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亡血家
亡血家指素有出血病史或出血倾向的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
振栗
身体畏寒而颤抖。因虚寒或热郁所致。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司天之政…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闭。”张志聪注:“民病嗌塞、振栗诸证,皆悉燥热之气而为病也。”下后复发汗振寒者,谓其表里俱虚也。亡血家发汗,则寒栗而振者,谓其血气俱虚也。”参见振颤、战栗条。
-
伤寒不可汗
伤寒不可汗指伤寒禁汗之证。1.太阳病,尺脉迟或微,属里虚者禁汗。2.少阳病禁汗。3.妇人伤寒,经水适来或适断,热入血室禁汗。4.里虚下利清谷不可攻表。5.素体中虚里寒者禁汗。6.少阴病脉细沉数,病为在里不可汗。7.厥阴病热厥者不可汗。8.咽喉干燥、淋家、疮家、衄家、亡血家、汗家等津液亏虚,阴阳不足者禁汗。
-
津血同源
津血同源是指津液与血液都是水谷精微所化生,同属人体的阴液,二者有相互滋生,相互转化,同出一源,相互影响的关系。严重伤律病人,常导致津枯血燥,或气血两虚,出现口干、唇焦、舌干、心悸、怔忡、脉微细等症。临床所见大汗、大吐或大泻等津液耗伤者,往往相继表现心悸气短、肢冷脉细等心血亏虚证候。
-
紫苏苞
《*辞典》:紫苏苞:出处:《本草逢原》拼音名:ZǐSūBāo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宿萼。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苏叶条。功能主治:治血虚感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各家论述:《本经逢原》:亡血家大虚,及妊妇产妇发散,用紫苏苞最佳,取其气味皆薄,而无过汗伤中之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