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太阳之筋
手太阳之筋即手太阳经筋。《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颔,结于角。”
-
手太阳经筋
手太阳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直行的从耳后向上至耳上部,再下行结于下颔处,又上行连属目外眦。其病症为经筋循行、结聚部位掣引疼痛,耳鸣且痛,目闭良久才能视物,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治以“燔针劫刺”,以痛为腧。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能视。
-
臂
臂为人体部位名。指肘以下腕以上的部分。为手三阴、手三阳经脉所过。《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臂掌之间,不可得屈。”《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
-
仲夏痹
仲夏痹为病证名。十二经筋病中的手太阳筋病。其病,小指支肘肉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病症为经筋循行、结聚部位掣引疼痛,耳鸣且痛,目闭良久才能视物,颈筋拘急,可发生筋瘘、颈肿等症。手太阳经筋
-
手太阳经筋病候
又名仲夏痹。《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其病小指支肘肉锐骨后廉痛,循臂阴之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颌,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之,以知为数,以痛为输。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颌,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
-
腕
概述:腕:1.人体部位名;3.无脊椎动物握物的部位。为手三阴、手三阳经脉所过。《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黄帝内经灵枢·骨度》:“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主治病症:耳穴·腕主治腕部疼痛。刺激方法:一般用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钵水母的碟状幼体的口腕;
-
颔
颔为人体部位名。指颈上方、下颌下方的柔软处。《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下结于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