谈竹叶6克芍药12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清热除烦。产后去血过多,血虚则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曰烦,其证心胸烦满,呼吸短气,头痛闷乱,骨节疼痛,晡时辄甚,与大病后虚烦相类。去滓纳药,煮取3升,去滓,分3服。
-
蜀椒汤
处方:蜀椒70克芍药30克当归半夏甘草桂心人参茯苓各60克蜜600毫升生姜汁300毫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温中散寒;《圣济总录》卷一二○:方名:蜀椒汤别名:蜀椒散组成:蜀椒(去闭口及目,炒出汗)30粒,莽草(炙)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菖蒲半两,牛膝(去苗,焙)半两,枳壳根皮(锉,焙)半两。主治:漆疮。
-
苏心汤
处方:白芍当归各90克人参茯苓各30克半夏炒栀子柴胡各9克附子0.9克生枣仁15克吴茱萸黄连各1.5克功能主治:益气养血,化痰解郁。治气血两虚,兼有痰郁,致患呆病者。用法用量:用水2.5升,煎取250毫升,灌之。摘录:《辨证录》卷四
-
调元肾气丸
处方:怀生地(酒煮,捣膏)120克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茯苓各60克人参当归身泽泻麦门冬(捣膏)龙骨地骨皮各30克木香砂仁各9克黄柏(盐水炒)知母(童便炒)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鹿角胶120克,老酒溶化,加蜜120毫升同煎,滴水成珠,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激阴降火,益气养血。摘录:《外科正宗》卷二
-
鱼鳞汤
处方:生地20克,熟地20克,黑芝麻40克,枸杞子15克,何首乌15克,白藓皮15克,地肤子15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丹参15克,苦参15克,防风15克,蝉蜕10克,甘草10克,大枣3枚。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健脾润燥,益气养血,祛风活络。加减:心悸、气短、失眠、健忘者,加炒枣仁、合欢花、党参、生黄耆;
-
正心汤
功能主治:《古今医统大全》卷四十九方之正心汤主治七情五志,久犯心神,妄言妄笑,不知所苦。功在益气养血,熄风安神。治情志不遂,致患心风,妄言妄笑,恍偬不仁。《医钞类编》卷十四方之正心汤:组成:生地、当归、茯神、远志、石菖蒲、胆星、枣仁、麦冬、郁金、五味、丹砂。用法用量:水煎服。
-
归圆口服液
归圆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归圆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扶正固本。禁忌:产后发热者禁服。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益气养血合剂
益气养血合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益气养血合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忌不易消化食物。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乌鸡养血糖浆
乌鸡养血糖浆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乌鸡养血糖浆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健脾补肾,调经止带。4.经行有块伴腹痛拒按或胸胁胀痛者不宜选用。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或带下伴阴痒,或赤带者应去医院就诊。
-
阿胶养血膏
阿胶养血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阿胶养血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滋补肝肾。15克,一日2次。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益肾健骨片
益肾健骨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益肾健骨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傣医:中医:补益肝肾,益气养血,化瘀通络。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复方黄芪益气口服液
复方黄芪益气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复方黄芪益气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引起的体倦乏力,神疲,面白,心悸气短,失眠健忘。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荣发胶囊
荣发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荣发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养阴清热,益气养血。2.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脂芪口服液
脂芪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脂芪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益气养血。5.儿童、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丝萸养血益肾颗粒
丝萸养血益肾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丝萸养血益肾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益气养血。用于缓解妇女更年期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润肠通秘茶
润肠通秘茶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润肠通秘茶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益气养血,润肠通便。用于气血两虚型便秘患者的症状缓解。2袋,一日3~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