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玉锭子
处方:干胭脂3钱,白矾(枯)3钱,轻粉少许,砒霜少许,黄丹少许,脑子少许,麝香少许。制法:上为极细末,稠糊和锭子用之。功能主治:去歹肉,生肌。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中国医家大辞典》引作“红玉锭”。摘录:《玉机微义》卷十五
-
玉蕊属
中文名玉蕊属拼音名yuruishu拉丁名Barringtonia中国植物志52(2):122描述BarringtoniaJ.R.etG.Forst.玉蕊属,玉蕊科,39种,分布于热带地区,我国有B.asiatica(L.花白色或粉红色,中等大,排成顶生或腋生、下垂的长总状花序;花瓣常4枚;雄蕊多数;子房下位,2-4室,每室有胚珠数颗;属下物种滨玉蕊、梭果玉蕊、玉蕊
-
石英
SiO2是分布很广的一种造岩矿物。一般所称的石英均指低温石英。三方晶系。贝壳状断口。玻璃光泽,断口呈油脂光泽。浅灰黑色、黑色、棕褐色而呈结核状或条带状隐晶质的为燧石(flint),有灰色、红褐色、红色、绿色、黄褐等色而成乳状、肾状、纤维状和球状的为玉髓[c(h)alcedony];呈环带状的玉髓叫玛瑙(agate);
-
潮上带群落
潮上带群落指由潮间带群落的附近陆地发展起来的海洋生物群落。由于本群落在岩石海岸者,有玉黍螺类,沙滨海岸者有沙蟹类,内湾河口泥沙带,则有变形蟹类等占优势,所以成为本群落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们虽然是起源于海洋,但却避忌长期浸没于海水中,多是不能在海水中长时间生活的种类。
-
万密斋医学全书
《万密斋医学全书》为中医学丛书。明·万全撰。刊于1549年。共10种,108卷。内容包括《保命歌括》、《伤寒摘锦》、《养生四要》、《内科要诀》、《幼科发挥》、《片玉新书》、《育婴秘诀》、《痘疹心法》、《片玉痘疹》、《广嗣纪要》。万氏擅长儿科,故《幼科发挥》等书对后世影响较大。
-
益母草留颜方
《外台》卷三十二引《近效方》:方名:益母草留颜方组成:益母草(5月5日收取,暴令干,烧作灰,取草时勿令根上有土,有土即无效)。若药熔变为瓷巴黄,用之无验,火微即药白色细腻,一复时出之于白瓷器中,以玉槌研(如无玉槌,以鹿角槌亦可),绢筛,又研3日不绝,收取药,以干器中盛,深藏。
-
痘疹全书
《痘疹全书》痘疹丛书。明·谈志远辑。包括万全《痘疹碎金赋》一卷,万全《痘疹心法》十二卷及《痘疹玉髓》二卷(撰人不详,又名《毓麟芝室玉髓摘要》,卷下又名《毓麟芝室痘疹玉髓图像注解》)。现存万历二年刻本、1610年彭瑞吾重刊本等。
-
国家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负责人赫捷。
-
宛
宛㈠音碗(wǎn)。宛转,屈曲。《灵枢·刺节真邪》:“倾侧宛状。”㈡音玉(yù)。通郁,郁结。《素问·汤液醪醴论》:“去宛陈莝。”⑶音义同腕。《灵枢·杂病》:“刺宛骨下。”
-
岳含珍
岳含珍清代医家。字玉也。博山(今属山东淄博市)人。清初以武功授昭勇将军等职。不久返乡,博览医书,潜心著述。撰有《灵素区别》、《针灸阐奇》等,未见流传。
-
医苑
《医苑》医学丛书。包括《玉函经》、《注解胎产大通经》(梁·杨子健撰)、《秘传离娄经》(眼科著作。不著撰人)、《小儿痘疹经验良方》(清·魏君用编)、《医萃》(明·肖昂撰)、《医抄》(不著撰人,包括《玉籍方抄》、《经验方抄》)、《胤嗣录》(明·刘玚述)、《轩辕黄帝补生后嗣论》(不著撰人)共八种。
-
周冠
周冠清代医家(?-1803年)。来水(今湖南来阳)人。博览医书,治病多效,晚年尤注重痘疹,推崇聂久吾,谓张逊玉、朱纯嘏痘书虽能发明聂氏,然其书散漫,详略失宜,遂撮其精华,旁考他书,按痘疹先后之期与调治正变之法,编为诗歌,加以注释,撰成《痘疹精详》(1794年)。弟冕知医,为该书增订刊行(1805年)。
-
张琰
张琰清代医家。字逊玉,山东宁阳县人。世代业医,尝祖承聂久吾之种痘术,普及种痘术,为人种痘达万人。晚年撰《种痘新书》,为我国早期种痘方面的专书,内容丰富,影响很广。
-
金匮要略述义
《金匮要略述义》金匮著作。又名《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简称《金匮述义》,《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采辑各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或有一定的局限性,遂将《金匮要略》原文,逐段进行注释。补充了赵以德、周杨俊、朱光被等诸家学说,结合个人的心得体会予以发挥。
-
痘疹四合全书
《痘疹四合全书》痘疹、麻疹丛书。清·吴学损辑。刊于1676年。本书系《痘疹金镜录真本》、《痘疹心法秘本》、《痘疹百问秘本》、《痘疹图像》(此书又包括《痘疹玉髓图像》及《痘疹集图善本》二种)及《麻疹心法》等书的合刊本。因前四种均为痘疹著作。故名“四合全书。”现存初刻本等。
-
(弟鼻)
(弟鼻)人体生理分泌物名称。即指鼻涕。据《玉篇》:(弟鼻),本作涕。又为洟的异体字。参见洟条。
-
平尧卿
平尧卿为宋代医学家。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其生平欠详。平生辑有《伤寒证类要略》,二卷,对仲景书只取其要,以类集成,并无发挥,已佚。另有《玉鉴新书》二卷,均未见行世。
-
疟(dù妬)乳
疟(dù妬)乳病名。出《玉篇》。或指妬乳,证治与乳痈同。
-
马玫
马玫清代医家。字五玉。东光(今属河北)人。精于脉诊,治病多有奇效。著有《脉诀浅说》、《痘疹浅说》等,未见传世。
-
琉璃胎
琉璃胎病证名。即子肿。《女科玉尺》:“妊娠五六月以来,浮肿如水气者,名曰子肿,俗呼琉璃胎。”
-
灸瘢
灸瘢指化脓灸后皮肤上所留下的瘢痕。《抱朴子·仙药》:“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灸瘢皆灭,面体玉光。”
-
睛
睛①指视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②眼珠。《玉篇》云:“目珠子也。”《济生方·眼论治》:“目为之病,睛色赤者,病在心。”
-
黄石峰
黄石峰元末医家。擅长于痘科。曾录三十余家医论,结合自己临证治痘经验,将痘疹病因、证候及治法等编成七言韵语,成《痘疹玉髓》四卷。附入名医万全《痘疹世医心法》,易名《秘传痘疹玉髓》,刊行于世。
-
喉瘘
系指喉间生肉色赤,层层相迭,饮食吞咽有碍,口中出臭秽之气的病证。《玉篇》:痿者,疮也。《外科证治全书》卷二:“喉瘘,一名喉疮。喉间生肉,层层相迭,渐渐肿起不前,有窍出臭气,废饮食。”
-
吹花癣
吹花癣病名。系指生于颜面的一种糠疹。出《疡科选粹》卷六。又名桃花癣。多发于春季,妇女多见。外用三黄洗剂,或消风玉荣散外搽。
-
炮弹树碱-B
药品说明书:别名:炮弹树碱-B,靛玉红外文名:Indirubin,CouraupitineB适应症: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也有一定疗效。用量用法:口服:1日剂量为180~总量根据骨髓情况而定。注意事项:1.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2.少数病人有头痛、水肿等。规格:片剂:每片50mg、100mg。
-
八宝蠲痛汤
《玉案》卷四处方玄胡索1钱2分,乳香1钱2分,甘草1钱2分,沉香1钱2分,官桂8分,陈皮2钱,当归2钱,白豆蔻2钱。功能主治七情伤感,六气为病,心疼腹痛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
柏灰散
处方:侧柏叶(取法,春东、夏南、秋西、冬北,煅灰存性)。功能主治:脏毒下血,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滚汤调下。摘录:《玉案》卷四
-
槟陈饮
别名:槟陈汤处方:山楂8分,青皮8分,草果8分,槟榔6分,枳实6分,半夏6分,柴胡6分,麦芽6分。功能主治:小儿因食成疟。用法用量:槟陈汤(《幼科证治大全》)。摘录:《玉案》卷六
-
地仙饮
别名:地仙散处方:地骨皮3钱,防风1钱5分,薄荷1钱,甘草1钱,乌梅肉8分。功能主治:退热。主潮热。用法用量:地仙散(《不居集》下集卷一)。摘录:《玉案》卷三
-
调脾抑火汤
处方:白茯苓2钱,黄连2钱,山栀仁2钱,白术2钱,陈皮1钱,黄芩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脾气不足,心中不时嘈杂。用法用量:水煎,不拘时服。摘录:《玉案》卷四
-
丁香竹茹汤
处方:柿蒂2钱,陈皮2钱,竹茹2钱,丁香5枚。功能主治:中焦气塞,上焦呃逆。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水煎服。摘录:《玉案》卷四
-
定神散
处方:茯神5钱,远志5钱,胆星5钱,麦门冬5钱,石菖蒲2钱,琥珀1钱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中恶天钓。用法用量:每服2钱,滚汤调下。摘录:《玉案》卷六
-
独胜丹
别名:独胜散处方:白茄蒂不拘多少,冰片少许。制法:阴干,瓦上炙燥,为细末,加冰片少许,收固。功能主治:一切牙疳,穿腮破唇。用法用量:吹患处。摘录:《玉钥》卷上
-
防犀饮
处方:防己3钱,朴消8分,犀角8分,黄芩8分,黄耆8分,升麻8分。功能主治:丹疹遍身如洒珠者。用法用量:淡竹叶15片煎服。摘录:《玉案》卷六
-
和荣清火汤
处方:槐角子1钱,连翘1钱,枳壳1钱,川连1钱5分,当归1钱5分,川芎1钱5分,桃仁1钱5分,生地1钱5分,赤芍1钱5分。功能主治:痔疮疼痛。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服。摘录:《玉案》卷六
-
和荣散
处方:当归8分,川芎8分,生地8分,麦门冬8分,白芍8分,木通8分,甘草8分。功能主治:痧巳出,浑身发热。用法用量:加灯心30茎,水煎服。摘录:《玉案》卷六
-
化骨神丹
处方:楮实子1两(为末),霜梅肉3两。制法:上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骨鲠。用法用量:噙化咽下。摘录:《玉案》卷三
-
济急饮
处方:紫苏叶。功能主治:飞丝入口,令人口舌生泡。用法用量:细嚼,白汤咽下。如此数次即愈。摘录:《玉案》卷三
-
解急饮
处方:野菊花(捣汁)1盏。功能主治:一切疔疮。用法用量:滚酒送下,1日连进3服。摘录:《玉案》卷六
-
橘半饮
处方:当归8分,柴胡8分,生地8分,白芷1钱,半夏1钱,橘红1钱,山楂1钱,川芎1钱。功能主治:产后疟疾。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不拘时候。摘录:《玉案》卷五
-
开郁理气汤
处方:香附1钱,沉香1钱,半夏1钱,苏子1钱5分,枳实1钱5分,萝卜子1钱5分,丁香8分,大腹皮8分,藿香8分。功能主治:气郁不散,肚腹胀满。用法用量:水煎,热服。摘录:《玉案》卷四
-
连薷汤
处方:黄连3钱(吴茱萸炒),香薷1两,乌梅3个。功能主治:受暑下痢鲜血。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摘录:《玉案》卷三
-
凉胃散
处方:青黛半两,马牙消半两,大黄(蒸)半两,甘草(炙)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多汗。用法用量:每服半字,蛤粉水送下。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玉决》
-
灵应饮
处方:茯神2钱,小柴胡2钱,人参2钱,生地2钱,银柴胡2钱,黄芩2钱,知母1钱,麦门冬1钱。功能主治:潮热。用法用量:加大枣5枚,水煎,临服加童便1杯。摘录:《玉案》卷四
-
调经固荣汤
处方:白茯苓8分,橘红8分,乌药8分,香附8分,枳壳8分,当归1钱2分,白芍1钱2分,缩砂1钱2分,熟地1钱2分,半夏1钱2分。功能主治:月信色淡而稠粘,肚腹疼痛。用法用量:加大枣5个,煎汤,食前服。摘录:《玉案》卷五
-
羊吊钟
别名:玉吊钟来源:景天科羊吊钟KalanchoeverticillataEllio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烧烫伤,外伤出血:用鲜全草捣烂外敷。疮疖红肿:用鲜全草加黄糖少许,共捣烂外敷。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生肌红玉丹
《奇方类编》卷下:别名:生肌玉红丹组成:黄丹(炒)2钱,白龙骨(煅)2钱,石膏(煅)3钱。主治:疮不收口。用法用量:掺之。制备方法:上为末。附注:生肌玉红丹(《同寿录》卷四)。
-
人参调元汤
《玉案》卷二:组成:人参2钱,沙参2钱,黄耆2钱,甘草5分,肉苁蓉1钱,白芍1钱,川芎1钱,北五味27粒。主治:一身麻木,四肢倦怠。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
血痢汤
《玉案》卷三:组成:白术1钱,条芩1钱,苍术1钱5分,黄连1钱5分,干姜8分,黄柏8分,当归8分,滑石8分,乌梅2个。主治:血痢。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