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嗣
广嗣即多子女。嗣,指后代、子孙。
-
鸡头粥
别名:鸡豆粥处方:芡实肉1斗(净),白粱米2升,莲肉(泡,去皮心,焙干)1升,薏苡仁(鲜者)1升,怀庆干山药(为末)1升。制法:上为末,依分和匀,贮一处,夏天以芡实3升为主,诸味遍减。功能主治:专理脾胃,广嗣多子。主用法用量:鸡豆粥(《女科指掌》卷二)。摘录:《医统》卷八十四引《秘验》
-
万氏家传广嗣纪要
《万氏家传广嗣纪要》为书名,即《广嗣纪要》的别名。16卷(又有5卷本,前4卷与16卷本同,末1卷为《小儿全书》)。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本书主要论述有关广嗣、妊娠及婴儿疾病的症治,并附幼科医案。书中还归纳了影响生育的男女生殖器畸形、损伤等内容。本书收入《万密斋医书十种》中。
-
女科切要
《女科切要》为妇科专著,8卷。清·吴本立(道源)纂辑。作者上采前贤、旁取时论,分门别类,纂辑成书。卷一至卷二论调经及妇科杂病;卷三至卷四论广嗣及妊娠诸疾;卷五论生产及难产救治;所论病疾之脉因证治、理法方药皆约而达、简而精。曹炳章谓其“方全法备、简明切要”,可信。现存初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
删补颐生微论
《删补颐生微论》综合性医书。明·李中梓撰。李氏曾撰《颐生微论》,后作者予以删补,并由其门人沈朗仲校订,改名《删补颐生微论》,刊于1642年。全书分述三奇(精、气、神)、医宗、先天、后天、审象、运气、脏腑、虚痨、邪祟、伤寒、广嗣、妇科、药性、医方、医案等24论,内容比较广泛。但全书分类略嫌杂乱。
-
神仙通气散
《广嗣要语》:方名:神仙通气散组成:蛤蚧1对(要全者,炙),母丁香2钱,沉香2钱,胡椒5钱,大茴香5钱,广木香3钱,麝香1钱。功效:广嗣。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大淡虾米1斤,净取半斤,用好烧酒半杓浸透,滚药末在上,入瓷罐盛之,再加好烧酒入罐浸之,慢火煮6-7个时辰,候冷定取出,晒干收贮,勿令出气。
-
王廷爵
王廷爵为明代医家,字君惠,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王国臣之子,明天文度数及性理之学,博精医理。凡七情杂症、秽疫流行,予患者以引导兼之以药。撰有研究寿夭之作《性原广嗣》6卷。后经王宏翰删改刊行。书中每有接受西学之影响者。
-
王惠源
王惠源即王宏翰。)为清代医家,字惠源,号浩然子。博通儒理、天文等。著述很多,多数已佚,1688年撰《医学原始》(存),其他如《古今医史》、《四诊脉鉴》、《幼科机要》、《古今医籍志》、《伤寒纂读》、《病机洞垣》、《本草性能纲目刊补》、《明医指掌》等均佚。另有《性原广嗣》疑为王廷爵作,由王宏翰修改而成。
-
王宏翰
著述很多,多数已佚,1688年撰《医学原始》(存),其他如《古今医史》、《四诊脉鉴》、《幼科机要》、《古今医籍志》、《伤寒纂读》、《病机洞垣》、《本草性能纲目刊补》、《明医指掌》等均佚。另有《性原广嗣》疑为王廷爵作,由王宏翰修改而成。适值西方医学传教士来华,王氏信仰天主教,且因母病,又攻读医学。
-
郑兼山
郑兼山(1640-1689年)清代医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世业医,七世祖海官,太医承事。称“僻山郑氏”,子孙世以“山”为号。少习儒,因失怙恃而缀学,随祖父钦谕习医。后业医,手不释卷,研习《素问》、《难经》、《金匮》诸医典,遂悟医理。遇疑难症,治之则愈。著有《论证琐言》、《先天水火广嗣诸论》。
-
广嗣既济丸
处方:人参8两,天门冬4两,麦门冬4两,柏子仁4两,酸枣仁4两,远志肉4两,菟丝子8两,白茯苓8两,甘枸杞8两,生地黄4两,熟地黄4两,牡丹皮4两,当归4两,五味子2两,沙苑蒺藜8两,山茱萸肉4两,山药4两,石斛2两,牛膝4两,虎胫骨2两,甘菊花2两,石菖蒲1两,杜仲4两,破故纸3两,肉苁蓉2两,鹿角胶8两,玄武胶8两。
-
神验百子丸
《墨宝斋集验方》卷上:方名:神验百子丸组成:何首乌(赤白相半,先用米泔水浸2日夜,或竹刀、铜刀去粗皮,切成片,略晒爽,莫犯铁物,用黑芝麻拌匀蒸1次,晒干去芝麻,再用乌羊肉切成片,去筋膜油腻拌匀蒸1次,去羊肉晒干,再用极好无灰酒浸湿蒸1次,四用黑豆1层,首乌1层,又蒸1次,去豆晒干。功效:广嗣。
-
广嗣纪要
《广嗣纪要》为书名。又名《万氏家传广嗣纪要》。16卷(又有5卷本,前4卷与16卷本同,末1卷为《小儿全书》)。明·万全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书中还归纳了影响生育的男女生殖器畸形、损伤等内容。本书收入《万密斋医书十种》中。本书主要论述有关广嗣、妊娠及婴儿疾病的病因、证候及治疗方药,并附幼科医案18例。
-
天
概述:天:1.先天;《黄帝内经灵枢·五音五味》:“此天之所不足也。”参见五不男:五不男为病证名。见明·万全《广嗣纪要·择配篇》。天,指天宦,男子先天性外生殖器或睾丸缺陷及第二性征发育不全。变,又称人疴,俗称阴阳人,类于两性畸形。天者,阳痿不用,古云天阉是也;漏者,精寒不固,常自遗泄也;