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医院吏目
太医院吏目为明、清两代医官名。明太医院设有吏目1人,其职位或在御医之下、医士之上;或在太医令、丞之下,以后屡有变更。官阶从九品。明代太医院内一般设吏目十人,其职位一般在院使,院判之下御医、医士之上。清代太医院一般设吏目三十人(八品十五人,九品十五人)。
-
王思忠
王思忠为明代医家,渭南(今属陕西)人。精医术,治病多捷效。夏月,父忽病目不见物,治之三日即愈。尝任太医院吏目。
-
支乔楚
支乔楚为明代医家,字寰冲。进贤(今属江西)人。医名甚著,天启(1621~1627)年间授太医院吏目。
-
尤伸仁
尤伸仁为明代医家,字依之。无锡(今属江苏)人。尝得喉科外用秘方17张,本此业喉科。又承家学,益精其技,曾治愈严文靖、范屏麓、孙雪窗等人之疾,三人共出资财,于嘉靖(1522~1566)年间为尤氏补太医院吏目,医名日盛。祖传《尤氏喉科秘书》,至裔孙尤存隐始编订传世。
-
车国瑞
车国瑞为明代医家,字玉衡。进贤(今属江西)人。以精医术选为太医院吏目。
-
乐尊育
乐尊育(1630~1688)为清代医家。祖籍浙江宁波,先世自明代永乐(1403~1424)年间迁居北京。历代为走方医,世传医疗经验甚富。曾任太医院吏目,公余常施诊,人或以地道药材相赠。尝谓:“古方无不效之理,因修合未工,品味不正,故不能应症耳。”故平日潜心于依方制药。子乐梧冈,承其训,创办同仁堂药店。
-
毕致吾
毕致吾即毕荩臣。毕荩臣(荩音jìn尽)为明代医生。山东新城人。因家贫而学医。从名医刘南川学习,久而出名,曾任太医院吏目。治病根据体质强弱、地理、气候而下药,效果较好。尤其精于伤寒、痘疹。
-
刘览
刘览为明代医生。字月梧。嘉善(今属浙江)人。生活于16~17世纪间。父性良(号仰松),精外科医术,授太医院吏目。得家传,治病常获良效。曾授太医院御医。
-
刘南川
刘南川为明代名医。毕荩臣(荩音jìn尽)为明代医生。山东新城人。因家贫而学医。从名医刘南川学习,久而出名,曾任太医院吏目。治病根据体质强弱、地理、气候而下药,效果较好。尤其精于伤寒、痘疹。
-
刘翱鲤
刘翱鲤即刘继芳。刘继芳为明代医家。字养元。安徽人。精于外科,四方求医的人很多,著有《发挥十二动脉解》、《怪证表里因》等书,均佚。长子翱鲤承继家业,曾任太医院吏目。
-
汪宦
汪宦为明代医家。汪宦字子良,号心榖。新安祈门(今属安徽)人,初习举子业,后改学医,并曾任太医院吏目。与徐春甫等人合组“一体堂宅仁医会”,是为较早的医学学术团体之一。另有《证治要略》及《统属诊法》,未见传世。
-
阴有澜
阴有澜为明代医家。太平(今属安徽)人。通览群籍,尤精性理。论医治疾,根极于五行生克。远近求药者接踵,暇即延请师儒,讲究理学,曾任太医院吏目。于理学颇有研究,于医学亦有嗜好,治病常有奇验。撰有《医贯奇方》1卷、《痘疹一览》5卷。另有《稀痘方》,未见行世。
-
朱儒
朱儒为明代医家。字宗鲁,号宗山。原籍吴江人(今属江苏)。后入赘于浙江秀水而入其籍。少时家贫,后随僧人杨时升习医,遂精于医。会大疫,所救不计数。选授太医院吏目,后为院使。治两宫后妃疾,授方多效,俸入多以济贫病。纂《太医院志》一卷(1584),述明代太医院诸项制度、医官名目等甚详。卒年七十七。
-
唐玉书
唐玉书清代医家。上海(今属上海市)人。从师于清初名医李用粹,并录其医案,辑成《旧德堂医案》(现存于《三三医书》中)。另著有《本草删书》、《伤寒类书》、《脉学定本》等。其子宗泰(字宏文),曾任太医院吏目;孙尔歧(字临照)亦承家业。
-
孟继孔
孟继孔明代儿科医家。尝任南京太医院吏目。后据其专研先贤儿科医书心得,参合临证体会,编成《幼幼集》四卷(1593年)。书中包括《孟春沂治痘详说》、《孟氏杂证良方》、《钱氏经验良方》、《上用方》各一卷。重视小儿虎口指纹诊法,注意配合四时用药,对疳证治疗颇有心得。次子景沂,以大方脉著名。
-
李言闻
李言闻明代医家。字子郁,号月池,湖北蕲春人。为李时珍之父,为邑中名医,尝任太医院吏目。其著作有《四诊发明》、《痘疹证治》,均未见行世。并有增补崔嘉产《脉学举要》一书,又有《蕲艾传》、《人参传》等行于世。
-
胡田
胡田为明代医家,新安祁门人。出身于秀才,因母患痼疾,求良医不得,乃学医,善针灸。弘治十八年(1505)以生员任祁门县医学训科。后解药材至京,考中太医院御医。族子胡铁(字廷威),亦精其术,授太医院吏目。
-
刘继芳
刘继芳为明代医家、针灸家。字养元。太平(今属安徽)人。刘继芳精于外科,四方求医的人很多。据《太平府志》载,撰有《发挥十二动脉图解》、《怪证表里因》等书,均佚。长子翱鲤承继家业,曾任太医院吏目。
-
杜大章
杜大章明代医家。字子华,吴县(今属江苏)人。少习举子业,后改攻医学,凡医书上自歧黄,下迄金元四家,无所不读。医术高明,治者辄效,名噪京师。尝任职为太医院吏目。著《医学钩玄》八卷,详述疾病之源,方脉之概及方药,现有刻本行世。另著《医经纂萃》,未见行世。
-
刘养元
刘养元即刘继芳。刘继芳为明代医家、针灸家。太平(今属安徽)人。刘继芳精于外科,四方求医的人很多。据《太平府志》载,撰有《发挥十二动脉图解》、《怪证表里因》等书,均佚。长子翱鲤承继家业,曾任太医院吏目。
-
尤仲仁
尤仲仁明代医家。字依之,江苏无锡人,以祖传喉科见称。曾补授太医院吏目,有祖传之尤氏《喉科秘传》。(其撰者一作尤仲如)。
-
郑之郊
郑之郊明代医家。字宋孟。昆山(今属江苏)人。博学多识,尤精医术。天启年间(1621-1627年)征授太医院吏目,疗疾多奇效,进秩御医。魏忠贤召之视疾,辞不赴,不久告归。著《本草辨疑》十二卷,未见传世。
-
王休
王休(1497~1558)为明代医家,字世沾,别号春泉,常熟(今属江苏)人。习医精心苦研,学术日进,授太医院吏目。著有《诸方便览》、《脉经解疑》、《用药要诀》等。
-
王道纯
王道纯清代医官。生平履贯欠详,为太医院吏目。曾奉敕与太医院医士汪兆元共同校正刘文泰所修之《本草品汇精要》,参照《本草纲目》等,纠其舛误,订其错落,并编成《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又整理宋崔嘉彦之《脉诀》,成《脉诀四言举要》二卷,附于上书之后刊刻。现有刻本行世。
-
萧九贤
萧九贤明代医家。会昌(今属江西)人。精内外诸科。洪武中(1368-1398年)任里长,解运实竹至南都,时马皇后患乳痈甚危,太医治而不效。应召诊视,投剂三日愈,授太医院吏目,驰驿归里。著《外治启钥》、《回生要义》,均佚。
-
李嘉应
李嘉应清代医生。字元长,安徽望江人。尝入太医院任医士,后又擢升为太医院吏目,其治病医术精明,效应明显。
-
傅懋光
傅懋光(约1573-1644年)明代医家。初习举业,二十余岁北上京师(今北京),弃儒习医,遂详读《素问》、《难经》及诸家医书。曾为朝鲜内医院教习官御医崔顺立等讲析医学疑义,任正教。因此而擢升上林苑右监丞。崇祯八年(1635年)官至太常寺卿,掌太医院事院使。另辑有《医学集要经验良方》八卷行世。
-
毕荩臣
毕荩臣(荩音jìn尽)为明代医生。1595-1642年。字致吾。山东新城人。因家贫而学医。从名医刘南川学习,久而出名,曾任太医院吏目。治病根据体质强弱、地理、气候而下药,效果较好。尤其精于伤寒、痘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